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典籍博物馆,探索华夏文明的时空之旅

yali

<p class="ql-block">国家典籍博物馆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以展示中国典籍、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是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新拓展。</p> <p class="ql-block">山西永乐宫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元代官式建筑群,以其宏伟壮丽的元代古建筑及满壁风动的壁画闻名于世。近日,“观妙入真——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在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作为“永乐宫展”全国巡展的第六站,此次展览汇集永乐宫150余件珍贵文物,仅一级文物就有13组,囊括多个“首次”——首次展出披云真人宋德方石棺、首次完整拼合展出明代《五龙捧圣》壁画,更特别呈现了国家图书馆《太清风露经》与永乐宫《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这两件重要一级文物为首次“同框”合展。历次展览中的重磅文物——汉白玉吕洞宾坐像、皇帝圣旨普度戒牒、三清殿琉璃正脊堆花脊身及东西鸱吻等也悉数展出。</p><p class="ql-block">去年春节去永乐宫实地参观过,来这里主要是观赏文物。1月16日和17日连看两天,真是大饱眼福,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何为“观妙入真”?“观妙”:观艺术之妙。观古代艺术之美,产生现时代的共鸣;“入真”,是指沉浸到艺术品的原真世界中。</p> <p class="ql-block">以前从未听说一级文物这个提法,上网查询方知,这是最新制定的国家标准。</p><p class="ql-block">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年11月8日修订通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和《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规定: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工艺美术品、文献资料、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铭文砖</p><p class="ql-block">展览从一块砖开始,一进门,迎面便能看到一块地砖,它来自永乐宫主殿三清殿,砖面刻有的文字记载了三清殿完工的确切日期,实属珍贵。</p> <p class="ql-block">1220年,“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以73岁高龄西行万里,觐见成吉思汗,劝其止杀好生、敬天爱民,并将"立观度人"作为传教的首要任务。</p> <p class="ql-block">丘处机亲率十八弟子从山东出发,历时两年抵达中亚,觐见成吉思汗的路线图。</p> 一级文物:宋德方石棺 <p class="ql-block">1240年,陪同丘处机西行的十八弟子之一宋德方来到永乐镇吕祖祠,筹划修建永乐宫。</p> <p class="ql-block">1247年,西行十八弟子之一的潘德冲接续了宋德方的宏愿,主持营建永乐宫。历经十年永乐宫终于建成。宋德方在终南居所功成羽化。</p> <p class="ql-block">后遵其遗愿,朝廷授意迁葬于永乐镇西北峨眉岭下,1959—1960年,随永乐宫迁建工程开始,宋德方墓迁移至永乐宫新址。</p> <p class="ql-block">石棺精美的雕刻花纹。</p> 一级文物:潘得冲石椁前盖板 <p class="ql-block">1956年,国家开始兴建😓三门峡水利工程,国务院决定对当时处于工程淹没区的永乐宮进行整体搬迁工作。</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由旧址永乐镇迁建至新址芮城县古魏镇。</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壁画迁移保护工程,是整个迁建工程的核心。在无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工人们集思广益,创造出一整套技术方法,完成了我国壁画迁建的一次壮举。</p><p class="ql-block">图为工人创造的手摇偏心锯。</p> 一级文物:道士张志洞执照 一级文物:皇帝圣旨普度戒牒 <p class="ql-block">三清殿藻井团龙。</p> <p class="ql-block">迁建过程中,有些部件被替换下来,现收藏于山西永乐宫艺术博物馆,这次展出的文物大多来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前檐当心间阑额。</p> <p class="ql-block">这次展示的两件重量级展品。右为《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左为《太清风露经一卷》。</p> <p class="ql-block">700年前,《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与《太清风露经》曾同存于永乐宫的时空之中。一卷被慎重安放在重阳殿屋脊西鸱吻内,见证着永乐宫的初成;另一卷则作为《玄都宝藏》中的一部分,与数千经卷一起被珍藏于宫中。跨越近700年的漫长岁月,这两卷珍贵的经文再次相遇,实属不易。</p><p class="ql-block">仔细看照片才发现,玻璃反光映照的正是藏宝的重阳殿屋脊西鸱吻,经文与藏宝器物面对面陈列,可见布展者之用心。</p> 一级文物:太清风露经一卷 <p class="ql-block">国家图书馆藏</p> 一级文物:《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p class="ql-block">山西永乐宫艺术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重阳殿屋脊西鸱吻</p> <p class="ql-block">该鸱吻高2米开外,尾部微向外弯曲,黄绿釉色。为永乐宫迁建替换下来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即是从此鸱吻内发现。