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谷冰臼群---石生莲花

非雨

<p class="ql-block"> 一冬无雪,天气甚是干燥。进入四九,冷空气愈加温吞,太阳却高奏凯歌。想去山里看一看冰雪,感受一下冬的氛围的心情愈加强烈。恰好看到清扬户外周六的活动:“险峰揽胜,峡谷踏冰”独家发涉县青阳山莲花谷穿越,便报了名,报名的人中有好几个熟识又许久不见的队友,心里甚是期盼。</p> <p class="ql-block">  许久不爬山,不早起候车,一晚紧张的没有睡好,总是感觉自己要迟到了,还好还好5点半准时醒来起床,收拾,提前十多分钟至候车点。车过临城服务区的时候阳光才微微探出了头,一抹淡红色的云霞,我听如昔说了一声真美,我无暇欣赏,这空旷四野微曦的早晨还真是让我觉得很冷。</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临城服务区后一路我都是晕睡的状态,直到阳光当空,我迷迷糊糊,车子停下说到了。我不能再如此懒意洋洋,打起精神,背上包,拿起登山仗,虽然很久不山野,可归来依旧是我。</p> <p class="ql-block">  看如昔在整理行装,想她有往事和无言为伴,这时嘉妈唤了我一声,非雨走,我便随着她们的步子大踏步向前。水泥三马子路盘旋往复,一路向上,太阳助功,四九的山里没有一丝冷意。嘉妈和如梦始终于一的速度,让我有点力不从心,我还是愿意由着自已的步子,顺从自已的意志,慢下来。停下来脱掉防风,跟从我身边经过的爱若微尘,旭风哥打声招呼。</p> <p class="ql-block">  一冬无雪,山里也灰霾霾的,太阳似乎是燃了,让这份干燥的氛围在四野蔓延。走过水泥三马子路,沿着石阶上山,阳面的山坡让人走得汗意涔涔。石阶路窄,仅容一人行,我若停下,势必阻碍后面的队友的行进,我努力保持行进状态,实在累了,便在稍宽些的石阶上让让,休息一分两分钟,接着向上。禾斗哥,跟我说跟上,我便跟在他们后面保证自己不掉队。</p> <p class="ql-block">  爬升其实并不大,三四百米,只是走得有点急,用时不到一个小时便至山野开阔处,远眺高速公路如虹桥贯穿山野,群山如屏嶂,坚实不可摧,层层的梯田如它的裙摆,一层一层从山腰沿至山脚,如果是绿色的必定非常好看。拐过一个弯,回看我们走过的路,优美弧度的山梁,队友们行走于山梁之上。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冬日的峰峦褶皱清晰,苍劲有力,连绵不绝,千山万壑组合起来的山野真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转过山丘至垭口处,一位队友已经站在茬口处,在车上听到领队讲过至此向上 爬升100米便是凤凰顶,体力不好的可以不上,以后的路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爬升了。刚才瞭望群山看到的佛寺便在不远的高处,行至此总要上去看一看。佛寺下面是一片开阔处,亦建有佛寺,寺门前一株枝杆繁密的树以自由伸展之势生在沟谷边上,似有邀请之姿。佛寺陈旧古朴有年代感,房顶的二龙戏珠雕刻的很精妙,斜坡的屋顶上的毛毛草在山风里轻轻摇动。移步走进寺庙,寺内苍松古柏,寺庙虽小左右两旁钟楼鼓楼倒是俱全,主殿内香火颇盛。</p> <p class="ql-block">  移出佛寺,踏过几阶石阶,拐入之字形山道,倚山的道旁种有柏树,更显得古道幽深,仙气超然。一路向上便是凤凰顶,此处危石嶙峋,峭壁绝顶,地势险要。方寸之地建此两重佛寺院落,可真是玲珑别致,巧夺天工。过山门后向上是陡峭的石阶,石阶越向上越接近垂直状,简直可以手足并用的向上攀爬。石阶至第二道山门处止,跨过第二道山门平缓处,向上又是窄峭耸立的石阶方至绝顶。站在绝顶之上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此处海拔近千米,四周延绵逶迤的山峦,不恰好是凤凰华丽丽的羽翼,相传碧霞元君把行宫建于此处,这里至高恰好是凤凰之首。上得容易下去难,战战兢兢侧着脚一步一挪的走下石阶。</p> <p class="ql-block">  原路返回至岔口处,转过山坳,看到清扬正在山路旁,山路上放了好几个背包,卸下背包轻装上凤凰顶的确是好的选择。走过平旷的山脊线,近树两三株,远树写意,远山苍茫茫的隐在淡蓝色的雾霭中,这一切构成宁静冬日静美的画卷。