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多年前看到一幅金色的阳光映照在雪山之巅的美丽画卷,名为”日照金山”。金色晕染的雪山看上去圣洁而美丽,很令人震撼!后来知道那是云南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峰”,也知道了“日照金山”是著名的可遇不可求的美景。因为雪峰终年处于云遮雾罩中,并非随时都可以看到它的真容。</p><p class="ql-block"> 冬季时云层变化相对较小,天晴时更容易看到梅里雪山的美景。于是在冬至后的一天,从昆明和先生一道向着滇西北的香格里拉德钦县自驾出发,开始了追寻心中的雪山美景“日照金山”的冬季之旅。</p> <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德钦县。藏族称为“绒赞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藏族人的朝觐圣地,也是“中国十大雄伟最美山峰”之一。</p><p class="ql-block"> 梅里雪山是迄今为止未被人类征服的雪山。“梅里”为藏语,意思为”药王山”,因为雪山盛产药草。雪山异常险峻 ,主要有十三座雪峰。最高峰为”卡瓦博格峰”,海拔高度:6740米。</p><p class="ql-block"> 1990年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在征服梅里雪山时全部遇难,十年后才被发现遗骸。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的雪山保护政策,目前禁止攀登梅里雪山。</p> <p class="ql-block"> 昆明到德钦县飞来寺全程780多公里,其中,昆明到香格里拉全程高速路600多公里,香格里拉到德钦为214国道,180多公里。越野车一路上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海拔从2000多米到4000多米不等。途中看到金沙江川流不息,蜿蜒曲折的河道包裹着一座锥形的小山,这里被称之为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大自然真是神奇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 经过9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飞来寺景区。放眼望去,梅里雪山巍峨耸立,经幡飞舞飘扬,一排藏族风情的白塔整齐地矗立着,好似守护着雪山之巅。</p> <p class="ql-block"> 梅里卡瓦格博峰正如它日常的形态,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中,若隐若现,看不到它的真容,神秘而壮丽。山下的平地是一片人间烟火的房屋与雪山相依相伴。不觉感叹,这里真是一个“人神共居”的美丽家园。</p> <p class="ql-block"> 翌日清晨,不到8点钟,我们到达梅里雪山最佳观景点—飞来寺观景台。观景台已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层层包围,大家都穿着厚厚的冬装,在零下十度,清晨寒冷的雾气中,期盼着日照金山的盛景出现。</p><p class="ql-block"> 昨晚厚厚的云层已经飘散不见,只有淡淡的一层薄雾围绕着的雪峰。卡瓦格博峰终于露出了它美丽的真容:它被白雪覆盖着,高高耸立在云端,巍峨壮丽。形态犹如上帝张开了宽大的怀抱,俯视着众生,也欢迎着来自四面八方对它崇拜的人们。 </p><p class="ql-block"> 看来今天运气不错,天气晴朗,可以看到心心念念的“日照金山”美景啦!</p> <p class="ql-block"> 8点零9分,太阳出来啦,一点点照在了卡瓦博格峰的峰顶上,雪峰露出玫瑰色的朝霞光晕。所有人开始欢呼雀跃,神圣之光即将普照雪山。</p> <p class="ql-block"> 太阳终于晕染在整个卡瓦格博峰,金色的光芒也照耀着整座的梅里雪山。一瞬间,金光闪闪映衬着白雪皑皑的山峰,旁边是淡淡的云雾环绕着,卡瓦格博峰呈现出一幅神姿仙态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而且不论在观景台的哪个角度看,都感觉到卡瓦格博雪峰面对着自己,只感觉到一种神圣和美丽。一时间,观景台上全是欢呼声和照相机不停的咔嚓声。</p> <p class="ql-block"> 在藏族文化中,“日照金山”被视为幸福和幸运的象征。传说能看到日照金山的人会带来一生的好运。为此,四面八方的人慕名而来,不单为一睹雪山盛景,更是为此憧憬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日照金山的美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平凡的力量和神圣。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能看到“日照金山”这个吉祥之景,也预示着来年的美好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多,太阳已然升得很高啦,天空一片蔚蓝,万里无云。在这高原地带,空气格外地清新。梅里卡瓦格博峰完整清晰地呈现在眼前。蓝天下的雪峰是那么地巍峨、圣洁,山的正前方是一条宽大的冰川顺着山势而下。