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济南铁路局济南供电段,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旅客列车的供电安全和稳定,常年奔波在全段里的每个接触网集中修现场,只要一接到集中修作业任务、专项整治作业任务以及应急抢修命令,就会立即背起随时准备好的背包,不管去哪里,不论风雨,铿锵前行,坚决完成任务,无往而不胜。他们就是素有“供电尖刀连”之称的济南维修车间的接触网工们。</p><p class="ql-block"> 早在2017年,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根据接触网维修的实际需要,济南供电段济南维修车间应运而生。早期的济南维修车间下辖聊城、菏泽、济宁、兖州四个接触网集中修作业队,3月份临时组建,7月份正式成立并命名为“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检修范围也从最初的京九、新兖、兖石线的普速电气化接触网线路,逐步纵横辐射到新泰、枣临、济青、石济客专以及目前的日兰高速铁路等接触网线路。</p> <p class="ql-block">〖凫村基地实战练兵,提升高空作业能力〗</p><p class="ql-block"> 2017年3月19日至29日,维修车间的四个接触网集中修作业队,是分别从四个供电车间抽出的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职工,为尽快统一作业模式、统一考核管理,互相促进、交流学习,由负责人夏玉超带领,在凫村培训基地以干促学,加强实战。把培训基地年久失修的接触线和承力索全部拆除,重新架设了新的承力索和接触线,更换了全部吊弦,重新调整了补偿装置。一周时间,相当于完成了一个站场的接触网改造,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实战能力。</p><p class="ql-block">〖兖石线接触网集中修作业,首战告捷,名声大振〗</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5日,冒着清明时节的蒙蒙细雨,维修车间前身的四个作业队的48名汉子,由夏玉超统一带队,奔赴兖石线兖州供电车间,和作业车司机,再加上兖州供电车间的接触网工们,共计超过百人的大兵团,在兖石线凫村站、南陶洛站、泗水站、平邑站上下行线路,开始了济南供电段第一次接触网大规模跨车间、跨区域集中修作业,利用23天时间,完成23个天窗作业,一直坚持到4月28日结束,全部人员连续作战不休息,集中修作业天窗全部兑现,一举创下了济南供电段接触网集中修作业的四个第一:</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采用6(台作业车)+4(台车梯)超大联合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天窗时间,最大化完成检修项目;</p><p class="ql-block">——第一次采用4C检测分析数据和2C具体图像,提前缺陷定位,提前根据缺陷准备所需材料工具,共计发现并处理缺陷1600多处;</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作业车高空作业按照区域划分进行检修,通过固定作业组、固定检修人员、固定检修位置,作业效率更高,首次完成近190公里的检修任务;</p><p class="ql-block">——第一次践行中国铁路总公司2017年颁布的《接触网维修规则》规定,严控检修质量,采用维修车间检修、供电车间验收的“记名检修验收单”制度,增强了责任心,达到“一修保三年”的良好效果。</p><p class="ql-block"> 这次接触网联合集中修作业,也是济南供电段接触网维修理念的转折点,以此开新局、起好步。</p><p class="ql-block"> 从凫村基地练兵,经兖石线、新兖线集中修牛刀小试,又在7、8月份新兖线接触网补偿装置更换、调整专项整治,再到9月份京九线接触网集中修的拼搏苦干,他们历经了春寒料峭、夏日炎炎和秋雨绵绵,48名汉子在实战中提升了整体的业务技能,也练就了铮铮铁骨,养成了“听从指挥,能打硬仗,按标作业,保质保量”的作业风格,当年就被全段干部职工亲切地称为“供电尖刀连”!</p><p class="ql-block">〖科技投入,装备加持,检修能力如虎添翼〗</p><p class="ql-block"> 自2010年年底京九铁路电气化开始运行以来,济南供电段接触网的检修作业,从最初的梯子、车梯、作业车作业模式,一直延续到2018年。</p><p class="ql-block"> 随着集团公司和供电段的科技设备的投入,2018年3月又配备了一台JJC接触网检修列作业车和三台多功能三平台作业车。