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家好,小编是一个6年“红迷”爱小柔~作为一个从六年级开始读《红楼梦》的人来说,小编认为在这里是有必要解释一下我做这个专栏的初衷:小编为何要做?因为喜欢《红楼梦》,且随着现在有舞剧《红楼梦》的发展,小编认为可以做一个专栏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在这里,小编会做四大主题,如图所示。每一主题章回不限,希望通过小编,大家可以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一回:钗黛之辨与不同之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真有“钗黛合一”一说?</b></p><p class="ql-block"> 脂砚斋”评语中关于“钗黛合一”的说法:“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 ”(第四十二回总批)。</p><p class="ql-block">钗黛合一,是红学中的一种说法,指林黛玉和薛宝钗身上都有曹雪芹的影子,所以有了黛钗合一之称。</p><p class="ql-block">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曹公的判词。 “可叹停机德”,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p><p class="ql-block">“堪怜咏絮才”,这句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p><p class="ql-block">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意思是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薛宝钗如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从黛玉和宝钗的关系来看,前期黛玉对宝钗有意见,中间二人成为知己姐妹,林妹妹这时也成长了,后期二人多有唱和,也是钗黛逐渐合一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薛宝钗</b></p><p class="ql-block">其实刚开始小编是一点都不喜欢薛宝钗,但自从经历了许多事后,突然就理解了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而说起薛宝钗,其实大家可能印象中都是温柔,大度之类的。但是,小编想问问大家:“你们当真了解过宝钗的为人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薛宝钗,说白了,能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大观园的“牡丹花”,与黛玉齐平,那就肯定不简单。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也是一个可以遵循“三从四德”的人。但是,曹公极其爱用“草蛇灰线”之法来写一人。那么,不妨大家细细想来,曹公会用哪些物像来暗示呢?</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薛宝钗为何吃冷香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薛宝钗为何吃“冷香丸”?因为这其中有一“冷”字,薛宝钗是作者书中的儒家代言人。我们都知道,儒家不能过于重情,这下,岂不是要高冷咯?且她姓“薛”,书中曾有“高士晶莹雪”一说,又有兴儿像尤二姐说“风暖了,就吹化了姓薛的”,这不处处暗示她是高冷女吗?</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薛宝钗人品到底如何?</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起薛宝钗,讲真,小编对她真的不喜欢,就是觉得可悲。说她人品差,也不对,确实,偷听小红的对话甩锅给黛玉,这点不好。而且,对于王熙凤也是一口一个凤丫头,这个称呼确实……就好比你去别人家寄宿却不尊重人家,这也确实看不过去;</span>。且她为何有儒家思想,比如阶级化较为严重。她不教香菱学诗,对丫鬟发脾气,这就更能提现她的内心有“主仆”之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其实曹公笔下众人都有多多少少的缺点 ,她最主要的就是世俗人身上的利己。</span>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芦雪庵即景联诗,宝钗、宝琴、黛玉大战湘云,宝姐姐顾及李琦、李纹、邢岫烟三位姑娘屈才,示意让他们作诗。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一节中,制止宝琴和黛玉玩笑,怕迎春奶母子媳王住儿媳妇尴尬,一个下人的脸面她也会顾及到,这样细致、周到,有几个比得上她?薛宝钗身上有一种“厚德载物”的浑厚、豁达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慧极不伤,柔中带刚,知书达理,待人和善是她的形容词。</p><p class="ql-block"> 宝钗真的对人很好,对黛玉就像大姐姐一样,知道她读西厢记也是背地里找她说,后来黛玉生病了又帮她找燕窝,常常陪她聊天。