在这里,会感觉到大自然的雄伟、神奇,心灵也会因为亲近大自然而变得更加美好和纯静。</p> <p class="ql-block"> 在德钦看完”日照金山”盛景,先生提出到西藏盐井去看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制盐方式“盐田”景观。因为德钦到西藏盐井就100多公里,于是我们向着盐井进发啦。</p> <p class="ql-block"> 西藏盐井的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盐井镇位于西藏芒康县的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目前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古盐田顺着山势而建,当地藏民每家都有盐田,自行经营制盐。做出来的盐有白色、咖啡色。除了食用,还可以用来泡脚,具有保健功能。一块块的盐田好像画家的调色盘,淡淡的棕色的盐泥和白色结晶的盐互相交织着。又像面包房里在做的巧克力蛋糕,底色是巧克力色,结晶出来的盐又如点缀的奶油一般,很有画面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个小众景点,比较安静,这里的藏民村庄全是原生态的环境,没有受外界过多影响的痕迹,一派自然的田园风光,藏民也很热情。我们在当地一户围着篱笆,种着绿油油蔬菜,洒满阳光的藏家小院里吃了当地小吃“加加面”:就是客人一边吃碗里数量不多的面,一边数着小石子,吃完叫老板再加面直到吃饱为止的方式,很有当地的特色。看着古盐田<span style="font-size:18px;">喝着藏民家浓郁的酥油茶,享</span>受着片刻的宁静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 从盐井回到香格里拉,顺道到著名的号称“小布达拉宫”的松赞林寺去朝拜一番。</p><p class="ql-block"> 噶丹·松赞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市的东北边,距离香格里拉5公里。始建于167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里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还是川滇一代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松赞林寺整个寺庙依山势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寺庙位置海拔为3000多米,进入寺庙大殿正门,一共有147级楼梯,寺庙庄严雄伟。</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正好喇嘛们在广场上虔诚地做法事,他们吹着长号,一个喇嘛在慢慢跳着敬神灵的舞蹈。庙堂里供奉着诸多藏传佛教神灵菩萨,这里是个朝拜和祈福的好去处,也是一个丰富的“藏族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里最令人陶醉的是寺庙上空碧蓝得让人心醉的苍穹。仿佛是在一个圣洁的地方,蓝天也会为之护佑,让寺庙笼罩在一片神圣、纯净、广袤的深蓝中,让到这里的人们更加地感受到精神上的纯粹和宁静。</p> <p class="ql-block"> 松赞林寺朝拜完,按照旅行计划,我们到了距离香格里拉100多公里的“白水台”旅游景点,这里又是一番神奇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北麓的香格里拉三坝乡白地村,占地3平方公里。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冷泉型淡水碳酸盐泉华台地。它是由泉水中的碳酸钙溶解后分解沉淀,形成了层层叠叠的钙化池,形似梯田,因此有“仙人遗田”的美誉。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纳西族,也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白水台在陡峭的山上,上山时骑着向当地村民雇佣的马匹,看满山曼妙的风景别有一盘情趣。放眼望去,白水台如乳白色的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梯田里是一汪汪淡蓝色的水如玉般温润澄澈。整座白水台就如同大自然的神来之笔,令人如梦如幻,感觉进入到了瑶琳仙境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个碧蓝色的石灰岩水池也如同一个个的小泳池被一起挪到山里来,筑成了一座泳池山。</p> <p class="ql-block"> 一台台石灰岩形成的乳白色“田埂”如同西点师正在做的奶油蛋糕般,让人有垂涎欲滴想品尝一下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看着白水台仙气飘飘的美景,一边流连忘返不忍离去;一边感叹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非凡魔力和给与人类的慷慨馈赠,值得我们永远地珍惜爱护。</p> <p class="ql-block"> 恋恋不舍离开白水台后,决定前往距离不远处的丽江玉龙县宝山乡的“石头城”古村落游览。