从此,接触网检修模式又得到了很大发展,由原来的作业车或车梯作业模式,逐渐形成1台检修列+6台作业车+1台三平台作业车一起作业的超大规模作业,由原来使用作业车检修吊弦,改为JJC综合检修列检查吊弦、作业车检修支柱腕臂、三平台作业车检修隧道穹顶以及作业人员不易到达的软横跨或附加导线等处所的具体分工,让检修有重点、覆盖无死角,使检修能力和检修质量更上一层楼,且节约时间。</p><p class="ql-block"> JJC接触网检修列作业车,是集人员住宿、用餐、会议、办公、材料工具储备、平台高空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作业车,全长175米,除去前后车头位置,一次检修长度可达150米。超长平坦的作业平台,既方便了职工检修作业,又保障了作业安全,更提高了检修质量,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被伙计们亲切地称为接触网检修“移动的航母”。</p><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在石济客专,首次利用检修列综合作业车进行了接触网集中修作业。四个维修工区的工长轮流担任检修列平台负责人,统一指挥,做好“网、车”专业配合,大家克服夜间作业视线不好、外轨超高人员站立不稳的困难,单次起停作业5分钟,单次检修范围最少达到150米,大大提高了接触网的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一个天窗下来,至少完成3000米的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内提品质,外塑形象,精细化检修促发展〗</p><p class="ql-block"> 2019年是济南供电段的改革之年,也是济南维修车间“网、车”专业整合融合、“内提品质,外塑形象”的关键之年。细化积分制考核办法,真正实现多劳多得,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落实“红线与刚性约束”管理方法,推进职工按标作业,保障安全。解决“网、车”专业结合部的问题,确保了作业更加顺畅。严格执行责任倒追机制,增强责任心,确保了接触网维修的质量。</p><p class="ql-block"> 在主任曲宏泽、书记张学峰的带领下,全车间上下拧成一股绳,全年从初春开始,到深冬结束,从石济客专到新兖、兖石线,从鲁南高铁再到济南东站,从京九线又到新泰、磁东线,各处辗转,当年平均每人完成112个集中修天窗。</p><p class="ql-block"> 回望行经之路,忘不了三月份石济客专接触网集中修时黄河岸边的大风和严寒,很多人手上都冻出了口子。每天夜里22点开始整备、出发,作业回来已经是次日凌晨5点。</p><p class="ql-block"> 也忘不了六七月份验收鲁南高铁东段(曲阜东站—费县北站区段)时的闷热和烈日的炙烤。为了赶在8月1日进行鲁南高铁的联调联试,济南维修车间的干部职工们,利用40多天的时间,克服隧道内高温高湿闷热不透气、高架桥上烈日暴晒的困难,连续作战,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每个人身上都布满了汗碱。</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5点起床出发,7点开始验收作业。为了不耽误工作时间,中午直接在线路的桥墩下的阴凉处吃饭,午饭后稍作休息就又开始作业,收工回来已经是晚上8点。</p><p class="ql-block"> 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提前四天完成了接触网静态验收任务,也向段领导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济宁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孙安伟的父亲肝部长有肿块,得知儿子正为鲁南高铁新线验收努力奋战,就没告诉他,自己偷偷联系了深圳的医院,去住院治疗。孙安伟在验收任务完毕后才得知此事,满怀愧疚的他立即赶往深圳照顾父亲。</p><p class="ql-block"> 2019年,济南维修车间在段、车间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团结协作,克服种种困难,舍小家顾大家,顶烈日、冒严寒、淋大雨、沥风雪。这群铮铮铁汉硬是悄悄咽下了泪水,没有一人退群,全部奋战在接触网集中修作业的最前沿。寒冬中眉毛上凝结的霜花、酷暑里晒透的红脸,都成了他们最美的装扮。</p><p class="ql-block">〖新冠疫情里的逆行者,注定不凡〗</p><p class="ql-block"> 2020年,因新冠疫情,出行受到限制,接触网集中修作业格外困难。济南维修车间的汉子们,在主任曲宏泽和书记张学峰的带领下,制订了具体方案。四个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的人员尽可能在当地作业,克服每天必须检测个人核酸的困扰,冒着严寒,春节过后立即开展接触网集中修前的练兵活动,3月10日春运过后就拉开了集中修作业的序幕。