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同窗 六十五年一往情深

羊羊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962年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三(3)班的同窗好友,2024年12月18日又一次相聚一起,回忆往事,同窗情深,感悟人生,感慨万千。我把惜日的旧照片和毕业后很多次相聚的224张照片和一段视频做一个美篇,为我们留下精彩的瞬间,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 , 百年名校</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毕业于沪上百年名校-上海市光明中学</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1959年入学1962年毕业的,上海市光明中学高中同窗好友。</p> <p class="ql-block">这是43位同学与6位老师合影的毕业照。毕业照中缺席了余志仁、张铁彪、李德华、刘俊飞、姜根祥5位同学,先后响应号召,光荣参军。</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光明中学座落在淮海东路和西藏南路交界处的闹市中心,是沪上百年名校,是上海两所具有" ISE 授权国际招生"的中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前身为"中法公堂",始建于1886年。1913年5月15日建成的学校教学楼,是学校的主建筑,一幢欧陆复古风的优雅浪漫的建筑,红色砖墙与白色腰线交相辉映,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1997年又建了一幢16层的新大楼,为教学辅助楼,设有各理科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音乐美术室、劳技教室、电化教室、舞蹈房和多功能活动室,以及党政、教师办公室,由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写校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最近的两次聚会</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8日上午,我们16位同学冒着寒冷,相约来到上海金玉兰广场顺风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参加聚会的同学(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前排:张爱珍 陈华芬 黄宗琳 黄培贞 吴佳珉董秀芬 范光霞 张静珍</p><p class="ql-block">后排:陈煜德 余志仁 冯荣华 王申康 柴庆澄吴国龙 郑志勇 姜根祥</p> <p class="ql-block">上海金玉兰广场</p> <p class="ql-block">我班的老班长柴庆澄同学,毕业以后还是我们班级的领袖,热心组织,精心策划安排同学会的每次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老班长致词,介绍这次活动的筹备过程和不能参加聚会同学缺席的原因和近况,回顾我们班历次活动的情况,并对今后的活动作出计划。</p> <p class="ql-block">以茶代酒,互祝健康。</p> <p class="ql-block">欢聚一堂,抚今追惜。</p> <p class="ql-block">海外来客</p> <p class="ql-block">定居在阿根廷的董秀芬同学,近十年没有回来,今天她不远万里,从南半球穿越到北半球,前来参加同学聚会,让我们感到格外的亲切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给同学们送上一瓶南美的葡萄酒,庆祝59年来的再次相聚!</p> <p class="ql-block">全场举杯,感谢董秀芬的一片真情!</p> <p class="ql-block">同学情谊,犹如陈年佳酿,甘甜醇厚!</p> <p class="ql-block">意外惊喜</p> <p class="ql-block">席间意外收到陈华芬同学的信息,她正在赶往顺风大酒店,要给大家送上一份礼物。</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陈华芬同学拖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爬了几十级台阶,把自己亲手做的32只八宝饭,送到16位同学的手中。</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手捧八宝饭,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一份多么金贵的的礼物啊,我们捧的不是八宝饭而是陈华芬同学的一颗朴实而真诚的心!</p> <p class="ql-block">冯荣华同学真有心,带来了一张放大的毕业照,同学们相互传递辨认,寻找当年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泛黄的毕业合影里,43张稚气的面孔正穿越半个多世纪的烟云,与今日银丝覆额的我们温柔相认。</p> <p class="ql-block">尽管岁月的风霜已镶刻在眼角,满头青丝已染缕缕白发,还是风采依旧,精神焕发!</p> <p class="ql-block">场内场外互动升温,</p> <p class="ql-block">因故没有参加聚会的部分同学热切地关注着我们的聚会,有的同学呈上自己的近照,并在群里留言,场内场外交流互动,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班的团支部书记金牛李天生:</span></p><p class="ql-block">祝同学们聚会愉快,身体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华侨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工作的叶伟年同学发来贺词。</p> <p class="ql-block">刘俊飞:</p><p class="ql-block">祝同学会聚会快乐,满满地回忆,浮现着学校的喜乐!</p> <p class="ql-block">宋素琴在西安祝老同学聚会愉快!