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橄榄树

<p class="ql-block">  我越来越相信世间真的有轮回了,尽管自己一贯是无神论者,坚定不移地相信科学。</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轮回,为什么看到旧木箱漆迹斑驳,总有找把刨子推一推,推得光滑平整,再刷上厚重耐俗的颜色,这种冲动想法呢?我是个女的啊,而且平生从没有摸过刨子。那我曾经的哪一世是个木匠呢?</p><p class="ql-block"> 再说一说牡丹,我出生在山东安丘一个偏远的村庄,尽管也不是太穷,属于顿顿能吃上饭的环境,饿肚子只是偶尔的几回。二十岁……,不,三十多岁以前,疲于生计,我是没见过牡丹花的,虽说离牡丹之乡菏泽并不遥远。这种花从未提及,却是一直存在,可能存在于朦胧意识里吧。以至于三十几岁那年,看到易生搏用毛笔画的牡丹挂在画廊,呆立了半晌。话说这个易生搏,是一个朋友的儿子,从小调皮捣蛋,属于一个七岁八岁狗也嫌的状态。谁会想到,十年不见,他居然能画的这样?!所以说吧,绝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哪怕他满身的逆鳞。</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牡丹画呢?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扑面而来,身心彻底沦陷。</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从哪一年起,牡丹江市开始栽种牡丹花,人民公园一时间热闹非凡。老少美女们穿上她自己认为最美的衣服。披上彩巾,或蹲或立,或舞或蹈来合影。江滨公园的牡丹园规模也不小,这里的牡丹因依水而居,比市里公园的更是平添了许多清韵。</p><p class="ql-block"> 我惊叹牡丹花的华贵,却从未想过去画它,虽然痴迷于它。偶然的机会拿起笔,便一下子被锁住,我总想等画出幅自己满意的牡丹,就来倾诉一下对它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一直不满意,但也是等不及了。 </p><p class="ql-block"> 周敦颐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p><p class="ql-block"> 精致小文,字字珠玑,自是道尽了对莲的情有独钟。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也说明了情况。谁人不爱牡丹花?花开时节动京城。历代的文人墨客写尽了对它的一往情深。</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说,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p><p class="ql-block">‌ 徐凝‌说,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p><p class="ql-block"> 牡丹在古代属奇花,鲜有人家可以栽种。故须付铜钱才得一观。类似于现在的公园收取门票。姚黄,魏紫,豆绿,赵粉是牡丹的四大名品。顾名思义,是赵家,姚家,魏家人培育的牡丹品种。其中姚黄魏紫又有着许多版本的美丽传说。</p><p class="ql-block"> 牡丹国色天香,牡丹雍容华贵,自唐朝开始,更是把牡丹花开当成国运昌盛的标志。最打动人的,是这样的一个传说,武则天成为女皇后,为了赏雪饮酒,她命令百花连夜开放,但牡丹仙子抗旨不开放。武则天大怒,下令将牡丹连根拔起烧掉,丢弃到洛阳。但洛阳人热爱牡丹,将其移栽培植,没想到牡丹在洛阳生根发芽,盛开得格外鲜艳,所以也被称为焦骨牡丹。</p><p class="ql-block"> 世间百花,艳丽者不计其数,被称颂的不多。凡能入画者,皆为品格可圈可点。兰生幽谷自清香,梅傲雪菊傲霜,荷出淤泥而不染。而牡丹被奉为国花,不仅因为它的倾国倾城好颜色,更是敬它不畏强权,生生不息的精气神。</p><p class="ql-block"> 也许曾经有一世,我是卖画的,终日瑟瑟守在街头,换不来三餐米。也许曾经又有一世,我是那看园子的,浇水除草,护花惜花,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