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湟源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自然科学教育能力提升实践研修培训(第四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为提升教师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丰富教学素材,1月20日,30名湟源县教师团队前往版纳热带植物园百草园开展探秘活动。今天是自然教育培训的第四天,为我们授课的是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讲师“神秘果”和“竹子”两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有着丰富的自然科学教育资源,这里汇聚了众多珍稀动植物,每一株花草树木都承载着自然的秘密。研学导师给大家安排了第一个任务:捡几片落叶,选择喜欢的一片撕成小片,然后换位置进行拼图,将叶子重新拼出来,老师们像一群好奇的孩子,沉浸其中。</span>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手中的碎片,认真思考每一片的形状、位置,凭借着对树叶最初的印象,尝试将它们重新拼凑出来。这场活动,正是一把解锁自然奥秘的钥匙,让老师们在动手实践中,与自然建立起更深厚的情感连接 。感受大自然被破坏很轻松,而保护起来很困难。倡议大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接着,老师们体验了一场特别的户外拓展活动—</span>“毛毛虫闻香探草”。每组的伙伴们手搭肩,遮挡双眼,紧密相连。“毛毛虫”慢慢穿梭在植物园中草丛花木缝隙间,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前进的困难,缓缓“蠕动”到另一场地,用手触摸5种植物,同时记住这5种植物的不同气味返回出发地,摘掉眼罩,再分组寻找刚才摸过,嗅过的植物。</p><p class="ql-block"> 这场游戏,让老师们用鼻子探索植物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毛毛虫”<span style="font-size:18px;">行走时,大家全神贯注于手部引导和支持。这种信任与合作的游戏,让大家更加珍惜彼此间的陪伴,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各组老师代表分享着自己在活动中的不同感受。这次活动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是心灵与自然的深度对话,给每一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夜晚的森林探险活动在导师的指引下,老师们不断发现休憩的小鸟、准备出门的小蝙蝠、立体的蜘蛛豪宅,装死的竹节虫……。大家穿行在静谧神秘的树林中,只有虫鸣声相伴,像探险者深入未知世界,感受着奇妙的大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 此次探秘活动收获颇丰。老师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植物学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还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这些宝贵的经历将为教师们在生物、科学、自然等学科的教学中提供生动的案例和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热爱自然科学。</p> <p class="ql-block">编辑:湟源县城关一小宋文菊</p><p class="ql-block">制作:湟源县城关一小宋文菊</p><p class="ql-block">供图:第四小组成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