</p><p class="ql-block">——车梯作业,把站场线岔、线索来调整;</p><p class="ql-block">——攀登支柱作业,把隔离开关、避雷器等重点设备来检修;</p><p class="ql-block">——作业车区间作业,检查吊弦和腕臂等设备,任我大道直行!</p><p class="ql-block"> 在新兖线、兖石线开始,从春寒料峭,一直干到了4月27日的春暖花开,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半年的检修任务。</p><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息后转战京九线时已是盛夏,烈日炎炎。铁道线路上没有一缕风丝,强烈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炽热的钢轨和石渣翻起热浪,空气也变得格外湿热和沉闷,衣服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裹在身上,每走一步,呼吸都很困难。</p><p class="ql-block">因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又不足,宁建民、王维坤、王纪、孙安伟、隋学刚、李冰等几名党员主动站出来请战,苦活、脏活、累活抢着干,主动承担携带工器具较多、作业地点转换较多、安全风险项点较多的任务,如挂完地线再去测量或攀登支柱高空作业等,立刻得到大家伙儿的一致赞同。</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发挥了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立即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势头:党员冲在前,大家一起干。</p><p class="ql-block">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冲锋精神,有了这份担当和理解,聊城、济宁两个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的所有职工,在聊城供电车间连续奋战30天,没有一人叫苦,没有一人埋怨,没有一人退缩,形成了空前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及时完成了接触网检修任务。</p><p class="ql-block"> 京九线集中修刚刚完毕,还没来得及休息,转眼间就到了秋季。“最是一年好风景,正是橙黄橘绿时。”四个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的职工,克服每天核酸检测的困难,戴着口罩,充分利用这难得的集中修天窗,又齐聚鲁南高铁,集中力量检修曲阜东—费县北站这段接触网线路。</p><p class="ql-block"> 秋日的鲁南高铁,时而艳阳高照,时而乌云翻滚、秋雨绵绵。隧道内又闷又热。很多地方外轨超高达到150毫米,人走在检修列平台上都走不稳,会向一边侧偏,更何况还要登上平台上摆放的梯子进行作业,危险无处不在。于是,主任曲宏泽带领大家立即采取措施:强化工前风险研判、工中过程控制、作业流程标准,强化日常“三学一算”,“自控”“互控”多措并举,确保安全。</p><p class="ql-block"> 鲁南高铁夜间维修作业,都是在凌晨0:00—4:00之间。常年的检修作业,使维修车间的接触网工们练就了一双双火眼金睛,黑夜里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放过一点点的设备隐患。</p><p class="ql-block"> 一次隧道里检修作业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了固定吊柱基础缺失螺母、螺栓松动的重大缺陷,及时防止了断线、塌网、中断行车的事故。这群汉子们每夜忙着检修,遇到台风、降雨,就直接转为防洪备班抢险。</p><p class="ql-block"> 兖州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的张洪生,平时工作勤勤恳恳,干起活来不遗余力,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拼命三郎洪哥”。他的妻子患乳腺癌多年,虽然经历过多次手术和化疗,但一直不见好转。在一次连续七天的集中修作业时,张洪生没来得及回家,某日凌晨,正住院的妻子用微弱的声音打来电话:“老张,医院又催着交钱了……”瞬间,铁一般的汉子突然泪流满面,哭得像个孩子:“好的,好的,明天就回去。你在,家就在……”看到这一幕,伙计们无不为之动容。