</p> <p class="ql-block">上海工大毕业的夏晓莺同学发来近照与大家见面</p> <p class="ql-block">我们同学会的好管家张铁彪同学也发来近照与大家见面。</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因牙疾失陪,深表歉意!谨祝大家聚会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感谢热心的吴佳珉同学!谢谢大家!张铁彪敬上</p><p class="ql-block">(2024/12/18)</p> <p class="ql-block">中国农业大学毕业,毕生致力于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谢中心同学发来近照和贺词。</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3日,我们17位同学聚在金玉兰广场顺风大酒店,共庆八十寿辰。</p> <p class="ql-block">八十已是耄耋之年,我们还能相聚在一起谈笑风生,不失为人生之美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班级有很多是初、高中六年的同窗好友,情长延绵。</p> <p class="ql-block">黄琮琳、张爱珍、谢中心、吴佳珉。</p> <p class="ql-block">张静珍、范光霞、黄琮琳、黄培贞。</p> <p class="ql-block">谢中心、郑志勇、王申康。</p> <p class="ql-block">范光霞、夏晓鶯、黄培贞。</p> <p class="ql-block">王申康与陈煜德</p> <p class="ql-block">张爱珍与谢中心</p> <p class="ql-block">陈华芬和张静珍</p> <p class="ql-block">风韵犹存 仪态万方</p> <p class="ql-block">张爱珍同学</p> <p class="ql-block">秀外慧中 优雅从容</p> <p class="ql-block">方舜华同学</p> <p class="ql-block">容光焕发 精神矍铄</p> <p class="ql-block">老而弥坚 神采奕奕</p> <p class="ql-block">李德华同学</p> <p class="ql-block">笑对人生,活出精彩!</p> <p class="ql-block">林钦宝同学</p> <p class="ql-block">曹慕良同学</p> <p class="ql-block">徐梅良同学</p> <p class="ql-block">近几年金玉兰广场顺风大酒店是我们聚会的主场所,这次参加聚会有23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近年来参加人数</span>最多的一次。这次聚会以后,有3位老同学相继去世,他们是朱秀玲,吴文龙,陈乾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时光易逝 师恩永存</span></p> <p class="ql-block">在光明中学13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欢聚在母校,参观了校史展览。深深怀念我们的敬业爱生的老师们!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如原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周秀骥,国际天文学家卞德培,外交家禹惠民,翻译家孙沅,著名肾脏医学专家董德长,获得法国"骑士勋章"的雷如意、金长琨,国家手球队主教练丁爱宝,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吴光裕,全国特级劳模马桂宁,复旦大学著名教授,俞吾金、钱文忠…。他们都已成为学校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是光明人永远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如今每当我驻足校史馆的彩绘玻璃前,总看见三个时代的流光在此交叠:1906年的自鸣钟仍在楼梯转角滴答,1959年的团徽在展柜里泛着微光,1962年的高考红榜熠熠生辉,而窗外正掠过在操场上奔跑的新世纪少年。这座红砖白带的建筑,见证了三个世纪三个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三尺讲台 一生情怀</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班主任陈国桢老师,您的教导如春风化雨,滋润学子;恩情如山,铭记于心。</p> <p class="ql-block">敬爱的班主任陈钟樑老师</p><p class="ql-block">您用粉笔书写智慧,用爱心浇灌未来,感恩您的每一份辛劳。</p> 和两位班主任老师的合影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数学老师以圆规为刀,用函数作曲,<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概率作舟,</span>谱写逻辑的乐章,驶向偶然中的必然。</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语文老师用甲骨文溯文字长河;以唐诗宋韵品平仄音符;借鲁迅烟斗点燃星火照亮白话文的沟壑。用朱自清的月色创作文新格,她的红笔总在留白处激励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理化生老师</p><p class="ql-block">让电流在导线跳起华尔兹,把元素周期表拆解成魔法积木,教显微镜偷看细胞秘密,用酒精灯煮沸牛顿的苹果,拿碳酸钙重演远古地质褶皱,最后把光合作用方程式写成植物与阳光的甜蜜情书。</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俄语老师用舌尖卷动伏尔加的冰棱,用粉笔拆解西里尔字母的密码,用变格变位解构托尔斯泰的庄园,最后把整座莫斯科展现在我们面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偶像-体育老师</p><p class="ql-block">用力与智的激昂碰撞,柔与刚的默契交响,起跑与冲刺的训练,挫败与胜利的磨难,让操场成为勇气与协作的熔炉,让青春在奔跑与跳跃中肆意生长!