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之歌》奏响 曲艺之乡时代强音

鼎山老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文中摄影:肖国平</span></p> <p class="ql-block">  祁山是南岳衡山余脉,是越城岭支脉,<span style="font-size:18px;">祁山山脉象一头巨大的熊罴横亘在两祁之间,祁</span>山之东是祁东,祁山之南是祁阳。祁东县城位于湘南衡永走廊,湘江中游北岸。</p><p class="ql-block"> 祁东东区山塘养鱼,鱼鲜味甜,一鱼多煮和鱼粉,名播湘江流域;每年盛夏,祁东西区绿色箭秆上的黄花菜遍山遍野,与农田里的金色稻浪交相辉映,交织成一片亮眼的金黄色海洋,绘就出一幅天然的壮丽的丰收图画。摘收晒干后的祁东黄花菜远销大江南北,香满神州大地。</p> <p class="ql-block">  与黄花菜种植历史一样久远的,还有祁东的曲艺文化,始于南宋的渔鼓和兴盛于明朝的祁剧,已有近千年几百年的历史。祁剧和渔鼓以湘音祁腔为特色,是两祁和周边县市老百姓特别喜欢的曲艺文化。</p> <p class="ql-block">  县城每逢节日庆典,城乡每逢红白喜事,不是唱祁剧,便是打渔鼓,乡里“老人”,坐夜打渔鼓,便是标配,后来有人将人死后戏称为“打渔鼓”,渔鼓比湖南的花鼓戏更受当地百姓喜爱,可见祁东人对渔鼓的钟爱。祁东上了年纪的人,不分业余专业,拿起话筒,就会哼祁剧,祁剧就是祁东人心目中的京剧,六七十年代,我的父亲走村串乡,在乡村舞台上唱京剧唱祁剧,临死的前两年,八十四岁多还请来乐队班子,在自家门前坪里清唱祁剧,父亲喜爱祁剧,父亲和祁剧,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2008年,中国曲协授予祁东县“中国曲艺之乡”称号。</p>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师范同学雷泽逸写了《祁东之歌》、《二中之歌》和《龙兴之歌》三首歌词,请县鼎山交响乐团负责人,县文化馆原音乐专干周铁珊谱曲,并策划了“庆元旦红歌进校园”和“迎新年经典曲艺进乡村”两场大型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  两场演出都由县老科协主办,县音乐舞蹈协会承办,“庆元旦红歌进校园”演出,确定12月25日晚到县二中新区校园博艺楼多功能厅演出,教育老科协和县二中协办,“迎新年经典曲艺进乡村”,12月30日晚上去龙兴村雷氏文化博物馆对面戏台演出。</p> <p class="ql-block">  因我是老科协教育分会会长,曾代理过县二中校长,雷泽逸会长便让我作陪去县二中找学校书记向荣联系商谈有关演出的具体事宜。去县二中的车上,雷会长将周铁珊老师介绍给了我。其实我与周老师曾有过一面之交,四十多年前,他是白地市区公所的文化辅导员,我在白地市区风石堰中学工作时,因参加县里书画展出,加入了县美协,县美协负责人刘天奇曾要我找过区文化辅导员周铁珊老师,不过后来周老师调至县文化馆后,我们一直没联系。</p> <p class="ql-block">  周铁珊老师多才多艺,懂演唱、会谱曲、善器乐、能指挥,是祁东县全能型的音乐领军人物。退休之前,一直从事全县音乐舞蹈人才的培养,我单位两位同事的小孩,已是副处级干部,都曾经是他的学生。2020年前后,县城先后成立了二十多个演艺团体,团体成员多为五零六零后的退休人员,团体骨干都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大部分声乐人才都是周老师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的周老师已去东莞小孩家含饴弄孙,但县里的音乐爱好者则多次盛情邀请他回来。七十多岁的他不负众望,于2023年3月组建了“祁东县鼎山交响乐团”。乐队28人,歌手20人,乐团每周排练一至两次,已排练声乐110多首,器乐20余首。乐团应邀参加县里多场大型演出,并多次送戏下乡。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全县曲艺事业呈现蓬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祁剧:也叫“祁阳戏”、“楚南戏”,因发祥于湖南省永州祁阳市而得名。</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明代中叶,江西弋阳腔传入祁阳,与当地的民歌、小调相结合,形成了祁剧的雏形。在发展过程中,祁剧形成了永河、宝河两大流派,但均使用祁阳官话进行表演。祁剧唱腔中包含高、昆、弹三种声腔,演唱声调高亢嘹亮,辅以高音战鼓、帽形燥鼓、硬弓祁胡等乐器伴奏。是比京剧还早400年历史的地方剧种。是湖南省传统地方戏曲中流行地域最广、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剧种。湖南省八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只有祁剧盛行于永州、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等大半个省。祁东1952年建县后,就成立了祁东祁剧团,</span>2012年更名为祁东县祁剧演艺责任有限公司‌,是湖南省基层院团下乡演出场次最多的剧团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祁东渔鼓:是湖南衡阳祁东的民间曲艺。