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 文昌一怪客</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12824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背景音乐:幸福的味道</b></p> <p class="ql-block"><b> 〖职场故事年会〗——六个醒目大字一入眼帘,脑海里立马涌出无数历史镜头!</b></p><p class="ql-block"><b> 不过,多次参与、筹备单位年会的热烈、紧张、喜庆记忆都是相似的,就无需赘言啦!</b></p><p class="ql-block"><b> 而种种值守职场的记忆片段却不断提醒我——要趁此机会亮亮相!(正如征文发起人说的“为这个阖家欢聚的时刻,添加一份来自美篇家园的喜庆。”)</b></p> <p class="ql-block"><b> 那是还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辛酉年——1981年2月4日,星期四,除夕!也是立春!</b></p><p class="ql-block"><b> 我当时在只有两百多人的街道工厂〖荔湾服装厂〗挂职党支书兼厂长。厂里有多个不同工作内容的车间,其中一个车间的产品是对口〖南方大厦〗销售的棉衣。而存放棉花的仓库是小巷子里的一间低矮平房,四周都是其他居民的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春节放假前,我专门开会布置值班工作,特别反复强调的是——防火安全工作,逐一落实放置消防设备的各个位置;与民兵排长、车间主任……认真核实(散落在横街窄巷里的)各个车间的每天日夜值班人员名单……;重点布置落实的是——除夕那天两个时段(傍晚6点团年饭时间、凌晨12点迎新春)针对〖棉花仓库〗的巡逻人员名单!必须留意周边有没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人!一旦发现有潜在危险,要及时设法制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散会后,我即刻与有关人员前往〖棉花仓库〗,对窗、门认真检查,并进行了提防烟火飞进去的一些措施……</b></p> <p class="ql-block"><b> 虽说已经布置安排好了,但责任心驱使我——到时还是一定要去现场看看!手表的指针差一点点才指向傍晚6点,周边已经由远及近的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我一边疾步穿行于浓浓的硝烟和火药味之中,一边紧张的寻觅着有可能威胁到各个车间安全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 那时还没结婚,与母亲及弟弟妹妹同住,所以那天晚上的团年饭大家是等我巡查完回来再吃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到了晚上11点多,我向母亲简单交代一下便出门了——再重走一次傍晚走过的路线,再次闻着那春节特有的硝烟火药味,再次让震耳欲聋的爆竹冲击耳膜……</b></p> <p class="ql-block"><b> 实话说吧!当时的心情啊,既是紧张的,又是兴奋的,更多是异常愉悦的——心里想的是,正值万家灯火举杯庆团圆之时,自己也正在为守护这种美好的氛围、时刻而出力,真好,值得!</b></p> <p class="ql-block"><b>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间又到了过年时!</b></p><p class="ql-block"><b> 日历上显示的是:丙寅年——86年2月8日,星期六,除夕。</b></p><p class="ql-block"><b> 这年头依旧是可以随便燃放烟花爆竹的。那时我已经调动到新设立的环市西街(现在的站前街)筹备组工作,担任新成立的〖西环商行〗经理——目的是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新街建设搞点经济收入。</b></p> <p class="ql-block"><b> 那天下午,我吩咐店员们盘点后提前关门回家搞卫生。我带着店员小健(刚满18岁)骑着自行车到几个购销部进些年货(小食品、小商品、气球、小玩具……)——准备明天大年初一开门做做生意……</b></p> <p class="ql-block"><b> 突然,路上突然到处响起“呯呯𠳐𠳐……”震天价响的爆竹声!我猛然醒过来——18点整啦!团年饭时间到了!</b></p><p class="ql-block"><b> 幸好——还剩最后的一家购销部(小百货批发部)是晚上七点才停止办公的,我俩猛踩几下脚踏,加快速度飞奔……</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回到家时已经差不多九点钟了。此时,妻子正抱着睡着了的半岁大女儿等我回来吃团年饭……</b></p> <p class="ql-block"><b> 我没说什么,只是用歉疚的眼神望了妻子一眼,妻子也没说什么,只是在床上轻轻放下怀中的女儿,去张罗开饭(其实妻子也明白不需要解释什么,因为已经习以为常啦——最深刻的是商行即将开张那次,我在珠海那边洽谈,女儿半夜发高烧,已没公交,妻子一个人背着女儿步行了近一小时去医院……)。</b></p><p class="ql-block"><b> 几十年过去了,我一回想起这顿团年饭,总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无比温暖的感觉在心头……</b></p> <p class="ql-block"><b> 其实啊,这种发生在除夕当天的职场经历,还有好几次,不过太平淡了,没必要一一细说。追溯一下,倒还有那么一回值得补充聊聊:</b></p><p class="ql-block"><b> 1976年(丙辰年)我当时正在槎头的〖前进玻璃社〗(后升格为厂)挂职党支书。1月30日,也是除夕。按照厂领导班子会议的决定,春节期间的值班安排,每天由一名班子成员和两名职工组成24小时的值班小组,留守在槎头厂区。考虑到其他的班子成员都是已婚人士,大年三十家里要处理的事肯定多,而我是未婚青年,家里有父母弟妹,基本上没什么牵挂的。所以我主动值了大年三十(24小时)的班。</b></p><p class="ql-block"><b> 具体的值班时间是:大年三十早上7点半至年初一早上7点半。</b></p> <p class="ql-block"><b> 从西村路口到槎头厂区,只有“华山一条路”——那个年代还没有什么〖西槎路〗、〖增槎路〗……,只有在两旁望无边际的农田中间的一条坑坑洼洼的黄泥路!总长度大约有十三四公里。我骑单车中速行进,大约要一个半小时。</b></p><p class="ql-block"><b> 年三十早上5:30起床,搞完个人卫生,随便吃了个面包,就出门啦!大概是7:15吧,到达厂区。其他两个职工也在7:30前来到了。</b></p> <p class="ql-block"><b> 除夕夜的两轮燃放烟花爆竹的声响远没有在市区内厉害——因为这里周围都是一个个的厂区,从远处农户家里传来的声响显得低沉而微弱……</b></p> <p class="ql-block"><b> 值班制度规定:三个人的分工——一人睡觉,两人巡逻(厂区较大),每2小时轮换一次。</b></p><p class="ql-block"><b> 我担心自己顶不住睏魔,所以带备了一罐海南咖啡和一个小酒精炉。</b></p> <p class="ql-block"><b> 半夜里,两个职工虽然有喝点,但不习惯,所以没多喝。</b></p><p class="ql-block"><b> 我是一点睡意都没有,所以,下半夜的轮值,我都是让他们两个轮休,我是不休的——原因很简单,那罐咖啡我基本上没停过往小锅里添加;也基本上没停过往嘴里灌……</b></p><p class="ql-block"><b> (效果终于出来了——连续三天两夜,一点睡意都没有!而自我感觉是有点怪怪的……)</b></p><p class="ql-block"><b> 年初一早上交班后,我又骑着那匹红棉牌“瘦马”奔跑在回家的崎岖路上,迎着朝阳与习习寒风,过节的心情却是非常的好……</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那时候离“双休日”、“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这些概念还很远很远。“义务劳动”是“星期天加班”的代名词。</b></p><p class="ql-block"><b> 就算是我这样的基层干部,工资也不过三四十元而已。但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要以身作则为集体奉献,不要斤斤计较个人得失……</b></p> <p class="ql-block"><b> 因此,每每当鞭炮齐鸣万家灯火迎新春,而自己则还在为单位工作奔忙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兴奋、愉悦的——并往往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正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士、分布各处守护民众安全的民警、坚守在岗位上的各行各业人员……,觉得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岂能不高兴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