下山路过前李甲村,大山里的村落,古朴的街巷此时已满是过年的气象,红灯笼高高挂,彩旗飘扬。这时看到旭风哥和前队的队友们,我们上凤凰顶时他们下,我们到古村落,估计他们已经遍览完毕。</p> <p class="ql-block">  和剑客,禾哥,新景园在村落里的凉亭里午餐毕,走出村落,村落里的一位老乡建议我们从另一侧山路过,避过前方施工的现场,大概是刚吃完饭,大家都不想再有爬升,径之往前走了,直到听到施工现场铲车的轰鸣声,看到扬起的漫天灰尘,才发现真是不能通过。于是向高处翻过田梗,梯田里荒萎的枯草野蒿丛生,香薷便地。</p> <p class="ql-block">  领队告诉大家下行进入河道,修路掩了之前的路径,好歹对于常户外的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并入大路,踏过梯田,踩着田梗上着石头牙子向下,寻到下至河谷的路线。峡谷里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独有地貌,吸引着我们。这里遍布大大小小的冰臼群,“冰臼,作为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和岩屑物质,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而形成的。冰臼形似古代舂米的石臼,具有“口小、肚大、底平”的三大特征。”凹凸不平的峡谷地貌,大大小小的冰臼,仿若石上生莲开花。想起23年夏天从马武寨至抱犊村经过的峡谷,与这里十分的类似,夏天的峡谷里是水的天地,而这里冬季干旱河谷里无水,更凸现了冰川地貌的特征,才更能让我们眼界大开,惊讶和赞叹。大冰臼深如潭,小冰臼真如捣舂米石臼,除了冰臼还有冰河运动造就的石梁石缝,高低不平的河床。</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一路惊喜,一路发现。河谷里分布不均的水,形成了分布不均的冰,而冰也各具形态。最初遇到的冰应该是分属于两个不大冰臼,我们在此逗留游玩了很久,冰层很厚,晶莹剔透,如玉石琥珀般,冰层由下至上,整个冰面象开出了万朵冰花,任我们怎么看都看不够,如何拍也拍不出眼睛看到的极美的样子。另一个石臼冰面无花,径直可以看到冰底的沙石。想必夏天来此,溪水必定澄澈见底。有的冰面颜色是乳白色,却又生有一圈又一圈透亮的花纹。有的冰面在日光的照耀下,水光融融,曲线的冰面如和田玉般润泽晶莹。有的如琉璃碎玉冰花。碎石浅沙旁芦苇依水而生,一轮日照此一刻便是地老天荒。</p> <p class="ql-block">  时而行走于河谷,时而行走于河岸,河岸不容易行走的地方安装着蓝色的铁梯,铁桥。河谷险要处,坑洞相套相连,层层渐深,干涸的泥浆还能看到滑腻的感觉,有的巨石上残存着绿色的青苔,时有飞来石高大突兀于平坦的河床之上,行走其间似与时空对话。终于我们看到了对讲机中提到的溶洞,洞口的石壁上写着“前李甲村蛟龙洞”洞口很大,洞内很深,走至深处光线皆无,黑暗幽森,借着灯光能看到溶洞内日积月累被水冲刷侵蚀的痕迹,洞顶分布着大大小小孔洞,直至洞内最深处,看到洞壁上倒挂着一只蝙蝠,第一次近距离的真真切切的看蝙蝠,淡紫色,翅膀很玄幻,翅膀上那些突起象星球的经纬线。我们围着它一顿狂拍,竟然没有惊扰它。蝙蝠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中国的福文化渊源于蝙蝠,蝙蝠倒挂喻意着福到。行至此便不再前行了,继续前行就得猫腰弓身,还要与这酣睡的蝙蝠擦身而过。</p> <p class="ql-block">  准时4点半钟到达候车点,回望走过的路,高架桥和支撑高架桥的立柱组合在一起,把远去的山野套在框架里,像是一张古老陈旧的电影胶片。高架桥的每个立柱上都用红色醒目的字概括我们看过的风景。后面队友未至,我们意犹未尽,徒步至大洼村,大洼村依山就势的建在半山腰上,此刻正值傍晚日暮时分,炊烟冉冉,烟火气息里飘散着农家饭食的香味,踏上石阶,便看到很大一个露天的面食摊,15元一碗手工面条,面条筋道非常好吃,这原汁原味的农家味道寻常是很难品尝到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程,回望大洼村,灯光闪烁,这时的夜景一定很美,有机会再来,枕着山风数星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