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自从今年搬进这个小区,几乎每天都去菜市场。</p><p class="ql-block">小区属于八九十年代的老家属区。虽然老旧,但位置居城市中心,生活出行便利。家属院是有几十栋楼的大家属院,前后两个门,前门过机动车辆和行人,后门紧邻菜市场,只能进出行人。</p><p class="ql-block">这个菜市场位于东风路西段。</p><p class="ql-block">东风路,听名字就知道是有年代感的老街。老街道路局促狭窄,两旁有高大粗壮的梧桐树,树下是一街两行、一家挨一家拥挤的商铺,有蔬菜水果、百货粮油、水产家禽、小吃快餐等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市场上每天都是人来车往,人声鼎沸,渲染着十足的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实际上,从新华路与东风路交叉口,就进入了菜市场。</p><p class="ql-block">时常有临时摆摊的,占据着本就拥挤的路口,特别是傍晚时分。商贩大多是附近农民,推来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或传统小吃来兜售。那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水灵动人,诱惑着脚步匆忙、南来北往疲惫的行人,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夹杂着市场上各种混合气味,蒸腾弥漫在市场上空,也刺激着味蕾、烘热着人心。</p> <p class="ql-block">进入市场向西大约5、6百米,东风路尽头处,是东风路小学。每到清晨和傍晚上下学时,菜市场愈加凌乱拥挤。学生们和接送孩子的三轮车、电动车从校门口涌出来,缓慢穿过菜市场,到十字路口才四散开来。这个时候,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嬉戏打闹声、汽车电动车喇叭声,和菜市场的叫卖声,汇成一幅活色生香的市井烟火画面。</p><p class="ql-block">由于进出菜市场方便,有事没事都要去消磨一会时光。菜市场给人的印象总是糟杂凌乱拥堵,但也最民间最接地气,在这里能看到生活的全部,有时还能想到老去的父母和小时候的家。偶尔还去市场上的快餐店吃饭,或者干脆闲逛。看着成堆的时令新鲜蔬菜,红红的辣椒、西红柿,青青的萝卜、白白的莲藕,不由得心生欢喜,不管买不买,都忍不住上前问一问、摸一摸,顺便和老板拉几句家常,看着人们挑选菜品、讨价还价、匆忙来去的身影,盎然的生活趣味扑面而来,顿感岁月静好,时光温润悠长。就算心情再郁闷麻木,面对这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也会唤起对食物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瞬间觉得,不管人生遇到再大坎坷打击,生活总会用美好温暖的一面,来疗愈对这个世间的绝望。</p> <p class="ql-block">时间长了,习惯了市场上的空气、味道和气场,甚至对每个商铺都如数家珍,亲切如常。几乎买遍每个摊位,吃遍每个快餐店。</p><p class="ql-block">据观察,市场上大部分商铺都是夫妻共同经营,有卖蔬菜、烧饼、鸡蛋灌饼、水果、百货粮油等,一般生意都不错。真应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常去买的那家蔬菜摊位,紧挨南门东侧,夫妻俩很能吃苦,每天起早贪黑,早上3点多就到批发市场去进菜,然后男人开一辆小货车,女人骑一辆电动三轮车到市场卖菜,长年累月,每天如此,除了特殊情况或雨雪天气。他们把菜品都摊在地上,任人挑选盘剥。而不像大超市,把菜扎成捆,规规矩矩摆在货架上,无趣的很。最主要两口子厚道,菜品不仅齐全,价格也最便宜。来往行人特别是家属院的人们,都习惯在他家买菜,自然,这家蔬菜生意属市场最好。前一段,人们好几天没见他俩口出摊,很不适应,有天我下楼,正好听到几个邻居在议论:“这几天胖娃(男人外号)也不出摊了,出去买菜跑嫩远,可不习惯”。其中一个邻居又说:“听说他儿子结婚了,人家是在忙儿子婚事呢”。“真不错,人家儿子很优秀,在大城市上班呢。”邻居们七嘴八舌,言语中尽是对夫妻俩人品满满的赞许。</p> <p class="ql-block">南门西侧的水果店,在临街一楼租了间门面房。夫妻俩每天从早到晚守着摊位,从没见他们休息过,无论风霜雨雪。