</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音乐老师</p><p class="ql-block">用琴键作梯,攀爬音阶山脉;音符为砖,拆解旋律密码;指挥棒轻点,挥出五线谱上的音乐星空。</p> <p class="ql-block">由于老师的精心培育,光明学子人才辈出。从光明中学出来的杰出人才:钱正钧,何振樑 ,傳玄杰…</p> <p class="ql-block">光风霁月照肝胆 </p><p class="ql-block">明德惟馨润古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满满的回忆 深深的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青春,是我们共同的回忆。那时的我们,有梦想,有激情,有着无数美好的憧憬。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欢笑,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p><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的努力奋斗,毕业后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理想。1962年的高考是最难考的一年(见↓列表),据不完全统计,我们班级报考大学的同学中,被彔取清华2人,交大3人,复旦1人,哈工大1人,中央财经、中国农大各1人,北京重点院校3人,医科类大学3人,华东师大,华东纺织大学各1人,南京大学,华侨大学各1人,上海地方性大学5人…远超上海平均彔取率。没有报考大学的同学也按自己的意愿,在不同的学校和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p> <p class="ql-block">复旦大学毕业的陈咸平(左)与北京师大外语系毕业的邵征雄同学在欢谈</p> <p class="ql-block">邵征雄(上图右)的回忆彔:</p><p class="ql-block">柴庆澄此次发起聚会深得民意,起码有十余人参加。同学们都届耄耋之年竟还能参加,实属难得,可喜可贺。不幸的是,有几位同学,天人永别,再也无缘相聚了,可惜可叹。。。。。毛森尧是我十二年的同学,他家离我家不远,他母和我母晚年常在我家门前相坐,沐浴阳光,叙谈家事,其乐融融。他母经常说起和几个子女,毛的弟妹有不快之时,毛便会说,老娘巳八十多的人了,你们有什么好争的?老娘再错也是对的,你们再对也是错的。此话甚是无理,霸道,我却赞同。他卧病时,钱品福去看过一次,我去看过两次,一次是和董秀芬去的。却最终世上还是少了一亇孝子。。。。。吴文龙和我同一亇专业。南北上学后还经常通伩。吴烟酒不沾,身体健康,性格温顺。我曾在不同场合遇到他几位大学同学,都说他性格乐观,可爱,我曾深信他能长寿,却不料人有旦夕之祸,令人痛措不已。。。。。陈乾年,和他冋桌一年,知他乐意助人,后深居高位,也平易近人。虽然不知,他因何仙逝,但内心深疑是医生不负责任,竟然一次性装六只支架,人哪堪此重负?!我在08年和18年分别装了一只,至今无恙。昨天12月3日,我巧遇当年的主持医生,他一眼就认出了我,还向跟着他的医生,护士介绍我是他二十年前的老病人。我问他一次性装六只支架妥否?他笑着摇头不答。。。。。至扵朱秀玲,在校时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倒是后来几次聚会时交谈过两次。知道她換了肾,看她臉色红润,看样子再活一,二十年当不成问题。却不料还是会有恶耗传來。。。。。再想到与我同学六年一直为好友的韓惠华英年早逝,十二年同学的夏光明亡魂于京郊,真是人生无常啊。我提议,此次聚会前为这些同窗好友默哀三分钟。。。。。。。法语中有一谚语,译成中文是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毕业之后,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早已看淡了世事,古井不波。但高中三年里的哪怕芥末小事都还记忆犹新,似在昨日。。。。。吴佳珉是我班体委员,把我班搞得有声有色,毕业后,更是利用(前两字要加引号)职权关心着班级集体,帮助关心不少同学。曹慕良认她为大姐大,我认为此话不为过,名至实归。。。。。</p><p class="ql-block">范光霞利用渊博的医学背景,知识引述各种养生之道卫护着同学们的安全健康。。。。。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几天,几个月。冯荣华就是这样的人,十几年如一日黙默耕耘着高中同窗这一平台,令人尊敬,在此、谨向冯兄脱帽致敬。。。。。。余志仁与我八年同学,在小学时即已显露其绘画天赋,现今书画二绝更是炉火纯青。錢品福是活到老学到老,休后专攻金石,成绩蜚然,可谓大器晚成。我父为上海医药公司书法名家,其招牌为我父手书。我弟是静安区文化馆长,上海书法协会会员,我也曾在上海美术学院教过英语,可谓見多识广。可实在对此半窍不通,货真价实的凡夫俗子,但对余,钱两位的杰作还是不由赞叹不巳。钱品福与我同学仅一年,但却是莫逆好友,他对我的邦助,我铭记于心。。。。。和蒋法波路遇过方知他的糟遇如此惊險。他毕业后去广东牛田洋农场。海啸来临前,场领导誓言听主席活,人定胜天,要求全体人员上堤护坝,人在坝在,结果可想而知,上多少人死多少人。所幸他当时有病,在后方医院冶疗,幸免此难。所有物品,书籍等一冲而光。最后按新兵标准补发一套衣,被等便了事。。。。。。。范光霞,陈煜德为文娱干事,两人的多才多艺,自不必多说。却不料异军突起,姜根祥平时不露声色,却显出横溢才艺,过着快乐的老年生活,让人不胜羡慕。姜培养子女还另有一套两个儿子均成就非凡,实为后辈之秀。。。。。。。柴庆澄,杨福清,陈咸平,陈闻达为我六年同学,柴,杨两人的领导能力,陈咸平的数学成就,有目共睹,不必赘言。。黄宗琳亦为六年同学。淑女风范十足。升学遇挫不馁,永不言败,终成正果。平素看着一亇羸弱女子,内心坚忍不拔,令入钦服。。。。。记得上次聚会前,宋素琴人在西安,无法赴会。别出心裁,传来近曰玉照,代表本人,这才真是真的把班集体看成親人,有情有义啊!。。。。。。我和董秀芬接触不多没想到数十年之后,机遇巧合竟成了邻居,而且近在咫尺她住杜鹃园,我住紫竹园。来往几次后。便感受到她的豪爽之气,兴许这就是搞体育的人特有的?欣闻她巳冋國。想彼时已是古稀之年还要遠赴万里之外为子孙奔波効力。我们宁波人爱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已巳是耄耋之年,该为自己而活了,好好地在故土上颐养天年吧!</p><p class="ql-block">曾记否?和郑智勇高考后冋去淮诲坊蒋忠伟老师家去拜访?在北京,王申康在我处过夜,曾通宵长谈?此等芥末小事,无聊却又有趣,这就是纯朴纯正的中学生活,在社会中永远也寻觅不到的。。。。。。。