</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于南宋建炎年间,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传统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以祁东唱腔为鲜明的地方特色,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广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span></p> <p class="ql-block"> 创办于2019年7月的<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康乃馨艺秀团,</span>其创始人欧阳惠芝老师虽然年过古稀,却仍然有当年站讲台的敬业精神,她带领的艺秀团现有学员三百多人,其中有4个艺秀班,4个精品队和2个形体班。团队师资力量雄厚,老师们均获得了国际执业证书。婧婧老师曾获得2023年湖南省lFA国际模特大赛时尚装冠军,晚礼,旗袍服亚军。卉卉老师曾获得2022年湖南省lFA国际模特大赛旗袍国风装亚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祁声圆梦合唱团,</span>由祁东县歌唱艺术家协会会长、县职业中专音乐教师高向群等于2020年7月组建。有200多名会员,分演出团和基础团。以“为祁东而歌,为祁东发声”为神圣使命,用歌声传递祁东的动人故事与独特精神,立志成为祁东曲艺文化的卓越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促进了祁东群众艺术文化的繁荣。不仅参加全县重大节日的庆典,社区的小型聚会,还积极参与县乡各类公益活动,经常走进敬老院,为老人送去温暖的歌声;参与慈善演出,为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筹集善款;走进校园,为孩子们播种音乐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成立的<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吉祥演艺团”,</span>高峰期有130个学员,多为50岁左右的退休公职人员。2023年,吉祥演艺团参加《大喜之家》县广场舞比赛,获得金奖。团队成立后,送戏下乡20余场,得到了广大老百姓一致好评和赞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祁东二中</span>是1955年创办的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原址位于祁东鼎山南麓,学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包括4名教授级正高级教师、5名省特级教师、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数十名市县骨干教师。‌培养了大批象雷鸣球将军、刘大响院士、陈善广航天医学工程专家等优秀毕业生。因为县二中向全国各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让祁东人会读书,成为外地人对祁东的第一印象。</p> <p class="ql-block">  祁东因鼎山与湘桂线的局限,县城东北向很难扩容,在西进南扩的新区建设中,为了打造三湘一流名校,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征地380余亩,投资五亿元,建成新区高中。今年,县里决定成立祁东二中教育集团,县二中高中部搬迁到新区高中,县二中原址办初中。</p> <p class="ql-block">  “祁东之歌迎新年红色经典演唱会”于今年平安之夜,在县二中博艺楼多功能厅成功演出,八支演出团队,三百多演职人员,奉献了《祁东之歌》、《二中之歌》、祁东渔鼓《空城计》和祁剧竹山村《公示栏》等二十一个精彩节目,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获得了县里退休老领导、县老科协会员和县二中师生的一致好评。(注:祁阳白水镇竹山村系祁剧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龙兴村</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是雷泽逸和雷鸣球将军的老家,是雷泽逸同志从县政协主席位子上退下来后,倾全力打造的“衡阳市乡村振兴示范村”。</span></p> <p class="ql-block">  村里恢复和建设了龙兴寺、雷氏文化博物馆、龙兴大戏台和龙兴文化广场,建成了新村部,设立了村级文化室,添置了健身娱乐器材,推进了村级环境整治,村级油路修到家门口,家家户户旱厕改水厕。建设了荷花+养鱼基地、四季果园等特色产业。</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目标,突出荷花主题,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链。通过举办荷花节和清廉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举办了多种文化活动如广场舞大赛、文艺演出等,深受广大村民欢迎,。2023年,龙兴村文化服务中心被评为“最美潇湘文化阵地”‌。</p> <p class="ql-block">  《龙兴之歌》经典曲艺进乡村,由县老科协、蒋家桥镇党委、政府和龙兴村党总支、村委主办,县音乐舞蹈家协会承办,于12月30日在龙兴村同心广场舞台成功演出。以吉祥演艺团伴舞的《龙兴之歌》唱响了乡村振兴之音,由高正雄、刘艳等领唱的《祁东之歌》,让村民领略和感受到祁东的万种风情和无限魅力。最后,全体演员与观众合唱《难忘今宵》,恋恋不舍地结束晚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