他们往往晚上快十点才收摊,特别是夏季。他们店也是市场水果店最勤奋最执着的。</p><p class="ql-block">紧挨胖娃的两个摊位,是卖猪肉的夫妻俩。不过,两个同样卖猪肉,总有一个生意要好些。做生意终究是人的生意,区别就在人上。生意好的那家女人,说话热情,有亲和力,卖肉不死板,活套,还能替你着想,从细微处打动你,让你有种不买就不好意思的感觉,并且和你随意谈笑间,手起刀落、一块新鲜猪肉已割好,不多不少,正好够数。所以常常她家猪肉一上午都卖完了,而那家猪肉非等到下午还卖不完。看出那夫妻俩都是不善言辞的人。</p> <p class="ql-block">今年夏天7、8月份,市场上新开了一家五谷鱼粉店,开业那天,门口红地毯,彩虹门,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动感音乐和优惠信息,当天进店顾客吃鱼粉送饮料,一时间顾客盈门,座位爆满,生意红火。慢慢的,进入秋天,生意萧条,人客稀少,又兼卖了一段月饼生意。今年十月的一天,我再去时,发现大门紧闭,门口冷落,已是物是人非。不得已,我走到对面那家清真羊肉烩面店。过去多次路过这家店,一看门面简陋逼仄,吃客们随意吐痰仍餐巾纸,场面一片狼藉,心里就有点嫌恶。其实,那一排店铺都是石棉瓦搭建的,虽然老旧,但不影响生意,特别这家烩面铺,不管啥时候路过,都是吃客盈门、络绎不绝。夏日酷热难耐三伏天,这家烩面生意照样火爆,门前烧烤架上羊排和羊腿烤的滋滋冒油,几个男人光着膀子,就着店门口的小方桌,吸溜着一大碗滚烫麻辣的烩面,吃的满头大汗,畅快淋漓。偶尔抬头擦把汗,再咬一口大蒜,继续埋头苦吃。这样一个七月流火季节,这场面怎一个火爆了得?想到这些诱人而又解压的场面,抱着试吃一下的想法,也要了一碗炝锅烩面。拿起一个叠摞起来的小凳子,胡乱擦一下灰尘,坐在门口有些倾斜的桌子旁,便也不管不顾的配着蒜瓣吃起来。在这里,不必像高档餐厅,得端着优雅和矜持,尽可以完全放松,可以随意吃蒜打嗝甚至随地仍餐巾纸或放肆的吐口痰。高大尚的东西会让人压抑、自渐渺小,老、旧、小让人亲切放松。饭间,和胖胖的女老板聊了几句,原来人家已是四十多年的老店了。“我们姊妹俩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干,现在我都快70了。”女老板佝偻着腰,颤巍巍的说道;“虽说我们店面简陋、老旧,但我们真材实料,价格便宜稳定,不搞那花里胡哨的东西”。确实,烩面味道很鲜,羊肉块很足,吃完心里热烘烘的。价格也确实便宜,一小碗不到十块钱。前几天,我又去了一次,付完钱在等饭时,偶然回头,后边那个女人一下子惊到我了,只见她的脸像戴个恐怖面具,眼部和嘴部周围,分别用粉红色颜料涂抹了一个大圈,眉毛两侧用黑毛笔往上画了两道子,咋一看像个厉鬼,吓得我赶紧起身走到店外,老板见怪不怪的说:她经常来这吃饭,精神上受刺激了,但是知道吃饭给钱,从不拖欠。唉,人那,遇事还得想开呀。老板说着叹口气忙去了。</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菜市场是不屑于去的,购物喜欢去高档豪华的大商场大超市,喜欢一切精美、时髦、明亮的事物,内心对凌乱的菜市场很排斥,总觉太庸俗太低端,低到尘埃里了。随着年岁渐长,人是慢慢往回收的。不再一味追求高大上,不再注重华而不实的东西,接受简约质感和舒适,开始喜欢一些俗气实用、质感厚重的事物,味蕾也发生变化,辛辣刺激已不适应,喜欢上清蒸炖煮,让食物回归自然本色。味蕾的变化也是心境变化,心灵和精神上不再陡峭了,不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喜欢关注于内心需求,关注于一日三餐、一果一疏,不再去讨好,不再去维系,也爱不动恨不动,也无风雨也无晴了。闲暇时喜欢一个人独处,或静静发呆,或去菜市场闲逛。</p><p class="ql-block">作家雪小婵说:“一个城市的菜市场,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味道。那里最民间最真实最烟火,最有这个城市细微的神经末梢。”</p><p class="ql-block">确实,菜市场不仅反映一个城市的特色和质地,也包罗人间万象,折射人生百态,洞悉商海沉浮,演绎世情冷暖。</p><p class="ql-block">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卸去铅华,素面麻衣,内心笃定、淡然从容的走过菜市场,看街景、看梧桐、看风物人间。感受菜市场四季更替,岁月流转。体味菜市场喧腾和寂静、踏实和温暖,过宁静朴素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