</p> <p class="ql-block">鸱吻尺寸巨大,造型夸张,雄猛威武,釉色饱满,视觉效果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有人询问此文物为何没有防护罩,工作人员回答正在制作中,完成后即刻安装,想裸眼观看的朋友可要抓紧了。</p> <p class="ql-block">栱眼壁游龙花叶悬塑,左为降龙,右为升龙。</p> <p class="ql-block">完整拼合展出的永乐宫玄帝庙明代《五龙捧圣》壁画。</p> <p class="ql-block">玄武大帝画像</p> <p class="ql-block">壁画侧面</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壁画及其制作技艺介绍</p> 一级文物:汉白玉呂洞宾坐像 一级文物:汉白玉捧签书童立像(左);汉白玉负剑书童立像(右) 一级文物:吕洞宾修性百字碑 <p class="ql-block">展览特别打造了多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行进式弧幕剧场生动再现三清殿壁画《朝元图》的恢弘场景。</p> <p class="ql-block">AI活化的三清殿神祇迎面“飞来”,让观众感受“众神朝元,满壁风动”带来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清殿壁画AI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上面标有每位神仙的名字,想看哪个点开即为详细介绍,连位置都标注的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直接点开有着"东方维纳斯"美誉的"簪花玉女"画像细看,上回在永乐宫没找到,一直耿耿于怀,这次总算如愿了。</p> <p class="ql-block">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p><p class="ql-block">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壁画中的美女就是“玉女”。其个个面容俊秀,形象含蓄柔美,恬静泰然,在气势磅礴的朝元行列中是最富风情的人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雷公、电母及雨神壁画像</p> <p class="ql-block">展览现场,最蔚为壮观的要数高3.06米、长17米的永乐宫三清殿琉璃鸱吻与正脊。这是本次展览中体量最大、重量最大、搭建难度最高的一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釉色艳丽、造型特殊、气势浩大的鸱吻由七块琉璃拼合而成,以红坩土作胎,呈孔雀蓝釉色,在造型上作盘曲状,张口吞脊,身上塑胡人献宝、风伯、雨神、流云等纹样。</p> <p class="ql-block">这两只高大的孔雀蓝琉璃鸱吻原位于屋顶正脊两端,迁建永乐宫时被替换下来,保存在文物库房里。从文物价值上讲,永乐宫三清殿琉璃堆花龙凤脊以华美之态创后世堆花脊简之先河,代表了元代琉璃艺术的最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摆放在永乐宫三清殿琉璃鸱吻和正脊后面的那面长20米的曲屏上,循环播放的是永乐宫后中条山一年四季的景色,使观众通过数字技术全面感受永乐宫风貌。</p> <p class="ql-block">去年春节期间永乐宫三清殿实景图。</p> <p class="ql-block">本次进京的“永乐宫展"在此前五站巡展的基础上全面升级,重点文物悉数来京,这次展览绝对是永乐宫“文物天团”集体出道,排面拉满,实在是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因本周刚刚开展,国图在13组一级文物中选出10件重磅展品和观众见面,也是诚意满满。按照国家规定,为保护文物,一级文物展期不能超过三个月,所以会不定期用复制品替代。想看真品的赶紧去吧。</p> <p class="ql-block">《煌煌文脉,亘古巨制》</p><p class="ql-block">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展</p> <p class="ql-block">此展览粹选传世善本与出土文献,聚焦典籍深刻内涵,同时展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项目成果。</p> <p class="ql-block">《珠还合浦,历劫重光》</p><p class="ql-block"> ——《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该展览展出《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及其他相关珍贵古籍善本等。系统讲述《永乐大典》的编纂经过、版式外观、聚散流变、影印辑佚,全面展现这部巨著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共耗费3000多人力,历时6年编纂而成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收录了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典籍七八千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于明朝永乐年间编撰完成,明嘉靖年间抄写的为副本,历经600余年,《永乐大典》经历了多次战火劫掠,其散佚与回流连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目前,关于正本下落的猜测就有陪葬嘉靖帝永陵、明万历年间焚毁、明末焚毁于北京、明末清初毁于南京文渊阁、藏于皇史宬夹墙内、毁于清乾清宫大火等6种观点,以上种种猜测在此次展览中均有呈现。</p> <p class="ql-block">基本完整的《永乐大典》副本,截止目前仅发现400余册,总数不及原书的4%,分散在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收藏最多为241册。</p> <p class="ql-block">二层还有《甲骨文记忆》等展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探索北京的宝藏,国家典籍博物馆不可或缺。作为国内首家国家级典籍博物馆,这里汇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到此来场文化之旅,穿越时空体验历史,亲眼见证曾经的辉煌与文化的交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