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美国生活久了,发现中美之间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而物质差异倒并不算大,哪里都有穷人和富人。只是在美国的穷人更有保障吧!</h3></br><h3>首先是审美方面的差异</h3></br> <h3>作为审美标准,我想只要是人类视角,基本都会差不多。健康阳光的肤色、匀称的身材,闪亮的秀发,无论在那里都是受欢迎的。但是具体到中美差异,我觉得最明显的是,更强调个性美和多样性,接受不同种族、体型、肤色的美。偏爱健康、自然、运动型的美,例如强壮的体型、阳光的形象。 鼓励不同的穿搭风格,甚至是夸张、叛逆的潮流(如朋克、嘻哈)。</h3></br><h3> 而中国人,更倾向于传统审美,如白皙的皮肤、纤瘦的身材和对称的五官。 强调整洁、得体,有时甚至追求“统一化”的流行趋势(如韩风、美白)。所以整容美容是如此普遍,好像人人都在追求高鼻梁大眼睛白皮肤,而在美国,几乎很少看到整形整容的(明星大腕除外)</h3></br><h3>其次是对成功定义的差异</h3></br><h3>美国眼里的成功等于实现个人梦想,无论是事业、家庭,还是兴趣爱好。也鼓励冒险精神和创造性,失败被视为成长的一部分。最近刚好知道有个同事的父亲,和卡特总统一样,加入了仁人家园多年,作为一个物理博士,退休后每年去泰国帮穷人修建房屋五个星期,因为他懂力学,自认为对房屋的结构承重有很好的掌握,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大部分中国老人,基本有条件的都在享受退休生活。除了生活所迫,没有人愿意在烈日炎炎下去做这种低端体力劳动。<br></br></h3></br><h3>无独有偶,公寓楼下的几个老人八十几岁,经常佝偻着背在闷热的夏天呆在地下室,义务为本楼的居民服务,帮助进行垃圾分类。没有人来时,就坐在那里打瞌睡💤。 他们中有的也是哥大毕业的,有着所谓养尊处优的生活,也没有任何报酬或者奖励甚至荣誉,完全是志愿者义务劳动。</h3></br><h3>这让我同时也想到另一个差异,在国内,总觉得大部分人道德观念接近,至少百分九十。 而这里,有吸毒杀人的,也有很多这样默默为别人做奉献从来没有任何回报的人,如收留中国残疾儿童,貌似有十几万了,而在中国,没有见到过主动收养不健康孩子的,遑论残疾重症儿童。</h3></br><h3> 中国人眼里的成功,大部分是获得社会认可,尤其是通过教育和职业地位实现。会更看重社会评价,比如好职业、稳定收入、婚姻家庭的成就。从这个方面说,优越性是国人更自律,更有追求,不容易堕落。</h3></br><h3>对感情的态度</h3></br> <h3>美国离婚率很高,但是那些没有离婚的、或者重组在一起生活的伴侣感情很深厚。估计这个和基督教信仰有关?工作之余他们要不是猫在家里,要不就是户外或者教堂,家庭生活是一切的重心。即便老人,认识几个朋友的妈妈,他们的手机屏保或钱包里,都是已故丈夫的照片,聊起天时展示给大家看,说她们的丈夫当年是多么帅气,如何宠爱自己。中国人上了年纪,感情或许不轻易外露,或者更淡漠,更没有见过这样珍藏已故配偶照片深刻怀念的。</h3></br><h3>教育理念不同</h3></br><h3> 美国人重视兴趣发展与个性化教育,强调创造力和动手实践。<br></br></h3></br><h3>中国人注重理论知识积累与考试成绩,教育更具竞争性和系统性。</h3></br><h3>刚开始去学校时 ,看到学生上课也可以离开座位走动,令人惊诧。对老师也不需要视为权威,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所以自由生长,最后造就了各种不同的学生,有天才也有渣渣。而中国的学校纪律严明,大部分毕业后都接近一个模式。无非成绩好点差点,大学好一点差一点,个性差别不大。</h3></br><h3>对死亡的态度不同</h3></br><h3>美国人把死亡视为人生的一部分,看的比较淡。有次路过纽约市政厅,它和纽约大法院以及联邦政府的一个办公楼都在一个区域,没料到这么显赫的办公楼周边一个华人住的楼下的一楼居然有很多殡仪馆,一天到晚各种哀乐吹吹打打——而殡仪馆的楼上是教室,这里是中国城的一角,这些也是华人办的,老外不兴这一套,多半是去教堂开追思会。在中国难以想象这么多噪音出现在市政厅边上,避之唯恐不及。而老美不在乎😒。</h3></br><h3>所以美国人病入膏肓不治,基本都会在家里和家人度过最后的时光,卡特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中国人,能上医院的,基本都会在ICU 或者病房度过最后的时光,据说有的在医院呆几年,ICU 呆二年花费几千万的奇葩例子(当然是公费)。总之,无论如何都是好死不如赖活着。</h3></br><h3>办事效率大不同</h3></br><h3>美国人办事效率低的令人吃惊,昨天去大通银行办事,估计在中国,除了排队,十分钟就能办完。而昨天我花了足足二小时。这人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在电脑上操作,打印出一堆文件让我签字。我总结了下,她给我的信息包括她四十岁,女儿二十岁,丈夫大她13岁二年前心脏病去世,她是怎样找到这个工作的....差点要给我介绍怎么才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直到我说:谢谢,我有很好的工作!她才打住。我看到她领导也在周边游走观察,可是好像他们不在意?于是我问,培养与客户的关系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只看业务多少吧? 她回答:exactly!</h3></br><h3>在高科技发展如此日新月异的国家,普通工作的效率是如此之低,我始终没找出二者为何出现在同一个国家的原因。</h3></br><h3>隐私的保护程度不同</h3></br><h3>在美国,同事不会关心你的所有隐私,包括年龄婚否甚至性别( 心理) 更不会有人知道你的其他,除非你主动告诉他们。我就职后的一周领导第一次请我们小组成员一起吃顿饭,(因为平时大家基本见不到面,远程和现场上班错开的原因,每周的会议也是在网上)直到那一刻,聊着聊着我主动告诉了年龄,此前面试各种机会也不会问年龄。在中国,基本是熟人社会,同事对彼此家庭情况基本都会有了解。当然熟人多了好办事,也容易依赖熟人。在这里,办任何事情,没有依赖过任何熟人。包括就在办公楼群里的另一栋楼看医生体检,也得排队,按照一定程序去操作就可,没办法插队。</h3></br><h3>总之,中美文化差异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美国人的多元性更多体现在对个性和多样性的包容,这种包容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外貌、艺术到信仰与生活方式。而中国人的多元性更强调内在文化深度和统一性,注重社会秩序和共同价值观的传承。这种差异并非孰优孰劣,而是源于各自独特的历史与社会环境背景。</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JHufO16zTOl5U73yIlaC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