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天我们也像候鸟一样去南国避寒,也像夏季去鄂西南的谋道苏马荡避暑一样。我的理解,这即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老人们幸福满满,自由自在,健康养老。冬天趋暖,夏天趋凉,感受祖国的大,怀抱的暖,山海的美。行囊一背,油门一踩,衣服一脱,即可出行。这次我们选择了东南沿海的潮汕和闽东南去避寒加旅行。</p><p class="ql-block">福建其实隆冬也有些冷,但比起北纬30度线及以上地区要温暖得多。沿海虽然风大,冷暖空气在这里交汇碰撞,体感也会觉着凉,但比起鄂地要温暖舒适,冬天在这里旅行,风清气爽,山青水绿,是很愉悦的。</p><p class="ql-block">闽粤之地好玩。大海好,在日光岩上眺望宝岛台湾,离台湾不过百多公里,金门岛瞭暸在望;在潮州的广济桥旁,看潮起潮落,看古桥闭合,看人们赶集进出围城;在福州三坊七巷行走,看状元牌坊,想想此地怎么会出这么多的读书人和优秀人材;闽东山区的圆形土楼,像巨眼望月,也像雀桌上的“四菜一汤”,一桌佳肴,几多族人。客家人的住宅,家庭的味道是那么的浓烈。</p><p class="ql-block">圆圆的围屋,源自明清几百年前。老祖宗伸出臂膀,把家人和族人团团箍住,泥巴围屋,大青石围基,一条深深的井道探入围屋中间的天井,天井很阔,可供一家数十口人活动,打水做饭摘菜洗衣均在围院里进行,屋外的梯田一年三熟,院内外点些豆秧瓜秧,四季可收。院子中间的木梯可上二楼和三楼,几十间屋子把全家老少分开,各得其所。</p><p class="ql-block">土楼围屋,风吹不进,雨打不湿,楼上的瞭望孔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枪弹孔可作防御射击,坚固牢靠,防匪防盗。</p><p class="ql-block">这里烟火气升腾,真是一个理想的养生繁衍的居所。我们的老祖先很会择地,利用山凹做屋,用圆型建筑,形成最大的利用空间,娘们做饭,男人种田,后生防卫,孩儿玩耍,土楼可真是个宜居的居所。</p><p class="ql-block">土楼现在已是供人们游览参观的场所,田螺坑是国家4A级旅游目的地,人们在这里拍照游览,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土楼是在大山深处人们休养生息的居所;土楼是敬老爱幼,学习以及劳作的课堂;土楼是人们繁衍、隐居、团结合作防匪防抢防盗的避难地;土楼也是南国客家独有的种姓族人聚集所,并且现代是供人们学习瞻仰的养老养生积德积善的康养地。</p><p class="ql-block">有时我们想想,散落在利川谋道苏马荡的各小区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正在打造的是一个集康养,宜居,避暑,旅游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示范区,最近又传要建设利川市市域副中心,这是多么好的事啊!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才能够形成副域中心的慨念,那一排排矗立起的楼盘,那一圈圈围起的建筑用地,那一个个建成的社区和小区,不正是副域中心的初始形态吗?</p><p class="ql-block">我们常常说,在利川的家是我们远方的家,远方的家是我们永久的挂念。我同时认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城市人口在远方置家,并在那里愉悦的生存康养,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与我们的老祖宗在闽东做土楼围圆楼是一样的思路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