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南海,圆梦西沙

邓立新

<p class="ql-block">  在祖国浩瀚的南海怀抱中,西沙宛如一颗梦幻般的海上明珠,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美丽。那里的海水,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调和而成的色彩盛宴。从浅蓝到深蓝,从浅绿到碧绿再到青黛,层次分明又自然交融,清澈得如同空灵的水晶。“西沙归来不看海”,感叹得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积弱“臂短”的祖国几欲(几度)失去对西沙的控制。直到1974年1月仍然弱小的中国人民海军,凭借着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以弱(4艘1600吨)怼强(4艘5986吨),完胜南越海军,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奇迹,一举夺回了西沙群岛的控制权。</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梭,转眼50年了,一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不禁让人瞬间回想起那“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蹉跎岁月,不止一代人的共鸣仍萦绕不止。为了纪念火红的年代和英烈,我几经搜寻终于找到《西沙,我可爱的家乡》的纯音乐作为本篇配乐,以期唤起更多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花光礁、东岛、中建岛等22个岛屿,7个沙洲和若干暗礁构成,自古以来就归属中国的版图。</p><p class="ql-block"> “真理只在剑锋之上,尊严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疆界只在武力所及之处”。趁中国“积弱臂短”,1956年越军占领了西沙群岛中的珊瑚岛,1974年1月17日越军又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驱赶扣押中国渔民,炮击岛上中国国旗。形势危急已触发底线,1月19日中越西沙海战随即爆发。</p><p class="ql-block"> 这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海上反侵略作战,解放军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是近代中华民族海军史上首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从那时起,置身西沙海疆便成为我的“梦”。数十年转瞬即逝,在我即将超龄(限龄10岁—70岁)之际,也是西沙海战50年之际,我踏上了驶往西沙的《祥龙岛》号邮轮,开启了我的圆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4日下午5点,邮轮准时离开了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邮轮划破蔚蓝色的海面,洁白的浪花似灵动的精灵在船舷两侧欢舞。随着邮轮逐渐远离颇具国际范的三亚湾,心中对西沙那片神秘海域的憧憬如潮水般在心头翻涌:我庆幸终不负人生旅途中的“要约”,启航了一场久违的灵魂与西沙相拥的绮梦之旅。</p> <p class="ql-block">  船行海上,湛蓝色的天空与蔚蓝色的海水在天际交融,海风带着大海独有的咸湿味道,拂面而过。虽惬意,却不耐久吹。好在带有飘窗设计的船舱视野不错,赏海足够。几个小时后,观海疲劳中迎来的日落有云相伴,却也别具风光。</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海天深邃一色。游轮每晚八点的娱乐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无座的游客只能站在后面观看。晚会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热爱西沙主题,却也不乏欢乐的表演和轻松的互动。</p><p class="ql-block"> “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天降福瑞未遇风浪的4万吨级邮轮航行堪称平稳。入夜,邮轮在海浪的轻摇下,微微晃动,躺在床上的我思绪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幻想着明天的西沙之约,难以平静的心境夹杂着对黎明日出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黎明破晓,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就像是黑暗的幕布撕开了一道口子,曙光在窗帘缝隙中晕染而出。看着查到的日出时刻,放弃了去排队用餐,直奔九层后舱甲板。</p><p class="ql-block"> 凭栏远眺,此时的大海轮廓愈发清晰,原本漆黑一片的海面,此刻开始呈现出深邃的幽蓝。须臾,天边开始透出一抹淡淡的红晕,并迅速扩散,与幽蓝色的海面相互映衬,仿佛即将喷薄而出的希望之火。似乎是一瞬间,红彤彤的太阳露出了海面。它每上升一点,天空的色彩随之浓烈,红晕逐渐变成了橙红色,宛如被打翻的颜料在天空肆意流淌,海面的涟漪中波光潋滟。梦幻西沙的迎客礼是如此珍贵,我喜出望外之余对即将开始的登岛行程更加充满期盼。</p> <p class="ql-block">  邮轮停泊在西沙永乐群岛海域的幽蓝深海,据说此处就是当年西沙海战的战场。放眼望去,《祥龙岛》号<span style="font-size:18px;">邮轮的姊妹船《南海之星》号停泊在数百米之外,珊</span>瑚岛、鸭公岛、银屿岛和全富岛隐约出现在视线里。