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传承》-中山市举行纪念珠江纵队成立80周年活动

小小

<p class="ql-block">珠江纵队永远的“林叔”--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老革命林锵云,在抗战期间担任珠江纵队司令员,带领着珠江纵队三千指战员,依靠党中央的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驰骋在珠江西岸这片沃土上,与日、伪、顽、匪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使人民子弟兵成了人民群众的依靠,让珠江西岸成了敌人的胆寒之地!</p><p class="ql-block">解放后,林锵云(林叔)任广东省副省长。</p> <p class="ql-block">中共领导抗日战争的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谢立全,美国记者诶德加.斯诺所著《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封面人物。中共中央直派到华南地区指导抗日的老红军,战士们口中的“陈教官”“老陈”。中区纵队副司令,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副司令。解放后任解放军海军学院院长,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西行漫记》封面。</p> <p class="ql-block">谢斌,延安派到华南指导抗日的老红军,曾任广游二支队副官(刘参谋),珠江纵队副司令。解放后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1955年国家首次绶衔中被授予少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参加纪念珠江纵队公开成立80周年活动的部分穗、鹏、禅、珠、中五地老游击战士后代(还有近八十名后代因在五桂山文化中心筹备演出未能在此亮相)在古氏宗祠旁的珠纵群英雕像前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15日,受中共中央指令,受共产党领导、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坚持抗日武装力量正式组建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并在中山县五桂山古氏宗祠公开宣布成立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从此在珠江西岸坚持与日伪顽军及大天二土匪作战的我党的抗日武装,正式结束了借鸡生蛋的隐蔽式武装斗争,向社会公开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广东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p> <p class="ql-block">欢迎来自珠纵友邻部队、东江纵队老大哥的后代代表受邀从深圳赶来参与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来自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及中山的老游击战士后代代表在古氏宗祠旁的珠江纵队群英雕塑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佛山老游击战士后代。</p> <p class="ql-block">珠海参加纪念活动的老战士后代。</p> <p class="ql-block">参加活动的中山老游击战士后代。</p> <p class="ql-block">纪念珠纵成立80周年活动原订计划在1月15号上午十点开始,但各地后代己在九点己到来报到。在中区纵队和珠江纵队司令部古氏宗祠旁,兄弟姐妹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相聚,免不了长话短说,相互交流,更是用相机、手机一轮轰炸扫射,把真情留住!</p>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5日上午,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由广州、深圳、佛山、珠海及中山五地约230多名广东抗日老游击战士后代自发组织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公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山市五桂山街道古氏宗祠前举行。</p> <p class="ql-block">英烈后代向珠纵英烈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向为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默哀。</p> <p class="ql-block">向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默哀。</p> <p class="ql-block">广东老战士后代代表、原珠纵一支队副支队长罗章友之子罗大生发言。</p> <p class="ql-block">广东抗日老游击队员吴当鸿(2015年代表广东游击队参加北京9.3阅兵仪式)之子吴志翔在纪念大会上即兴感言:</p><p class="ql-block">中山是珠纵的根据地,五桂山古氏宗祠也是司令部所在地,当年父辈们健在时,无论什么情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们都会从各地赶回来参加特殊的活动,以慰那些为不愿成为亡国奴而英勇献身的战友,父亲也多次提醒他们兄弟姐妹,以后要多代他们看望这些战友,因为他们的根在中山,英魂也在中山!纪念先烈,不忘初心就是最好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纪念活动中,得到了梁根前辈的儿子伟炳兄弟的大力支持:后代人手获得一本由中山本土作者麦广麟兄弟作著《凤山下的红荼薇》(纪念中山三九区游击战士与日㓂及国民党军战斗的记实文学书籍),使老战士后代们可以在得闲之时也可以了解先辈们为国为家而英勇奋斗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书法家写出书法作品,以纪念珠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p> <p class="ql-block">后代们在石莹桥英雄纪念碑前,向反日军5.9扫荡(1945年)中英勇牺牲的珠江纵队指战员默哀。