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小记

自由行走的花

<p class="ql-block">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p><p class="ql-block"> 考试前一晚,我便陷入了这样一场扰人的梦境。梦里,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惨不忍睹。而当我在讲台上讲解试卷时,台下的学生竟无一人认真聆听。那四个平日里最为调皮捣蛋的孩子,更是肆无忌惮地在教室里四处乱跑,致使课堂完全无法正常进行。盛怒之下,我将他们四人赶出了教室。可出了教室后,他们不仅毫无收敛之意,反而在楼道里嬉笑追逐、大闹不止,如同脱缰的野马般愈发张狂。我满心担忧,生怕会出现安全事故,急忙赶过去制止,苦口婆心地给他们做起思想工作,一心盼着他们能重视学习。然而,就在我为这四个孩子操心之时,教室里已然乱成了一锅粥。我刚制止住一组正在交头接耳的学生,四组那边又开始窃窃私语。我好不容易让四组安静下来,后面三排的学生却又扎堆凑到一起,吵闹不休。我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让他们安静,可那些孩子却仿若未闻,依旧我行我素。那一刻,满心的无力与委屈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绪,站在讲台上放声大哭,那泪水好似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直至儿子将我摇醒,我才惊觉泪水早已浸湿了大片枕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待情绪稍稍平复,我开始细细回想这个梦境。参加工作以后,类似与工作相关的梦境频繁出现,且大多都是我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场景。老公安慰我道:“肯定是你压力太大了,是学生考试,又不是你考,就算学生没考好,只要你尽力了,就没啥可遗憾的。”儿子也满脸关切地出主意:“他们要是不认真,你就告诉他们家长,让家长好好收拾他们。”平日里,遇到此类烦心事,我也常与同事们交流。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倾诉、彼此安慰,共同出谋划策。有时,我也会自我开导:“毕竟是别人家的孩子。”可真要抱着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几年下来,且不论教学业绩如何,自己的良心怕是难以安宁。正因为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才深深体会到这份教育工作的艰难,就如同那吃力不讨好的“后妈”角色。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批评轻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话说重了,又生怕会伤害到他们稚嫩的心灵。有些通情达理的家长,会诚恳地对我说:“老师,我家孩子皮糙肉厚,要是犯错了,您尽管收拾。”我只能强颜欢笑地应下,可心里却暗自叫苦:“我哪敢真的随意收拾,我只敢随便收拾我家孩子。”</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教育之路,着实充满艰辛。时代更迭,每一代孩子都独具特点。越往后,孩子们愈发自我,思维愈发活跃,胆量也越来越大,可与此同时,吃苦耐劳的精神却愈发匮乏。长辈们满怀期望地给他们讲述曾经的苦难岁月,盼着能借此唤起他们的吃苦精神,可往往到最后,被感动的只有讲述者自己。父母一心希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他们眼中,却成了诸多不合理的要求,还衍生出诸如“我爸妈起床我就应该起床,我爸妈睡觉我就应该睡觉,我爸妈工作休息我就应该学习,看书就是休息,玩手机就是不务正业…”这般满含嘲讽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静下心来反思,教育的本质不正是将懵懂无知的孩子,引导成为知书达理的文明人;让思想混沌的灵魂,变得富有认知、善于思考;在他们心间播撒美德的种子,使其茁壮成长。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我们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用耐心与智慧去慢慢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先充实自己,再影响学生;先成长自己,再浇灌学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