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文艺复兴运动※2025.1.22※

赶马人(为民)

<h3>[欢迎批评]<br>  <br> 东方的文艺复兴运动<br>  ----- 大师风范.民国风度.绅士风度和魏晋风骨及其他<br> /赶马人<br> (2025.1.20)<br> <br> 回顾是为了向前。<br> 民国大师涵养凝成的民国风度是那个特殊时代独一的文化现象。一个个大师巨匠,犹如一座座文化昆仑,泰山仰止,举世瞩目。民国大师的代表人物众多,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胡适、陈独秀、傅斯年、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章太炎、黄侃、钱穆、鲁迅、刘文典等等,这些学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白活文的重要推动者,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这些大师巨匠有一个相同政治背景,处在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的时期。同时他们又以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中活跃着,在多维空间里,通过自己超大能量在众多领域的卓越建树,完成中国社会变革转型的思想、人才储备。从1919至1949的三十年,人文荟萃,大师雀起,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像一阵阵强劲的东风刮醒了死寂沉默而又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毫不夸张地讲,这是古老东方的“文艺复兴”运动,胡适之、陈独秀,则是这次“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人物,虽然至今,胡适之仍被争议,但他为抗战争取美援、在开拓中国白话文运动和中国哲学史研究、提倡民主科学等领域的历史功勋是无人替代的。1917年胡适即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于1918年5月,鲁迅《狂人日记》也是在胡适启迪下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因此,胡适被称誉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理由是充足的。民国这一大群营造、助澜东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大师们骨子里无不富含西方文艺复兴的基因。这些大师在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诸多领域贡献,代表了那个时代学界的最高水平,人人都有超凡的实力,一个个皆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绅士。即便社会发展到今天Al,时下多如蝼蚁自诩为大师的学者文人、戏子名伶(正被热吹中的“刀神”)之佼佼者也难望其项背。<br> 何为大师?大师是时代的产物,是天才,教不了,也是教不出的,但需要历史和时间积淀检验。岳南说“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用时下语言表述,大师必须是“德艺双馨”,必须终生为人楷模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和建树。他们必须有判辨是非的三观;善恶分明的立场;悲天悯人的情怀;才华超人的天赋。<br> 何谓风度?风度是一种人格范式,是一个人城府和内蕴的自然外化,有风度之人,有独立之精神,有系统之思想,有梁柱般支撑能力,既个性独特,又具有自我与社会相融的价值观,所凸显之风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正如历史中国的“魏晋风骨”,产生于社会动乱、朝代走马更替的时期,但又是人身、思想相对自由、生话比软宽松的社会环境,这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竹林七贤”“建安七子”等一大批个性张扬,思想活跃、造诣极高的文人学士就应时而生,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师,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那个历史时期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这世乱文兴的特例。再如“盛唐气象”,就文学繁荣而言,李白等的创作,代表“盛唐气象”的高度。“盛唐气象”的出现,有其时代社会土壤和气候条件。唐王朝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承接开国后一百多年未有中断的上升态势,王朝国力在玄宗时期加速跃升而渐至鼎盛,封建经济繁荣、政治清朗、民生安宁,国力强大、社会开放、万邦来朝、人才亦横空出世。这个中国历史上国力强大、文化繁荣的升平之世,为诗歌国度的形成提供了沃土。<br> 再如,在世界史上,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欧各国思想、文化、教育、体育、建筑.、音乐的繁荣鼎盛时期,这股思潮,最初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雅典和罗马古典文化不仅一个单纯的复苏,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新文化形态的兴起,也代表资产的阶级利益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要求,阵容厐大鼓吹手和拉拉队,助推了波及欧洲文化领域的一次大解放运动,开启了一个各领域大师井喷的时代,这些大师也就是当时的“绅士”。 <br> 文艺复兴这场发生在以地中海为圆心的西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成就涵盖文学、科学、美术、音乐、建筑等多个领域。<br> 一、文学<br> 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主要作品: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威尼斯商人》等。这些作品闪烁着人文主义光辉,批判了宗教陈腐守旧思想,主张活在当下,“幸福在人间”,这种现实人本主义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br> 二、科学<br> 代表人物:哥白尼、伽利略等。