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西藏自驾国道沿线风光(一)康定市—雅江县(国道318•248)

道法自然

<p class="ql-block">一、折多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山峰,属于横断山脉,为大雪山支脉,海拔4962米。</p><p class="ql-block"> 在藏语中,“折多”一词为弯曲的意思。318国道在此处极为蜿蜒曲折,路况较险。</p> <p class="ql-block">  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西面是高原隆起地带,东面为高山峡谷地带;是雅砻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西属亚寒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大陆性气候的交揉区;也是汉藏文化的分界线,翻越折多山之后便正式进入康巴藏区。318国道横穿折多山垭口处海拔为4297米,人们习惯上以此山为界,东部称“关内”,西部称“关外”。</p> <p class="ql-block">  因折多山以前来过,所以这次没有爬到山顶,只在垭口处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匆匆赶路了。</p> <p class="ql-block">二、塔公草原公园</p> <p class="ql-block">  塔公草原(Tagong Grassland)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境内的草原,距康定市区113公里,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248国道穿境而过。</p> <p class="ql-block">传说</p> <p class="ql-block">  塔公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相传约在公元641年,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许配给藏王松赞干布,并把一尊释迦牟尼(藏语称卧觉佛)十二岁等身佛像赐予公主和藏王。正当公主行经此地时,这尊卧觉佛竟然像在地上生了根一样,再也无法移动半步。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佛像却开口示意愿意留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但是,这尊佛像有着异乎寻常的使命,必须送到拉萨。文成公主当即决定令众人就地取用金沙按照佛像原貌复制一尊留在塔公。于是塔公闻名康区。在康巴地区常有若无缘去拉萨朝圣,则到塔公寺朝拜也有同样功德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而且还传说,在塑造过程中,当天刚塑完下半身,一夜之间上半身竟自然生成。新像落成,原像才得以顺利起程,最终到达拉萨并供奉在大昭寺中。</p> <p class="ql-block">  后来,该地因此建立了寺院,人们把寺院及寺院所在地叫做“佛地”。文成公主到达拉萨后,松赞干布发布政令,特地修建了108座寺门面向汉地的寺院,塔公寺恰好是这批寺院中妙义无边、最后圆满的第108座。</p> <p class="ql-block">雅拉雪山观景平台</p> <p class="ql-block">  站在此观景台上可眺望远处的雅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雅拉雪山</p> <p class="ql-block">  雅拉雪山是康巴地区有名的大雪山之一,同时它又是著名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里记载的藏区四大神山之一。藏族古籍《神山志易入解脱之道》记载,亚拉雪山为“第二香巴拉”。所谓香巴拉,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虚幻的。“第二香巴拉”则是真实的,就在我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塔公寺</p> <p class="ql-block">  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几经维修,寺庙建筑宏伟壮观。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主大殿,为汉藏建筑风格结合,下部为传统藏式石砌墙体,上部为汉式歇山屋顶。殿内主供佛祖释迦牟尼萨迦派大师萨软·贡嘎宁波塑像。二是凡寺庙必设的护法殿,殿内森严,内供护法神像。三是“觉卧佛”殿。</p> <p class="ql-block">三、以“五星红旗”为图腾的牧场</p> <p class="ql-block">  位于248国道上,属塔公草原中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四、门子西马场</p> <p class="ql-block">  门之西马场应该是在河流对岸,这边是靠着248国道, 是招揽游客骑马之处。</p> <p class="ql-block">五、雅江县县城</p> <p class="ql-block">  雅江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东邻康定市,南界木里县,西南靠理塘县,北连道孚县、新龙县。曾是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  东汉,为白狼国地。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1年),白狼等部并入东汉,汉和帝下诏赐白狼、楼薄蛮夷王唐缯等人金印紫绶,正式从政治上将这些民族群体纳入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政治体制当中。</p><p class="ql-block">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p><p class="ql-block">元,属吐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境内为雅砻江以东地方。</p> <p class="ql-block">明代,为长河西宁远鱼通宣慰司辖。</p><p class="ql-block">清,分属于里塘、明正两土司辖地,置呷拉、亚曲喀、八角楼、尼马中、八衣绒、夺雅中等土百户。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于河口设渡口,驻兵镇守,雍正年间置德靖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置中渡汛。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赵尔丰实行“改土归流”时,划出明正土司所属雅砻江以东各土百户地和里化崇西土司地河县,隶属康定府。</p> <p class="ql-block">  雅江县入住酒店为“7天优品”,酒店地理位置很好,位于318国道边上,在红灯笼处就是贯穿大山的隧道,非常适合赶路者中途歇脚。</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雅江县,属川边行政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红军到达雅江,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p><p class="ql-block">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p><p class="ql-block">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p> <p class="ql-block">雅砻江</p> 大桥下的河流为雅砻江 <p class="ql-block">  雅砻江,古名若水,亦称泸水,俗称打冲河、小金沙江,藏语称尼雅曲,意为多鱼之水。为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源于青海省玉树州称多县巴颜喀拉山南麓。</p> <p class="ql-block">  雅砻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流域地处川西高原,地势北、西、东三面高,向南倾斜,河源至河口天然落差3830米(一说3192米),上游呈高山及高原景观,河谷多为草原宽谷和少量浅丘峡谷,径流补给以冰雪为主;中下游为高原、高山峡谷河流。</p> <p class="ql-block">  雅砻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560立方米/秒(一说1810立方米/秒)。雅砻江因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大,故成为中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840万千瓦,占长江流域总量的13.8%,技术可开发量达3466万千瓦。干流规划3242万千瓦,分21级开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