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在如此和谐,团结,友愛的班里共度三年,此生何幸!虽然腰腿不便,不能赴会谨献肺胕之言。祝愿同学们全家幸福,亇亇长命百岁! 邵征雄</p> <p class="ql-block">刘俊飞的感言</p> <p class="ql-block">钱品福同学的感言</p> <p class="ql-block">刘俊飞同学自述:我在61年高二时,与余志仁,李德华,张铁彪四人赴福建28军244团参军,当迫击炮兵四年获五好战士,任班长,期间代表军部参加军区大比武,被授予"郭兴福式教练员,获三等功。</p><p class="ql-block">65年因病退伍回上海,分配在曙光机械制造厂,任厂团支书,当年入党,参加四清工作队工作,文革期间被选为厂文化大革命筹备组负责人,后造反派夺权时被批斗游街,66年底被机电局抽去参加工宣队进驻金山县大班子。一年后调华师大工宣队工作,先在师大印刷厂工作一年当年调师大工宣队团部工作,椄着(五校合并时)到教育革命组函授组工作,先后与教师一起赴黑龙江,吉林,江西,安微等地,为1知青开展面授教育。直至78年回厂。任劳资科负责人,79年考入夜大企业管理专业,84年调石化通用机械公司企管科,85年调机电局企管处工作,三年后回公司企管科任主持工作副科长,后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聘任为高级经济师,后调上海电气集团通用事业部企管办主任。04年办理退休后,担任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秘书长又工作了12年。</p> <p class="ql-block">冯荣华同学的珍贵赠言</p> <p class="ql-block">余志仁同学1961年参军离校时,冯荣华同学写的离别赠言“艰苦奋斗 勇往直前”,余志仁同学珍藏至今。</p> <p class="ql-block">时光琥珀里的少男少女</p> <p class="ql-block">送别参军同学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部分女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班三位女排校队队员合影</p><p class="ql-block">张鸿蒙、吴佳珉、谢中心。</p> <p class="ql-block">班级活动,去长风公园春游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里的白衬衫永远鲜亮, 隔着六十五载春秋,依然散发着青春特有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我们班级很多同学是在光明中学完成初中高中六年的学业,同学们团结友爱,奋发向上,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班级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在光明中学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留下的美好<span style="font-size:18px;">回忆 ,</span>都化作了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五,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出生的,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多次重大变革,我们的成长和发展与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是历史的见证者,建设的参与者。</span>我们在光明中学接受良好的传统教育,我们走出光明中学也不负期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其丰富的经历、坚韧的性格、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家庭的强烈责任感,对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在庆祝光明中学建校115周年,出版的光明中学校友风采彔中,我班柴庆澄、陈乾年、余志仁、吴佳珉等同学编彔入册。</p> <p class="ql-block">柴庆澄篇</p> <p class="ql-block">陈乾年篇</p> <p class="ql-block">余志仁篇</p> <p class="ql-block">吴佳珉篇</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同学,郑志勇(左)和王申康(右)不仅是光明同窗,又是清华大学的同窗好友。</p> <p class="ql-block">王申康是我们班级的姣姣者, 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电子计算机专业。1968年毕业分配到大庆油田研究院,从事电子计算机应用工作。1978年作为我国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入学浙江大学深造, 其后一直留校任教,1987年获首批包玉刚奖学金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访问深造。1989年回国,</p><p class="ql-block">王申康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WEBGIS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 GPS 自动导航技术、空间数据库等。并积极开拓计算机在建筑、公安、城市轨道交通的等领域的信息化市场。</p><p class="ql-block">王申康在长期教学和科研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出版了有关的著作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智能楼宇、数字化场馆等多项重大项目。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被誉于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津贴获得者。