主要成果: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体系,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并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通过这些旷古空前的科学成果,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然现象和规律,推动了许多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br> 三、美术<br> 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主要作品: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和西斯廷教堂的壁画《创世纪》与《最后的审判》,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等。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向往,同时也标志着艺术风格的开拓性的革新。<br> 四、音乐<br>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众多重要的音乐作品,以古典宗教音乐为主,辐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作品在风格、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创新性,完成了从宗教向人性表达的转型。其作品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技巧和宗教情怀。其中,弥撒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宗教活动,也是天主教、基督教会的重大仪式,《弥撒曲》则是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音乐的代表作之一。文艺复兴时期大量音乐作品,展示了这一历史时段音乐的风格与特点,对后世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的音乐发展的基石。<br> 五、建筑<br> 其代表人物有:伯鲁乃列斯基、伯拉孟特、帕拉第奥等。<br>建筑艺术作品: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圣彼得大教堂、腓特烈堡宫等。这些建筑不仅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还对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br> 总之,文艺复兴时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它们共同推动了西欧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及至近现代东西方各国的大师巨匠无不打上文艺复兴的钤记,有满满的“绅士风度”,几无例外。 <br> 作为一个东方大国,从历代王朝到民国,还有一个不容忽视乡绅群体衍生的乡绅文化。乡绅,亦被称为绅士”、缙绅或士绅。这是一个由退休赋闲官僚、乡里士人和区域长者组成的特殊阶层。在传统中国社会,乡绅作用不可小觑,他们扮演着基层社会重要的角色。但“乡土绅士”这个群休曾一度被误解成地主恶霸“土豪劣绅”的人群。其实,他们是乡村的脊梁,是乡土中国的灵魂人物。乡绅不一定是大地主,但一定是读书人,他们在乡村中的名望和地位的确定,不是凭借财富,而是通过官职和功名获得的,他们有声望,有感召力、有协调执行力。因此,他们的社会地位,从古代王朝到近代民国的“乡绅”承担了“官民中介、桥梁和纽带”的重要角色,有时受托可代替官府在基层社会行使权力,代管税收、征派徭役等事务。正是乡绅作用,实现了朝廷、政府对基层社会的实际统治管理,确保了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而今,乡绅群落和乡绅文化的消失,今天,为振兴乡村,将“乡绅换了半边脸,名曰“乡贤”提出建设“乡贤文化”的口号,仅仅是“口号”,流于形式,至使政府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时少了一支胳膊,不知执政者意识到没有? <br> 话又说回,具有绅士风度之人,虽特立独行,但又向善求真,有极强的使命和责任感,尊重他人、敢于担当,甚至刑场殒命,“砍头只当风吹帽”“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位卑不敢忘忧国,宁玉碎,不瓦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为拯救风雨如磐、灾难深重的祖国,为了民族独立,东渡西游,呼号“天下为公”。其他,如温文尔雅“我的朋友胡适之”,“横眉冷对”的周树人,三大校长(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刘文典等就是这党人。有学者认为,绅士风度在当代社会,不仅是个人修为的要件,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绅士风度值得在当今知识阶层和公仆队伍中涵养弘扬,光大于世。<br> 清末民初,具有民族血性、有绅士风度、有家国情怀的学者文人,多出仕宦,文源渊深,且大都留洋东西履历,学贯古今,汇通中外,他们是妥妥的绅士。当今,这样的人濒临绝种!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再难有孵化鲲鹏所需之物候。时下,不少窝在苟苟营的砖家、叫兽,头插草标的吊带戏子,把萝卜根当高丽参贩卖的渣滓文人和鬻友卖国、求取富贵的政治盗男娼女,无一不是破坏规则、无有人性、无视品节、不知廉耻、跪舔拜金、魚肉底层的人形动物。<br> 鉴往开来,赤心可歌。社会文明呼唤大师巨匠归来,渴望民国大师风度再现,企盼世人少一些恶行、陋习和劣迹,多一点正义、良知和大度,在新时代立德.立言.立功,在躯壳内涵养一些现代绅士风韵和气度,风度只能涵养,装不出来。今天,我们的社会有诸多缺乏,但不是物化的东西,而是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和支撑大厦的栋梁。我们的时代亟待孕育出新生代大师、绅士,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导引人们向高度文明的社会腾越迈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