</p><p class="ql-block"> 过了中秋节和祖国71周年华诞,济南维修车间的四个维修工区的接触网工们又背起背包,从济宁、兖州、菏泽、聊城齐聚而来,转战到石济客专。</p><p class="ql-block"> 11月份的夜空下,石济客专的高架桥上已是寒风凛冽,却挡不住这些汉子们如火的热情。采用1台检修列+6台作业车模式,把检修效率发挥到最大;利用车梯作业检修济南东站和动车所,把所有的设备全部检查一遍。</p><p class="ql-block"> 11月30日,最后一个集中修天窗,一盏盏头灯照亮了漆黑冰冷的夜,呼出的热气立马凝成了一朵朵雾团,“紧固螺母两处”“调整开口销一处”,随着作业进度的开展,高空作业人员的汗水滴在结冰的钢轨上,大家都以苦为乐,没有一人抱怨。</p><p class="ql-block"> 济宁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王鹏的母亲,独自一人生活。老人家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一天夜里突发脑梗,半边身子不能动弹,怕在外地参加集中修作业的儿子担心,硬是苦苦撑到第二天才打电话。王鹏由于在外集中修作业,同时也受健康码的出行限制,半个月没有回家照看。当接到老人生病的电话后,平时很坚强的汉子,再也没能控制住自己,突然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春,新兖;</p><p class="ql-block">夏,京九;</p><p class="ql-block">秋,鲁南;</p><p class="ql-block">冬,石济。</p><p class="ql-block">饮风咽砂,披荆斩棘。这就是济南维修车间的汉子们,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年里,用脚步奔走过的检修接触网线路的壮美画面。正如当时济南东供电车间杜主任所赞:“金戈铁马犹将在,铁血丹心谱鸿篇。砥砺前行千帆竞,齐心共创保安全!”</p><p class="ql-block">开路先锋,攻坚克难,敢于亮剑</p><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2日,在春运结束后的第一天,按照供电段的统一计划安排,济南维修车间就拉开了接触网全面集中修作业的大幕。听从指挥,敢于亮剑。首战就是鲁南高铁和石济客专。</p><p class="ql-block"> 菏泽、兖州维修工区南下鲁南高铁;济宁、聊城维修工区北上石济客专。这群汉子人人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声声誓言铿锵激荡。为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供电绝对安全,当年度“两线高铁”首次同时作战。</p><p class="ql-block"> 在石济客专,根据设备不同、缺陷不同,余东河主任根据技术科的统一安排,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利用四台车梯对站场精检细修,专门登杆组对隔离开关等重点设备重点检修,利用六台作业车进行区间线路平推。</p><p class="ql-block"> 在鲁南高铁上,也在不断优化“1+3+1”模式,一台检修列,三台作业车,一个专门的登杆组,全方位、无死角地推进集中修作业。</p><p class="ql-block"> 有的爬上7米多高的肩架,检修补偿装置;有的爬上10米多高的硬横梁,安装、修补防鸟网;还有的爬上12米多高的隔离开关,进行检修调试。虽然是夜间作业,视线不好,但维修车间的这群汉子,凭借一双双火眼金睛,哪怕再小的缺陷,也会及时发现,坚决彻底整治。</p><p class="ql-block"> 一次在黄河大桥上的作业,原本无风,可是到了桥中间,风力突然大得可怕,空气的轰鸣声在漆黑的夜空中呼啸嘶吼,犹如千军万马。风吹过作业车平台栏杆时呼呼作响,两耳全是风声。迎风时,呼吸都很困难,寒风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作业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发现的缺陷后,及时避让。</p><p class="ql-block"> 集中修作业期间,很多人冻裂了双脚、冻红了手面,但大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接触网设备精检细修,没有一人抱怨。</p><p class="ql-block"> 济宁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高涛的新婚妻子小张,也是济南供电段职工,在牵引变电所值班。孕期反应很厉害,常常喝不进水、吃不下饭,吐得胃里翻江倒海。高涛有时在外连续工作好几天,小张总想给他打电话说说话、诉诉苦。