目前开放登陆的岛屿只有有人居住的银屿岛和无人居住的全富岛,上午九点邮轮按事前分组开始组织游客换乘冲锋舟登岛。</p> <p class="ql-block">  冲锋舟在海浪中穿行,颠簸中不时有浪花扑面而来,咸湿的海水不时引发乘员的欢笑声。当我的双脚踏上银屿岛,脚底感受到粗糙的碎珊瑚沙滩,眼望建筑物上红色的“祖国万岁”,心中不由得生出一股“宣示主权”的豪迈感!</p> <p class="ql-block">  银屿岛是俗称,面积仅有6000多平方米(万米以上称岛),正式名称是银屿。岛上有国家为驻岛渔民建设的房屋,可供20户渔民居住。房屋建设颇具岛礁特色:底部悬空,既防海潮侵袭又通风防潮。</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有营房改建成的综合楼,设有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  岛上建有三沙银屿邮局,可惜尚未正式营业,无盖章和邮寄业务。</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有一处应该是当年驻军留下的面积仅有几十平方米的小菜园,难得留下一抹绿色气息。</p> <p class="ql-block">  驻岛渔民自办了简陋的海鲜大排档,因岛礁周边遍布珊瑚,鱼获全部是手工捕捞而非想象中的网捕。据称,越南人是使用炸药捕捞,对珊瑚海洋环境破坏极大。</p> <p class="ql-block">  亲瞧,临时养在水槽里的鱼获是不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心中满怀对驻岛渔民的敬意,虽并不饥饿,仍然解囊品尝了一盘渔民现杀现做的石斑鱼。</p> <p class="ql-block">  在银屿一侧新建的一座灯塔在这片岛礁中煞是醒目,相信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会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升国旗,唱国歌。是每一批登岛人的心愿和不可或缺的自愿集体活动。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唱响国歌。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声音哽咽了。当听到主持人喊出“绝不让侵略者带走一粒沙子,带走一滴海水”时,我的心仿佛恢复了年轻态,热血沸腾!能够站在西沙岛礁上以实际行动宣示主权是每一名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  全富岛是我们登陆的第二个岛屿。全富岛是一座面积20000余平方米无人居住的沙州,四周环绕着巨大的礁盘,黑色的礁盘在清澈的海水中十分醒目,宽广之处足有千米之遥。</p> <p class="ql-block">  台风大潮在岛沙上留下的画作,有人说像梯田,也有人说像波浪。</p> <p class="ql-block">  岛上一架孤零零的秋千,为沙岛带来了一丝人间烟火气,引众多穿着色彩艳丽的“大妈”轮番打卡,想拍一张无人照那是相当的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西沙的美,是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之美,是远离尘嚣的静谧之美,是蕴含着无尽生命奥秘的灵动之美。它静静包容在南海之中,用它的美丽诉说着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富饶。双脚踏在洁净的珊瑚沙州上,极目眺望,澄澈的大海堪称色彩的梦幻之境。近处的浅滩是清透的薄荷绿,随着深度递增,海水依次变幻为艳绿、深绿、天蓝和深蓝交融,在纯净的海浪拥趸下,变幻出迷人的色彩,不由得让人不禁心醉神迷,沉醉在这片海天之间的仙境里。</p> <p class="ql-block">  走近岛边浅海,洁净透明的海水里,近岸的珊瑚形态各异,多<span style="font-size:18px;">种海洋生物清晰可见。其中,海胆最令人印象深刻,西沙近岸常见的海胆比内地餐馆所见的大得多,普通的也有成人拳头大小。尽管登岛规定游客不得下海(有不少海洋生物有毒),但仍有游客在好奇心驱使下冒险捞起观看。</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天两次(两天同程)轮番登岛,西沙之旅既充实又收获颇丰。无论是遐想中的眼睛盛宴还是数十年的家国情怀都得到了很大满足。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西沙海域染成了金红色,海面波光粼粼,似乎表达着对红色五星红旗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  西沙仿佛懂我,夜幕初上的海天交融之处那抹橙红色尚未褪去,一幅星伴月在碧空中拉开了帷幕。眼望着西沙慷慨的馈赠,心中充满了对西沙的热爱与敬畏。在西沙的每一刻,每一个画面,都似岁月酿成的诗篇,将成为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  四天三晚的西沙游程虽然短暂,但它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是一段无可替代的家国情怀之旅。西沙用它的美丽展现着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广袤,在这片珍藏着绝美风光和家国情怀的纯净海域,我的心灵被敬畏和眷恋涤荡。联想到这片美丽的海疆至今仍被“小鬼和大鬼”觊觎(2024年5月美国“威尔伯”号导弹驱逐舰还曾非法闯入我西沙领海),我站在西沙岛礁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以庄严的军礼致敬这片海疆!致敬为夺回这片海疆牺牲的18位英烈!致敬那些英勇无畏以弱胜强的海军官兵!致敬那些至今仍孤守海疆的官兵!致敬那些坚守孤岛的驻岛渔民!致敬那些胸有家国情怀的志同道合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