</p> <p class="ql-block">革命后代向石莹桥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p> <p class="ql-block">石莹桥受难16烈士之一的张少攸,其堂弟张枫专程从佛山赶来,并以献上一束鲜花拜祭堂哥英灵。</p> <p class="ql-block">后代们在.石莹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听取中山前党史办主任郭昉凌介绍1945年日军对我游击队发动的5.9扫荡,我珠江纵队奋起粉碎敌妄图剿灭共产党游击队的战况。</p> <p class="ql-block">下午,后代们从古氏宗祠转移阵地,来到了五桂山文化中心,这里将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委党史办,中山市委老干部局,和中山市教育体育局、文化广电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文联以及中山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共同举办,由五桂山街道党工委、中山电视台承办的《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中山》的纪念珠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文艺宣讲活动,除了文艺单位演出的节目外,我们珠江纵队后代也把5台节目搬上了舞台。</p><p class="ql-block">现场多姿多彩的文艺节目,特别是我们后代自编自演的反咉当年珠纵在与日寇血战的节目,令全场600多观众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现场观看的学生,干部和珠纵后代以及街道人员都认为这样的宣讲话动搞的有声有色,感触颇深!而深圳东纵后代代表们也赞声不绝!</p><p class="ql-block">据了解,中山市委宣传部还要求全市在这个特殊的年度里(珠江纵队成立八十周年及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要坚持加大力度,把宣讲活动普及到机关、镇区、企业和学校里(列入五个一工程之中)让全社会都知道我们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赓续红色传承!</p> <p class="ql-block">珠纵后代们在文艺宣讲活动开始前在五桂山文化中心留影。</p> <p class="ql-block">参加庆祝珠纵成立八十周年文艺宣讲活动的领导与嘉宾。</p> <p class="ql-block">这是广东老游击战士后代们在观看宣讲活动现场。</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节目在演出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节目《沙田琴曲》。</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节目《五星红旗》。</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节目《血战三山虎》。</p> <p class="ql-block">《血战三山虎》</p> <p class="ql-block">合唱珠江纵队战歌:《我不能把枪放下》,《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合唱《我不能把枪放下》。</p> <p class="ql-block">齐唱《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演职人员谢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写在后面的几句话:</p><p class="ql-block">八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p><p class="ql-block">八十年过去,今日中山、老一辈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为之战斗过的一片热土,现在是一片莺歌燕舞,气象万千。这里的人民安居乐业,这里的生活蒸蒸日上,这里的工农商旅各行各业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怎能忘记,八十多年前,日寇的铁蹄踏碎了珠江三角洲人民安勉的生活。人们从此过上了受奴役,受压迫的日子。是中国共产党唤醒了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唤醒了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工商界人士、爱国华侨,组成了最坚定的统一战线,拿起枪,对入侵的法西斯展开了殊死的抗争,在十三年的血与火的日子里,让日本法西斯就如一条野牛冲入了中国这个火阵,在正义的人民战争中,最终落得了一个战败投降的下场。</p><p class="ql-block">是的,历史不能忘记,尤其是我们这些父辈们都在同一战壕里是相互把生命都交给战友的兄弟的后代。父辈们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把一切都抛于脑后,只记得,赶跑法西斯,不打倒侵略者,“我不能把枪放下”!忘记就等于背叛!若然,父辈在天之灵如何得以安息?</p><p class="ql-block">回想自2015年我们广东老游击战士后代,致力于《寻找父辈抗战之路》活动,基本上把父辈的战斗过的地方走了个遍,同时去拜访当时仍健在的叔叔伯伯阿姨,并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又在群里写出了多少文章与图片,大家伙是真心的在赓续红色传承。让父辈保家卫国的无私奉献精神代代相传。让我们的后辈也会以前辈的奉献精神为荣,把有限的个人力量奉献到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中去!</p><p class="ql-block">现大家都是奔7奔8的人啦,再加上老一辈的渐渐离去,特别是早几年由于役情的封锁,使大家联络也有所减少。</p><p class="ql-block">但是在这里提醒一句,我们都是革命后代,我们这一代的责任还在,:现在不是吃父辈老本的年代,也不是攀比(都退出工作岗位了)的时候,我辈现责:不论年龄多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使命,红脉传承的责任还在!都是在做红色义工!希望大家不计前嫌,共同把传承这一个伟大而有意义的工作做好。拜托大家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