但作为一名牵引变电值班员,小张清楚地记住了高涛每天的集中修作业“180分钟”时间,也明白自己再辛苦,也绝对不能在这个时间段打电话,免得让他分心。</p><p class="ql-block">四月芳菲春正浓,正是检修好光景!</p><p class="ql-block"> 济南维修车间的接触网工们,刚刚从高铁的寒风刺骨的夜间天窗转到辛泰线上来,改成白天作业,作业时还能沐浴山风和阳光,个个精神抖擞,工作热情顿时高涨。</p><p class="ql-block"> 在新泰线的铜子山,在庙子岭,维修车间的伙计有的爬上梯子,逐一检查隧道内的接触网固定装置,确保安全牢固;有的甩开膀子,把绝缘子清理得干干净净,避免脏污放电;还有的探出身去,仔细检查平时不易观察的钩头鞍子,确保绝对紧固。</p><p class="ql-block">“安全至上,质量至上”,是济南维修车间所有接触网工的八字箴言。</p><p class="ql-block"> 他们时而在新兖、兖石线每天冲进忙碌的夜色,时而在枣临线每天迎接着刚刚升起的晨光,又或者在京九,每天顶着正午毒辣的太阳。</p><p class="ql-block"> 一年刚过半,根据总公司的工作安排和统一部署,济南维修车间从7月初就厉兵秣马,开始准备验收鲁南高铁曲阜东站至庄寨站区段。跟以往维修车间只负责高空验收作业不同,此次验收,维修车间作为主体,负责勘察、组织、后勤、高空验收作业、资料留存,几乎是全方位管理。没有经验可谈,没有模板可用,还有克服高温高湿、长时间作业的疲劳等困难。</p><p class="ql-block"> “早谋划、早准备、早入手,制订具体验收方案”,车间上下瞬间形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人员组织、技术培训、材料工具、现场勘察、车辆分配、实施方案等全面开展。落实一项,记录一项,完善一项,直至最终方案达到最优,全部落实完毕。</p><p class="ql-block">在“7.20—8.30”共计40天时间内,维修车间的接触网工们,继2019年验收完鲁南高铁东段以来,又展开了如火如荼的轰轰烈烈的西段验收作业。</p><p class="ql-block"> 大家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早餐过后就开赴作业现场开始作业,中午为了避开高温,短暂休息后又开始作业,直到傍晚7点多才能回到驻地吃饭休息。盛夏的热浪犹如火焰,毒辣辣地炙烤着每一个作业人员。室外35度时,桥面温度能达到60多度,接触网腕臂、接触线等都热得烫手。每次开始作业不到10分钟,浑身就会湿透,汗水顺着安全帽流下来,工作服泛起一圈圈碱花,裹在身上透不过气来,行动不便,十分难受。</p><p class="ql-block"> 这群汉子以苦为乐,把烈日下在作业车和检修列上的作业形容为“铁板烧”,把支柱上部作业形容为“全面烤”;面对突降的阵雨,也不停止作业,形容为“免费的淋浴”。大家深知验收工作的紧迫性,没有一人抱怨,没有一人退缩。在当年12月26号,鲁南高铁正式开通后,很多人都想去乘坐首趟高铁,去看看自己曾经辛苦流汗奋战验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2021年,除了接触网集中修作业外,维修车间从年初到年终,还要同时完成专项整治、大修技改等作业。</p><p class="ql-block"> 常年奔波在外的这群汉子,已经习惯,只要一接到任务,就打好行李,背起背包出发。一年来足迹遍布石济客专、京九线、新兖、兖石线和枣临线,更换绝缘子、分段绝缘器、滑轮补偿装置,调整线索交叉间距不足缺陷等。</p><p class="ql-block">——利用“垂停”作业,更换分段绝缘器,30分钟内必须完成。“核对、受力、卸载、安装、调试”等,作业流程丝毫不能出错,作业过程分秒必争,对能力、体力、毅力都是绝对的考验。</p><p class="ql-block">——利用“V”停作业,改造供电线V型拉线或是更换供电线换绝缘子,要悬挂在15米以上高空进行作业,作业位置也只能容得下一人,再大的困难,也只能作业人员一人解决。除了能力、体力,更考验作业人员的胆力。</p><p class="ql-block">——更换滑轮补偿装置和坠砣,需要作业组人员在整个作业过程通力配合。首先高空作业把两套200多斤的补偿滑轮进行更换,还要把卸载下来的2000斤水泥坠砣搬出作业门,消耗大量的体力。</p><p class="ql-block">——调整线索交叉距离,或是更换电联结线时,全在线索上行进,调整悬吊滑轮、不锈钢吊线、吊弦,更需胆大心细。</p><p class="ql-block"> 这些作业都特别消耗体力,冬天一身汗,夏天一身泥。但是,这群开朗的汉子们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减弱,工作之余,他们常常相互开玩笑,自称“山东大汗”“泥人张”“泥人李”……</p><p class="ql-block"> 兖州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的尹明清,就是这样一个佼佼者。