</p> <p class="ql-block"> “石头城”正式名称为玉龙县宝山乡宝山村。整个村分城内城外,城内村子是建在一块隆起的天然蘑菇状岩石上,面积为0.5平方公里,共有108户纳西族人家在这块大石头上居住生活,体现出了“百户人家一基石”的建筑奇观。城外村庄层层叠叠建在半山坡上。</p><p class="ql-block"> 村庄三面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悬崖绝壁,</span>西边是牦牛岭,北面是太子关,南面是岩可渡,东面陡坡直插金沙江。<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周有重叠连绵的梯田,形成“三山为屏,一面临江”的险要地势,</span>仅有南北两座石门可供出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石头城始建于唐代,据传元史祖忽必烈曾经到过这里,通过“革囊渡江”到达太子关扩大疆域。这里地处大山深处,村民世代自给自足,繁衍生息,几乎与世隔绝。2012年,被录入第一批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 村里宁静而祥和,一栋栋纳西族木楞房风格的民居和田园篱笆墙。无人声鼎沸,无商业嘈杂,只有马蹄声声,恍如世外桃源般。村里小路曲里拐弯,上坡下坎,运输主要靠马驮。村里为发展旅游资源,建了部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宿 ,我们入住了一家临江的名宿“石城人家”。</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户纳西人家,2层楼临江而建,二楼宽大的阳台就像一个观景台,放眼望去是四面秀丽的山景及江景。阳台上还堆放着许多的南瓜和玉米,一派秋天丰收的果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时间仿佛停留了,到这里的人们可以按下暂停键,忘记生活中的一切繁务琐事,悠然自得地晒太阳,发呆,观景,享受村里宁静的田园风光。</p> <p class="ql-block"> 离开石头城,继续沿途旅行,去往距离不远的下一站—剑川石宝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石宝山以丹霞地貌自然景观为主。丹霞地貌的红砂石形成龟背状裂纹,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有的似象、有的似狮虎。其中,石钟寺门前有一座龟背石犹如倒扣着的一座大钟,石钟寺就是因此得名。同时,这里建有西南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石钟山石窟,形成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巧妙结合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石宝山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窟,雕凿于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时期,以佛教密宗教和南诏王族历史人物为主要内容,被誉为“南天瑰宝”。</span>核心景区一共有16个石窟,分布在石钟寺、狮子关和沙登菁三个区域,这些石窟历史底蕴深厚,雕刻栩栩如生,因此也被民间称为西南的“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石宝山大门口,偶遇了一群野猴,听管理人员说这里有近800多只野猴,与人类亲密接触。我们的车在停车场停下,刚打开两侧的车门准备整理上山的东西时,一只母猴背着一只小猴带着它的三四只猴兄猴弟,灵巧地跳到车顶,又从车顶跳入车中,迅速抓起一包我们在山里买的苹果干便匆匆离去,隐没在树林中。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干脆利落,在几秒钟内完成,目标精准就是拿食物。我和先生不觉感叹这些小精灵的可爱和顽皮,也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离开剑川石宝山,我们整理好行囊返回昆明啦。龙年岁末的冬季之旅顺利结束。这次旅行来回共7天,行程2000多公里。看着坦克车面上结满漂亮的霜花,回味着一路上的美好遇见,心里不禁期盼着下一次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仿佛是一个温暖的怀抱,从一偶之地启程旅行,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去领略春天的姹紫嫣红、夏天的草长莺飞、秋天的层林尽染,冬天的皑皑白雪!能充分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及精神上的愉悦和宁静;也仿佛感受到被爱拥抱着的温暖。观景的同时,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长此以往的成果便是“眼里有星辰大海,胸中有繁花似锦”,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而纯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