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相约尔滨三人行圆满结束,首先总结一下经验,后面去的朋友们借鉴一二。</p><p class="ql-block">1、在哈尔滨自由行就可以,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防洪纪念塔和松花江边有三到四小时就够了,坐地铁到中央大街然后就步行即可。</p><p class="ql-block">2、冰雪大世界不用去太早,下午三点左右进园即可,四点多天黑了两种景色都看到了,因为大滑梯和摩天轮🎡两个小时网上预约一次,基本上秒没,除非你不停的刷也可能刷到。</p><p class="ql-block">3、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参加的是小团,就我们三个人加上导游兼司机四个人,想在哪个景点玩多长时间就玩多长时间,没有参加大团的匆匆忙忙,很悠闲自在,车坐着还舒服。</p><p class="ql-block">4、装备说一下,鞋一定要皮毛一体的,鞋面是皮质的,翻毛的容易打湿,袜子穿羊毛袜,脚底粘一贴暖宝宝。</p><p class="ql-block">棉裤最好是家做的纯棉花的裤子,我们在膝盖处粘暖宝宝,外面再穿裙子或者羽绒棉裤。</p><p class="ql-block">上衣买个前后有兜的保暖内衣,前后各贴一个暖宝宝,肩胛骨处也贴两个暖宝宝,再穿长袖保暖内衣,外面穿薄款羽绒服或者厚毛衣,最外面再穿一个长款羽绒服或者羊绒棉大衣。</p><p class="ql-block">帽子我认为最好就是我戴的这种围巾帽子一体的非常方便,也不冷,去雪乡再把羽绒服帽子一扣,非常暖和。</p><p class="ql-block">手套呢,最好买个大拇指和食指有洞的,这样手套随时带着不冷。</p><p class="ql-block">这里说一下,我一直没觉得手冷,但是我一直再拍照。回来却感觉手有点木,所以手上最好也戴暖宝宝。</p><p class="ql-block">我们买了手机保暖套,我的没用上,手机基本在外面,没有关机。</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高铁到喀左,再换乘到哈尔滨,然后打车到宾馆🏨,午餐后,坐地铁直奔圣索菲亚大教堂,因为想去里面看看,太晚了怕关门。</p> <p class="ql-block">地铁站门口:冬天如约而至,你和好运也是。你好哈尔滨,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从地铁站出来就直奔圣索菲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属于拜占庭式建筑,充分融合了东阿拉伯和伊斯兰教的文化色彩,外墙上的石雕包括了拜占庭式的图案和装饰,其中有经典的凤凰图案、细致的花纹和装饰,展现了精湛的艺术工艺和拜占庭建筑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教堂前广场上人来人往,大家纷纷驻足拍照留念,有许多人穿着公主👸裙拍照,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年轻真好,我们奔六的人没敢尝试,怕刚来就感冒哈,看看就好。周围店铺林立,既有传统老店也有现代商业体,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平面布局,南北对称布局,东西长42米,南北宽28米,总体形状呈现出一个大致接近正方形的形式。教堂顶部以中央十字架、钟楼十字架、尖塔十字架相互形成东正教标志。在这个基本形状上,通过不同的建筑元素和结构,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对称美的整体布局。</p> <p class="ql-block">我们买票进入内部参观,内部的壁画和浮雕更加精美细致,描绘了圣经中的故事、基督教的历史和圣徒形象,为教堂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彩色玻璃窗也是其建筑特色之一。彩色玻璃窗上使用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图案,通过阳光的照射,形成丰富多彩的光影效果,可惜我们去的时候太阳已经落下,这些彩色玻璃窗展示了拜占庭式建筑的奇特魅力,为教堂增添了一份庄严而华丽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大厅里还有优雅美丽的女式拉小提琴🎻,在悠扬动听的音乐中,观赏壁画、浮雕、彩色玻璃、教堂简介等,更有感觉,虽然人很多,但是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闹中取静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里面还有各种教堂的图片,一一观看,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建筑类型。</p><p class="ql-block">1、罗马式教堂源自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建筑风格,主体为长方形大厅,大厅被两列圆柱分割成中殿和侧廊,顶端有半圆形空间设祭坛,上为拱形圆顶。典型特征是拉丁十字布局,交错拱顶,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窗洞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窗户较小,内部空间的气氛阴暗而神秘,门楣中心通常取材于《旧约》,衬以异物和动物形象以及装饰浮雕。</p><p class="ql-block">2、拜占庭式教堂的平面通常是正十字形,有高大的穹隆顶,后发展为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洋葱头式”尖顶,东正教的教堂多用此形式。拜占庭建筑风格强调对称和宏伟的外观,常用于东正教教堂。</p><p class="ql-block">3、哥特式教堂以高大的尖顶、尖拱券、修长的束柱和彩色玻璃窗为特征。彩色玻璃窗画以《圣经》故事为内容,强化了宗教气氛。整个建筑以直升向上的线条、巍峨的外观给人至高无上的感觉,天主教教堂往往用此形式。</p><p class="ql-block">4、巴洛克式教堂以奢华和戏剧性著称,内部装饰常常金碧辉煌,令人目不暇接。这种风格强调动态和对比,常常用于装饰和雕塑,营造出一种豪华而富有感染力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1907年,圣索非亚教堂破土动工,当年落成。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1997年进一步修复,又修建了广场,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出来,夜幕下的圣索菲亚教堂,宛如一座梦幻的城堡,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教堂那拜占庭式的风格在灯光中愈发凸显,教堂顶部的金色十字架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与红砖绿顶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仿佛是时间的低语,在灯火阑珊处,绘梦一曲不朽的浪漫篇章。</p> <p class="ql-block">沿着街道前行,夜幕降临后的中央大街更显迷人。彩色霓虹灯照亮了整条街,商店橱窗里摆满了精美的商品。行人手中有拿着热乎乎的小吃,在寒冷中享受着这份温暖,还有许多人吃着马迭尔冰棍,一口冰爽,百年滋味哈。我们也是怕冷,最后跑到雪乡吃的马迭尔冰棍哈,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2025年的彩灯有三个篇章(组),以“丁香迎宾、福游盛世”为主题,分为“丁香迎宾·尔滨爱你”、“冰雪燃梦·喜迎亚冬”、“福游万里·盛世逍遥”三个篇章,通过灯光艺术展现哈尔滨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底蕴。