作为工区的安技员,在“大家”与“小家”面前,他始终选择前者,却在无意之中将愧意留给了家庭。</p><p class="ql-block"> 4月份,他在京九线更换补偿滑轮专项整治时,总是第一个爬上承力索,作业时要将整个身体挂在承力索上面,还要探出身体与接触线平齐,奋力打好紧线器,拆卸螺栓、补偿滑轮,直至更换完新的补偿滑轮,忙得大汗淋漓。一开始更换一套补偿滑轮需要40分钟,没过几天,就能在30分钟内更换两套。然后再背着100多斤更换下来的补偿滑轮和机具,在边坡上负重行走四五百米,运出作业门,从未叫苦叫累。</p><p class="ql-block"> 作为车间的业务骨干,在接近1个月的时间里始终坚守一线,没能回家看看。他是家中的独子,母亲生病住院都没告诉他,老两口相互搀扶,蹒跚而行,背着大包小包从兖州乘坐城际公交,再转市内公交车,到济宁的医院。</p> <p class="ql-block">“相约维修,青春逐梦”,启动大学生轮训计划,至今已圆满进行第四期大学生轮训任务。</p><p class="ql-block"> 济南供电段为着眼于长期发展持续发力,为更好地做好青年人才的培养,开创性地举办大学生轮训计划。每年进行综合调配,组织一批新职大学生到济南维修车间进行轮训,给维修车间注入了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自从2021年9月开始,供电段制订大学生培养轮训计划,每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到维修车间轮训一年。车间对这些有文化、有思想,活力满满的大学生尤为重视,制订完善的三级教培方案,采取一师一徒的“一对一”教学和训练,直至现场检修时,也是师傅带领徒弟完成作业,既保证了安全,又提高了大学生的业务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对他们打出了一套组合拳:</p><p class="ql-block">“三会”点灯指路:</p><p class="ql-block">——通过对“段、车间、工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学习会,让他们快速了解维修车间的管理思路和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通过“三学一算”和“红线及刚性约束管理办法”学习会,让他们明白执行作业标准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通过职业规划座谈会,让他们树立为铁路供电事业奋斗的鸿鹄之志;在维修工区一定要锻炼出自己的钢铁意志;训练出担当重任的超强本领!</p><p class="ql-block">通过以上学习会,统一了认识、并强调了三个“绝对”:干和不干,考核绝对不一样!干好和干差,考核绝对不一样!主动干和应付干,发展空间绝对不一样!</p><p class="ql-block">“两书”丰富知识:</p><p class="ql-block">通过带领学习《安规》和《接触网单项作业标准》这两本书,由师傅讲解安全注意事项、现身说法谈谈以前经历的事情、讲解单项作业的细节和重点,快速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p><p class="ql-block">“一练”熟能生巧: </p><p class="ql-block">没有集中修检修任务时,演练场里,围成一圈,今天的作业任务“你”来操作,说说具体流程;今天的负责人“你”来担当,谈谈具体安排。</p><p class="ql-block">每天在演练场练习攀登支柱、调整拉出值、绝缘子更换、b值调整等作业项目,让他们明白,只有勤练、苦练、熟练,才能掌握作业流程,才能熟悉作业标准。只有操练起来,理论知识和实际作业才能更好地融合。下来支柱后,每人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不足。拉体能,练耐力,强毅力,适应急难险重。</p><p class="ql-block"> 从2021年9月第一期开始,到2024年7月,已经有三期60多名大学生在维修车间接受了培训。他们领悟能力快,适应能力强,理论和现场业务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了更大的进步,综合技能逐步提高,部分人员业务熟练,如雨后春笋,已经崭露头角。他们有的返回原来车间,大显身手;有的继续留在维修车间也成为了业务骨干,甚至已经当上了大学生工长;更有两名大学生,直接考入了集团公司供电调度,还有近10名大学生被选拔为集团公司青年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急难险重,勇挑重担,永远冲在第一线〗</p><p class="ql-block"> 济南维修车间的干部职工们,因为工区分别在聊城、菏泽、济宁、兖州四个地方,不管去哪个方向应急抢险,都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5日,新兖线菏泽供电车间管内突然大风降温,局部风力达到10级。