</p><p class="ql-block">王申康1993年晋升教授 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主任,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计算机教学与应用学会副理事长、自动化学会农业工程委员会副理事长、 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科 CAI 协作组副组长、中国中文学会理事等。</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郑志勇同学清华大学毕业后,在河南开封电机厂工作,先后任工程师,厂长之职,曾任河南某市副市长,其间也有坎坷不平,以后由于身体原因回上海居家养老。</p> <p class="ql-block">宋素琴同学毕出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68年安徽丹阳湖农场1年半致力农业科研工作,69年后进入兰字813部队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部队的先进工作者称号。</p> <p class="ql-block">一直保持低调的叶伟年同学,其貌不扬,却是成绩蜚然。</p> <p class="ql-block">叶伟年同学毕业于中侨办直属的华侨大学土建系,毕业后先后在广州军区白藤军垦农场和洞庭西湖军垦农场劳动锻炼。</p><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分配到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的广西河池地区参加小三线建设。1973年荣获广西河池地区“工业学大庆”先进工作者称号。</p><p class="ql-block">1979年9月,考入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工程系攻读结构工程专业“结构分析的计算机方法”的研究生。师从魏璋教授,掌握了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法和程序设计语言ALGOL 60语言、FORTRAN语言等,可以熟练地编制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完成各种复杂结构的力学分析。</p><p class="ql-block">1982年7月,叶伟年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用于剪力墙分析的杂交单元》,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年8月,分配到广西大学土木系力学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弹性力学》的主讲,并为研究生开设《结构力学的计算机方法》、《有限单元法》和《边界元法》等课程,指导研究生的论文撰写。1987年被评为讲师,1990年晋升副教授。</p><p class="ql-block">1992年8月调到广州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建筑工程系任教,因为工作需要,改上结构方面的课程。先后承担了本科生的《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等课程,并指导本科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p><p class="ql-block">1993年3月起担任建工系副主任,主管教学。</p><p class="ql-block">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三校合并成立广东工业大学,叶伟年担任广东工业大学首任土木系系主任,为院系合并后学科的调整和布局、教师的磨合等耗费了大量的心血。</p><p class="ql-block">2000年4月,广东工业大学开始实行学校、学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叶伟年担任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现改为土木交通学院)首任院长兼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在他任职期间,成功申报获得土木工程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在繁忙的行政工作的同时,他还为本科生主讲《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抗震设计》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计算力学》等课程。</p><p class="ql-block">2004年7月退休。被返聘到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独立学院)负责筹建土木类的学科,曾任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教务处处长等职,直到2016年7月,正式退出教学岗位,时年72岁。</p><p class="ql-block">从1982年到2016年从事高等教育三十四年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曾经获得过多项奖项。</p><p class="ql-block">在广西大学任教期间,三次获广西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四次获省级计算机应用成果奖。并在《广西大学学报》和《应用力学学报》上发表多篇论文。</p><p class="ql-block">在广东工业大学任教期间,于1995年和1997年获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并于1995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结构力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并在《高等工程教育》、《工业建筑》和《建筑结构学报》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参加了国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五批科研课题的研究。