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季清晨的郑州火车站,除了匆匆的人流,就是清冷的空气,没有了夏天的喧闹,似乎也少了几分生机。</p><p class="ql-block"> 妈妈兴致勃勃的紧紧跟着孩子们,唯恐掉队了,自己回不了家。这是妈妈第二次来郑州,也是第二次坐火车,自从她知道早上这趟火车只需要28.5元后,就觉得捡了大便宜一样,喜欢上了,既能坐火车,还能去更远的地方,唯一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我爸爸的陪伴了。</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队伍壮大了,孩子和同学嬉笑打闹着,走在郑州的街头上,虽说是寒冬腊月,但是温度适宜,我拉着妈妈的手跟在后面,听妈妈不停的感慨:人真多啊!车真多啊!郑州真大啊!</p><p class="ql-block"> 沿着车站西出口,我们徒步2.5公里去郑州科技馆。太阳出来了,没有呼啸的寒风,妈妈给我讲爸爸第一次带她去安阳,上车就说可没有带钱啊,咱啥也不买呵,爸爸带她去鼓楼吃包子,可是哪里好意思吃人家的饭啊……一路唠嗑,一路走走停停,看见小吃摊,进去喝了小米饭,吃个包子,继续前进。</p><p class="ql-block"> 刚开门,科技馆里的人不太多,玩起来,嗨起来!拉自己,称重量,发射火箭、传输力量、运载货物、传播声音……孩子们时而合作,时而分散,妈妈并不懂期中的奥妙,只是好奇的跟在孩子们后面,有样学样的玩着,偶尔也问问原为什么啊?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开怀大笑。</p> <p class="ql-block"> 急行军似的赶路,妈妈说不累,但是看的出她的步履蹒跚了,相比于暑假那次出行,更慢了些,我们的速度于是缓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博物院的人更多了,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妈妈紧紧拽着我的手,唯恐走丢,在贾湖骨笛展柜前告诉妈妈这是八千多年前的器物,她惊叹怎么保存下来的?还能吹吗?各种斝鬲盆壶、鼎簋觚爵、豆卣盉尊,都散发着高贵的神秘气息,讲述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妈妈并不认得它们,也不懂得它们的历史价值,只是绕有兴趣的随着人流一件不拉的看着,走着。</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今年太忙了,回家看妈妈、陪妈妈的机会很少,妈妈总是理解的说,你们都忙,我很好,不受屈,不用操心我……有时候听着妈妈小心翼翼的询问,有时间帮忙修修家里的灯啊、水管、插座、水壶之类时,不由的想起爸爸,妈妈也一定会在这些时候偷偷落泪……</p><p class="ql-block"> 领妈妈去洗澡,染过的头发又悄悄的白了,脸上皮肤松弛沟壑纵横,曾经挺拔的身体佝偻了,年轻时劳作的腿伤依然存在,岁月的痕迹就这样在一个人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不能逆转,不能挽回。</p><p class="ql-block"> 妈妈很容易满足,对搓背的赞不绝口,人家服务太周到了;对一碗普通的牛肉汤赞赏有加,太好喝了;对我们短暂的陪伴满意至极,坐过了火车,死了也值得了……</p><p class="ql-block"> 而我最大的心愿是:明年咱们还一起坐火车去郑州,看省会城市的朝阳和落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