夜间23时许,一座房子的铁皮屋顶被狂风刮到铁路线上,造成接触网跳闸停电。正在菏泽供电车间参加接触网集中修的睡梦中的兖州、济宁维修人员,首当其冲,作为第一梯队人员快速出动。现场一张大约8平米的铁皮被大风对折挂在承力索上。人站在下方,使用绝缘杆根本挑不动。于是在采取好安全措施后,郭亮、杨传纲等人立即登上支柱,从腕臂沿着承力索到达铁皮处,用手推,使肩扛,用膝盖顶,拿脚踹,终于在第一时间彻底清除,及时恢复供电。</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0日,春节刚过,山东多地连降大雪,给铁路运输和旅客出行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为积极应对本次大雪天气,确保供电设备正常运行,济南维修车间所有干部职工以“雪”为令,以“动”制“冻”,全部投入到这场与冰雪和冻雨的战斗中。聊城集中维修工区人员去新泰、磁莱线巡视隧道,做好隧道随时清除冰凌工作;兖州集中维修工区前去鲁南高铁,严密关注接触线覆冰情况,随时做好打冰准备;菏泽集中维修工区人员坚守京九铁路;济宁集中维修工区人员,第一时间紧急驰援枣临线预防冻雨。所有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第一时间到岗到位。当天晚上,大风夹着冻雨突然袭来,伙计们冒着接近零下20度的刺骨寒风,对管段内多处上跨桥、隧道等易覆冰重要处所进行逐一巡视,对重点设备进行“地毯式”排查,做到了险要处所“雪不积堆,雨不结冰。”日夜坚守,直至圆满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18日,兖石线平邑站接触网因外力原因跳闸停电,承力索断股。兖州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工长郭亮,接到调度命令后及时组织人员,紧急赶到现场,配合前来增援的维管段人员,第一时间完成对上下行承力索断股故障进行抢修处理,第一时间恢复供电。</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3日到15日,山东大部分地区连续普降暴雨,集团公司防洪预警也从Ⅲ级转为Ⅱ级再上升为Ⅰ级应对响应。济南维修车间严格依照段防洪预警精心策划,书记王志乾和副主任程兴敦进行了全面而周密的部署安排。 </p><p class="ql-block"> 所有在家休息的伙计接到通知后,以雨为令,见雨上岗。携带工作服、头灯、雨衣、雨靴等必备物品,争分夺秒地赶往指定地点应急上岗。狂风如同战斗的号角,暴雨恰似紧急的警报。针对此次来势汹汹的暴雨突袭,聊城、菏泽、济宁、兖州四个接触网集中维修工区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家将各类防洪用具准备齐全,全部装车,以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毫不犹豫、即刻出动,迅速投入到抢险工作之中。他们有的蹚着齐腰深的水来回运送木桩、沙袋;有的在夜雨中巡视,及时发现接触网支柱根基基础被雨水冲刷,立即进行了加固回填;还有的准备好正杆器等抢修工具严阵以待随时出发。正是因为他们在狂风暴雨中的坚守,保障了接触网设备的供电安全和旅客列车的正常运行,真正践行了“听从指挥,能打硬仗”的铮铮誓言。</p><p class="ql-block">〖一任冲锋呈勇毅,百般磨砺得玉成〗</p><p class="ql-block">济南维修车间自2017年成立以来,所有的干部职工,无惧严寒酷暑,栉风沐雨,踏歌而行。济南维修车间的接触网工们,这些供电“尖兵”,七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精检细修,奋斗在每一个急难险重的作业现场,每次都能及时圆满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确保了接触网的安全运行。</p><p class="ql-block">“汗水浇灌收获,实绩见证非凡。”如今的济南维修车间,在车间党支部“济供匠为”品牌的引领下,更是意气风发,目前车间共有28名高级接触网工、5名接触网技师、5名接触网高级技师,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常年奋战在作业一线,并根据作业现场实际需要,做出了很多“小发明”、“小创造”,比如研发出接触线钳型扭面工具、分段绝缘器拆卸工具等就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回望来时路,看到的是一串串坚毅的脚印,每一步都洒满了汗水和太多的感慨。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策马扬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