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民国《同安县志》“山川”记载:双溪口在安仁里灌口南方,磜下、黄庄二小溪之水到此合流,由前场社前入海。</h3></br> <h3> 现在的瑶山溪也就是《同安县志》记载的“双溪”,是集美区三大河流之一(还有后溪和深青溪),干流发源于仙灵棋山东侧小龙潭北侧山体一带,自西向东流经杜行、坑内、坑内山、灌口、黄庄等地,其间上塘有小支流汇入,在灌口风景湖又有黄庄小支流汇入,过灌口风景湖流经铁山村至前场再转向南流,经瑶山村(因名瑶山溪)于马銮湾双溪湿地公园东侧汇入马銮湾。全长10.35公里,流域面积15.78平方公里,平均坡降8.31%,河道宽度多在3~10米。流域内均为丘陵地带,除海滨外高程多在3~30米之间。</h3></br> <br></br> 瑶山溪灌口风景湖上游河道<h3> 瑶山溪流经八闽重镇-灌口镇。唐代以来,灌口就是“烟火千家,颇为富庶”的“八闽重镇”(《同安县志》记载),集美区内的三大河流均流经灌口,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使灌口成为同安县的粮仓,灌口的东辉村曾因米场闻名。元朝时设驿站(原在鱼孚后移至深青,均属灌口),“上至大轮驿六十里,下至漳州府龙溪县江东驿六十里,原系驿丞专理”(《同安县志.交通》)。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为防倭寇侵犯,江夏侯周德兴建灌口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灌口城设巡检司。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废巡检司,移金门县丞驻灌口。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县丞移驻金门,仍设巡检司于此,清宣统年间才裁撤。如今,灌口已经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千强镇。2018年,灌口镇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2019年,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h3></br> <h3> 据传,明朝时期,深青驿站迎来了一位四川灌县(今都江堰)的驿丞,他信奉老君,从家乡带来了供奉清源真君的香炉,后香炉移至凤山,乡民建造凤山庙奉祀清源真君。凤山庙建成后,香火旺盛,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谋生,逐渐形成集市,并以驿丞老家灌口命名集市,最终形成如今的灌口镇之名。</h3></br> 凤山祖庙街口<h3> 凤山在灌口风景湖北面,安仁大道南面,向西对望仙灵棋山。《同安县志》:灌口之凤山,离县治五十里,平地突起,四围赤山环映,宛肖丹凤翔舞。山南烟火千家,颇称富庶。灌口凤山祖庙坐东朝西,面朝仙灵棋山。凤山祖庙祀奉“李府清源真君二郎神”(李冰及其次子因治水有功为后代庶民所敬仰,后人遂在四川灌县立庙纪念,宋真宗时追封为清源妙道真君)。灌口凤山祖庙与台湾不少地方有渊源关系。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其将士将凤山庙香火传至台湾,清雍正、乾隆年间,灌口銮井派之陈氏大批迁居台湾繁衍,现今台北县三重市,彰化二林镇、嘉义县大林镇、台中县的东势镇和云林县等的望族,香火也是来自灌口的分炉。目前,台湾奉祀灌口凤山庙香火的庙宇多达160多座。</h3></br> 凤山祖庙 凤山庙与仙灵棋对望<h3> 在凤山的南面紧临凤山祖庙有灌口老街。《同安县志》记载:灌口街离县城五十里,在城之极西。庵仔后打锡、药店、杂货。前埕街,大街,寨仔边打面街,崩坪墘草仔市,七甲前有市(今废),外武庙口前有市(今废),马路尾前有市(今废)。随着时代发展变迁,特别是主要道路改到西面的灌口大道(原324国道),街市也随着道路向西迁移,老街已经辉煌不再,旧的这些街市大都已经拆旧建新,但灌口老街还有旧迹可寻,一些农家用品、祭祀用品、婚庆用品、旧式棉被等还在老街经营,当然有的也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改造,经营时潮服装、咖啡饮料等。<br></br></h3></br> <br></br> 灌口老街<h3> 瑶山溪在灌口黄庄这里汇聚并形成一个池塘,古时叫塔塘,如今改造成灌口风景湖。古时为了通行在塔塘修建了桥,在桥头还建有石塔,因此叫塔塘。《同安县志》记载:塔塘桥在安仁里灌口地,去城西五十余里。三道水皆聚于此,古谓之三名塘,桥跨塘南北,横亘五百余步。因桥畔有石塔,故名。修筑者屡矣,清乾隆二年后圮。邑侯唐孝本倡修,仍于桥之西偏置邮亭,亭后建庵,为荫暍避雨之所,勒石记焉。如今在灌口风景湖还有古驿道存留的“塔仔塘桥”文物古迹。<br></br></h3></br> 塔仔塘古桥和新桥<h3> 灌口风景湖公园是目前岛外最大的综合性市政公园,总规划面积39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4万平方米,陆域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公园已经栽植黄槿、木棉、石楠、凤凰木、洋紫荆等名贵乔木3432株,绿化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风景湖公园位于灌口小城镇中心城区,紧邻灌口市民服务中心共建群,是灌口重要的生态绿地和景观区。在公园西北侧,利用“塔仔塘桥”等古迹,建成由桥、亭、书院、戏台、文化墙等组成的驿道文化主题公园,让市民们了解驿道文化。</h3></br> 灌口风景湖 风景湖排洪口 前场附近河道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pKzhlBeyKGDmsCbW_i1YU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