2004年参与编写“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一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p><p class="ql-block">在社会生活中,叶伟年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中国民主同盟广东工业大学第一、二、三届总支委员会主委和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委员,省委常委,省直工委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他还担任过天河区第五届人大代表,在参政议政等方面做过不少工作。</p> <p class="ql-block">杨福清同学1962年考入上海市交通大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四机部,多年来在部属的基层单位工作,历任厂长职务。以后先后调至上海金山空调厂和特种设备所担任研发和领导工作。杨福清同学却谦虚地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度过。但杨福清同学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在他的带领下,他们研发的产品在广播电视发射和导弹发射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三次获得国家“金质奖”,他代表单位领奖,个人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p><p class="ql-block">(由于杨福清同学多次搬家,一下子找不到相关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福清同学领导的单位荣获国家金质奖,这是他领奖时与时任四机部领导江泽民等老领导,在表彰大会后的合影。(杨福清在最后一排右起第4位)</p> <p class="ql-block">杨福清同学的获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黄培贞同学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上海著名的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先生也是她的高足。</p> <p class="ql-block">谢中心同学</p> <p class="ql-block">谢中心:我是浙江宁波人1944年1月20日出生,中共党员。62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遗传选神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山东省,从省会济南到济宁(地区)市再到加祥县实在没有可安排的地方了。学农的可能只有“粮“字还有一点关系就安排在城关公社粮店当起了粮食过磅员。我的毕业分配真是一个笑话。住在一个房顶积雪快㚻塌下了的小屋,遇到大雪封门的境地又冻又饿,命大话过来了。回上海过年时屋顶终于搨下来了,正好扎在我睡的床,又逃过一次丢命的危险。谢中心命大呀。要自救想方没法在親戚的邦助下调到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革委会当了一名会计(粮站后期当出纳)后.被提拔当了区财政局长后随丈夫调到苏州科技大学当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付书记,又当校学生处处长。也算是桃李满天下。在平凡的岗位退休下来后又去私立学院发了一些光。后因得了淋巴癌,经过半年八次化疗。因有了进口特效药(美罗华)己基本治愈。罗京命不好没有等到这特效药,离开了这个世界。虽然又多活了几年,但没有当年的风彩了,后遗症不少,所以出门必须由丈夫陪同。让大家见笑了[大哭]</p> <p class="ql-block">姜根祥同学在校是多才多艺,退休后仍然是社区文艺宣传活动的积极分子。</p> <p class="ql-block">姜根祥同学在聚会中即兴表演</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岁月的积淀,让我们有着更加丰富的人生色彩;生活的磨砺,让我们有着更加沉稳的人生态度,有更多的同学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六,历次校庆 凝聚人心</span></p> <p class="ql-block">1993年 光明中学107校庆留影</p> <p class="ql-block">1994年 光明中学108校庆留影</p> <p class="ql-block">1995年 光明中学109校庆留影</p> <p class="ql-block">2006年 光明中学建校120周年校庆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6年 光明中学130周年校庆活动掠影</p> 隆重而热烈的庆典. <p class="ql-block">走进熟悉的教室,回忆当年的趣事。</p> <p class="ql-block">欣赏多才多艺的余志仁同学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19位同学在校门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23年,光明中学建校133周年聚会 ,5位同学会组织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七,师恩如山 情深似海</span></p> <p class="ql-block">2009年4月25日为陈国桢老师庆贺98寿辰。</p> <p class="ql-block">陈乾年同学撰写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2010年5月15日庆贺陈国桢老师99岁寿辰合影</p> <p class="ql-block">《光明之友》的专题报道</p> <p class="ql-block">2012年3月,我们敬爱的陈国桢老师离我们而去!