小年到 ‍中医养生正当时

北京誉满堂中医院

<p class="ql-block">小年至,中医养生正当时</p><p class="ql-block">“小年到,年味飘,灶糖甜,好运到。”小年带着新春的预告悄然来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不仅有着贴春联、祭灶神等传统习俗,还蕴含着中医养生的智慧。</p><p class="ql-block">饮食:温润滋补,滋养脾胃</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冬季人体阳气内藏,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而在小年这个时间节点,饮食应以温润滋补为主,以养护脾胃。可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羊肉、红枣、桂圆、山药等。羊肉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益气,是冬季滋补的佳品。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与桂圆搭配,既能暖身,又能滋养心血。山药则是健脾益胃的良药,无论是煮粥还是煲汤,都能发挥其养生功效。</p><p class="ql-block">此时,应避免食用过多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像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都应尽量少吃。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身体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p><p class="ql-block">起居:早睡晚起,养精蓄锐</p><p class="ql-block">“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黄帝内经》中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冬季起居养生的要点。小年过后,仍处于寒冬,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能够养阴气。每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最好在晚上10点半之前入睡,早上太阳出来后再起床。这样有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p><p class="ql-block">此外,要注意保暖。虽然春节临近,人们的活动逐渐增多,但切不可因一时的热闹而忽视了保暖。外出时要穿戴好棉衣、帽子、围巾、手套等,避免受寒感冒。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防止皮肤干燥。</p><p class="ql-block">运动:适度锻炼,动静结合</p><p class="ql-block">冬季运动不可过于剧烈,应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够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促进气血流通。八段锦则通过特定的动作组合,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在小年前后,选择阳光充足的时段,进行适度的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让人心情愉悦。</p><p class="ql-block">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微微出汗为宜。出汗过多会导致阳气外泄,反而不利于养生。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运动,避免受伤。</p><p class="ql-block">情志:平和乐观,愉悦身心</p><p class="ql-block">春节将至,人们在忙碌准备过年的同时,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在小年这个欢乐的节日里,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避免大喜大悲。可以与家人朋友相聚,分享喜悦,增进感情。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写字等方式,陶冶情操,舒缓情绪。</p><p class="ql-block">小年作为春节的前奏,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在这欢乐的节日里,遵循中医养生的原则,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入手,调养好身体,让我们以健康的状态迎接新春的到来,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