平儿被凤姐无缘无故冤枉的时候,是宝钗第一个来安慰她,告诉她凤姐只是气头上。</p><p class="ql-block"> 只是啊,她为人做了嫁衣,自己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控,故“可悲”!</p><p class="ql-block">所以,凡事与人都是两面性,虽说宝钗确实有些地方很不讨喜,但有些地方我们不得不称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林黛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林黛玉,一个感性人物的代表。她与薛宝钗一直是许多红楼粉的争执问题人物。但在我心里,芙蓉花更胜牡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何小编要这么说,首先是因为林黛玉真的是作者及小编心中的乌托邦,她太完美了,她至真至纯。她太纯粹了,她对待爱情的那种纯粹,对宝玉那种真切、发自肺腑的喜欢、关心,在龌龊不堪的贾府,甚至于那个朝代之中,都是一股清流,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那种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黛玉吧,也有缺点!比如:叫刘姥姥“母蝗虫”真的不尊重人哦!而且她对赵姨娘与其他人不同,这也是她的缺点:不懂得怎么生存,这一点就能暗示为何她后面过的不如人意了。</p><p class="ql-block"> 但你说她肯定是有优点啊!前期的黛玉之所以哭哭啼啼、多愁善感、经常对宝玉发脾气耍小性,是因为作为一个无依无靠、来贾府投靠的亲戚,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唯一的支柱是宝玉,是自己的爱情,而这份爱情是否是两个人心意相通的情感,她不确定。在宝玉对自己说出那三个字“你放心”后,你会发现黛玉不再随意吃醋,即使贾府之中其他人都可能还在怀疑宝玉时,她展现出来的是,“我丝毫不担心宝玉,我信任宝玉,我信任我和宝玉之间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她情商极高,知世故而不世故。曾经小编以为黛玉是那种根本不懂人情世故的那种大小姐,后面小编发现自己错了。黛玉非常懂人情世故,非常知道怎么说话,怎么帮别人解围。</p><p class="ql-block">比如王熙凤送暹罗国(泰国)茶叶那一回,宝玉和宝钗都说王熙凤送的茶叶不好时,即使前面自己忘记了,后面又改口说这茶叶我喝着倒是觉得挺好,给王熙凤解了围,说她送的是好茶叶。</p><p class="ql-block"> 又如宝钗派董婆子来给黛玉送燕窝时,黛玉对待董婆子的态度,真是绝了:先是说让董婆子替她感谢宝钗,费心想着她。后面知道董婆子夜晚准备组局打牌,又说冒雨过来送燕窝,影响你发财了,让紫鹃立马取来500钱,送给董婆子,由头是给董婆子买酒吃助助兴。我的天啊,黛玉不仅会说话,而且会做事她才情极高。这个毋庸置疑,红楼梦中,只要是吟诗作对,你会发现她活泼了很多,主动了很多,她在诗词上面的造诣是红楼梦中一骑红尘的存在,好多好多造诣极高的诗词都是出自于林妹妹之手。更可贵的是,她虽然才情极高,却不会倚仗自己的才情高而有所吝惜,她会去尽心尽力地教一个丫鬟香菱学诗!</p><p class="ql-block"> 她身上有恋爱中的纯真善良,没有心机,是纯粹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但是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编也只是发表了个人观点。但是小编认为,每一位女孩有好有坏,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像这种红白玫瑰的设置,一定要势均力敌才能成立,才能好看。宝钗越好,就越能衬托出黛玉的好,黛玉越优秀,就越能体现出宝钗的优秀(举例:你想显示诸葛亮厉害,就先要把周瑜写得厉害,周瑜要是菜,也衬不出诸葛亮的厉害)写一个阴险的、愚蠢的、低级的小人女配来衬托出女主的真善美,晋江网文作者都不会这么做了,曹雪芹更不可能,薛宝钗要是伪君子,对黛玉的塑造和整部作品的格调没有好处;林黛玉要是小性子不容人,对薛宝钗与《红楼梦》大局也没有好处。就像周汝昌先生在《红楼十二层》中说的:“红楼众女子有好有坏,我们不能特别讨厌某个人,毕竟,除了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至贵者宝钗,至坚者黛玉。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宝钗的化身,黛玉那样的人物,或许只会出现在我们的乌托邦世界里。所以,有时候小编会想,会不会这就是绛珠仙草转世之后分化的两个人,林黛玉是绛珠草实践使命的一面,开始还泪之旅,她这一生目标明确,她也不必在尘世里和别人虚与委蛇;而宝钗是转世后想要努力在尘世中生存好的那位,所以乖乖吃着药戴着金锁,做人做事八面玲珑,虽然还是来到了贾府,但是热毒有药压着早忘了还泪的事,她的目标就是好好生存。</p><p class="ql-block"> 请大家不要搞对立,林妹妹至情至性,有浪漫的诗人特质,宝姐姐极其理性,这都是非常美好的境界,作者寄托不同,所以不要过于将宫斗剧情带入本名著。</p><p class="ql-block">(下一章会是小编最爱的贾探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