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腾冲,被誉为“散落在边地上的一部汉书”,这座英雄城市,是中国“西南丝绸古道”的要冲,刻着雄浑悲壮的滇西抗战的印记,有“大滚锅”等丰富的地热资源,更有遐迩闻名的和顺古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顺古镇于我的魅力就是这里仍然居住着不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没有过于浓重的商业气息,够大,够安静,也够舒服,这是有别于其他无灵魂古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去腾冲的路上经过龙江大桥。龙江大桥总长 2400米,是亚洲最大的高速公路悬索桥,这座云端上的大桥也是保腾高速创造“历史文化之旅、自然景观之旅、国际通道之旅”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古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石拱桥似长虹卧波而过,桥下白鹭戏水,游鱼悠然,突然就想起瘦西湖的二十四桥了,有误入的江南水乡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豆沙馅松花糕。每次跟黄老师出门他都买东西给大家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洗衣亭。传说海外归侨为洗衣女子修建的,可以遮风挡雨蔽日,也是女子思夫翘首盼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意外收获了一张车轨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馆内藏书丰富,干净清雅。这里可以翻阅到上个世纪的报纸,感受一下和顺古镇历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崔永元曾做为和顺古镇的形象大使和荣誉镇民,他说过:山上放牛的人去图书馆看书,街上小孩骑着英国自行车。指的就是和顺古镇,知性,先人们也早就经历过欧风美雨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镇的百年菜街是体验当地原汁原味生活的绝佳去处,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人文盛宴。清晨,熙熙攘攘的赶集人群,大爷大妈卖着蔬菜瓜果,目不暇接热气腾腾的地道美食,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我在一位老人家的地摊那买到了一斤最喜欢的野生香菇,50元,想多买都没门的那种。好奇在猪肉摊前问了一下,排骨一斤20元,虽然我不知我们这边排骨一斤究竟多少钱,但确实便宜好多。</p> <p class="ql-block">12元一杯,红泥小炭炉煮的玫瑰花鲜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察了这条石板路,中间有一道光滑的地面,自认为是可以拖拉杆箱的专道,这样轮子就没那么容易坏了。究竟真有那么人性化还是我自作多情?不知,呵呵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弯楼子是一处沿巷道的弯曲而建的精致古民居,三进三房一照壁的组合式庭院,原著名商号“永茂和”李氏家族宅子,也是民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和顺不容错过的美食是稀豆粉。其实就是豌豆粉糊,太稠或太稀都影响口感,吃的时候加米线、饵块或者油条,佐料有:油辣子、芫荽、姜汁、卤腐水、酱油、芝麻油等等。我没那么多讲究,喜欢纯粹的口味,清晨坐在客栈门口小巷的地摊上,要了一碗直接简单加了佐料就开吃了,滑糯,豆香浓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腾冲大救驾。清初永历皇帝被吴三桂追赶至腾冲,又累又饿,找到一家户农,主人把家里仅有的饵块、火腿、鸡蛋,青菜炒成一盘。永历皇帝吃了赞不绝,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这就是腾冲炒饵块叫“大救驾”的由来,听起来就像护国菜的由来一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救驾看起来像我们的炒粿条,其实口感更韧,像年糕,因为饵的原料是米饭,舂出来的,与生米先磨粉再做出来的米线、蒸成的卷粉是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年老街、深长古巷、小桥流水,乡野风光、青石板路……就算是住了一个晚上却也只是匆匆看了个大概。游走在这个中国第一魅力名镇,无边无际的轻松快乐在心中绽放开来,慢慢去感受岁月变幻的沧桑和静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