我们深深怀念德高望重的陈老师,她那慈母般的笑容,<span style="font-size:18px;">循循善诱、</span>孜孜不倦的教风,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陈乾年同学的撰文</p> <p class="ql-block">“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p><p class="ql-block"> 送陈国桢老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八,岁月如歌 共庆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1993年5月23日,17位同学去昆山亭林公园共庆大50寿辰。</p> <p class="ql-block">玉龙壁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2004年5月16日在杭州共庆花甲之年</p> <p class="ql-block">2004年5月16日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庆生古稀 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2013年9月28日在天目湖共庆70大寿</p> <p class="ql-block">陈乾年同学撰稿报道</p> <p class="ql-block">历年来的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8年8月15日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1998年8月15日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3年8月15日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4年8月15日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4年8月15日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7年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2年 毕业50周年庆典留影</p> <p class="ql-block">2017年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窗之情是一段难忘的岁月,是一个难解的情结,是一坛陈年的老酒, 是一个昂贵的古董。愿同学情谊天长地久!</p> 无数次的凝聚人心的聚会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同学之间的情谊却如同那永恒的星辰,永不黯淡。</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虽然我们已经是奔九的人,但是我们回顾人生还是有些自豪,我们这一代人有着共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有着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对国家对家庭有担当和奉献。我们是承前启后,值得信赖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最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拥有这样一份纯真而深厚的情谊,<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我们曾经一起走过,因为我们曾经一起经历过,所以我们永远都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span>愿我们的情谊长存于心,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同学:</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经走过了65个春秋。回首那段青葱岁月,仿佛昨日还在校园里一起追逐梦想、畅谈未来。那时的我们,怀揣着满腔热情,彼此陪伴,度过了人生中最纯真、最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虽然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下了痕迹,但那些共同的回忆却始终鲜活如初。记得我们一起在教室里埋头苦读,一起在操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放学路上谈天说地。那些笑声、那些泪水,早已深深刻在心底,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如今,虽然我们天各一方,生活的轨迹也各不相同,但我始终相信,那份深厚的情谊从未因距离而褪色。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会想起你们,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你们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牵挂。</p><p class="ql-block">愿我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平安喜乐,愿这份友谊长存于心,直到永远。</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洋彼岸的</span>我,呈上多次修改后的美篇新版,深深思念你们-我的老同学们! </p><p class="ql-block"> 吴佳珉敬呈2025.3.8.</p> <p class="ql-block">制作者吴佳珉(羊羊)致谢:</p><p class="ql-block">万分感谢柴庆澄老班长和全体同学的支持!感谢你们提供大量的信息和照片,感谢叶伟年、柴庆澄两位同学,在编辑过程中提出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断调整,修改完善,还要感谢DeepSeek为文字润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span>题材丰富,照片多多,美篇做得长了一点,让同学们视觉疲劳了,抱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