超美,请大家欣赏。</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宛如一条镶嵌在都市心脏的历史长卷,石板路上每一块砖石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与故事的低语。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上,两旁的欧式建筑被柔和的灯光轻轻披上金色的纱幔,仿佛穿越了时空,步入了十九世纪的浪漫梦境。</p> <p class="ql-block">和滨滨和妮妮合影,滨滨和妮妮寓意是“哈尔滨欢迎您”。这两个名字分别取自“哈尔滨”和“您”的读音,象征着哈尔滨对亚洲各国友人的热切期盼和诚挚欢迎。</p><p class="ql-block">滨滨和妮妮的整体形象强壮、可爱、热情、喜庆,象征着亚冬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和坚韧的意志,同时也代表了哈尔滨人民热情豪爽、喜迎宾客的精神。</p><p class="ql-block">滨滨代表冰上运动的吉祥物,而妮妮则代表雪上运动的吉祥物,它们的形象设计巧妙融合了哈尔滨独特的冬季冰雪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风情</p> <p class="ql-block">行人们悠然漫步,脚下的每一步都与历史共鸣,耳畔传来小提琴演奏的《我爱你中国》的悠扬旋律,心中更添几分爱国情怀。本来想多录一段视频,结果另一个角度再录,已经结束了,有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中央大街,每一块石砖都镌刻着岁月的故事,欧式建筑与东方风情的巧妙融合,仿佛穿越时空的长廊。夜晚灯火辉煌,街角的咖啡馆飘散出淡淡的香气,与远处教堂的钟声交织成一曲唯美的夜景。在这里,不仅是行走,更是心灵的旅行,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感受着这座城市独有的浪漫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冰雪燃梦·喜迎亚冬”</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章“福游万里·盛世逍遥”</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巧克力博物馆,这些都是用巧克力做的,哈哈,不拦着估计有人会尝一口,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在这条充满魅力的街道上,每一间店铺都是一扇通往过去与现在的神秘之门,让人在购物与闲逛间,不自觉地沉醉于那份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韵味中。</p> <p class="ql-block">立体广告</p> <p class="ql-block">来到最北边的防洪纪念塔,此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夜晚的中央大街,冰雕艺术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巨大的冰雕建筑群在彩灯照耀下宛如童话世界。人们在这里欢声笑语,共同分享这份冬日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来到松花江边,松花江,黑龙江右岸的最大支流,也是中国内河中仅次于长江、黄河而居第三位的大河。</p> <p class="ql-block">冬夜,松花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银纱,两岸,五彩斑斓的彩灯悄然亮起,像是冬日里的温暖火花,沿着江畔勾勒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灯光在冰面上跳跃,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将冬日的松花江装扮得既宁静又梦幻,仿佛踏入了一个光影交错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晚饭本来想品尝一下正宗的“山河屯” </p><p class="ql-block">(虽然经常在家吃“山河屯”),结果人太多,说要等两个小时,于是就在中央大街一家新开的“非遗传承养生水饺”吃“娇之耳”,还行。</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看到烟囱面包,中央大街烟囱面包是哈尔滨的一种特色面包,因其外形酷似烟囱而得名。这种面包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非常有名,是当地的一大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因为刚吃过饭,上面还有冰激凌,好大一只,实在是吃不动了,就没买哈。</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的面包石铺设工程始于1924年5月,由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设计并监工,历时两年,于1926年竣工。这些面包石产自哈尔滨市阿城区,是用当地的花岗岩加工的,形状大小如俄式的小面包,因此得名“面包石”。</p><p class="ql-block">面包石不仅是中央大街的地面材料,更是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之一,它们见证了哈尔滨的变迁与发展,历经百年,依然完好如初,且愈加圆润光泽,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全长1450米,共用了约87万块面包石,每块面包石在当时的价值大约相当于一块大洋,相当于普通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因此有人称它为“金石”,所以说百年的中央大街是一条实至名归的黄金路。</p><p class="ql-block">此外,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各异,从巴洛克到文艺复兴,再到新艺术运动,让人目不暇接,被誉为“室外建筑艺术博物馆”。而面包石作为街道的一部分,与这些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央大街独特的欧陆风情。</p> <p class="ql-block">走出中央大街,坐地铁回到高铁西站的宾馆,吃了我们在中央大街买的糖葫芦,喝了苏老师和张老师煮的红糖姜茶,即消食还祛寒了,这一天是在愉快的旅行中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让我深刻体会到哈尔滨的独特魅力,古老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值得每一位游客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冬日漫步中央大街,是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冬日的严寒,也体会到了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古老街道,不仅记录着历史的痕迹,也承载着我对冬日无尽的遐想与憧憬。它将成为我心中一段永恒的浪漫记忆,每当冬日来临,都会让我再次想起那漫步在古典与现代的奇幻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