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篇的背景是时间里的故事,这是一个好命题。</p><p class="ql-block"> 听朋友说,天坛西门的斋宫经修缮后已开放十几年了……两年后,我终于来了一次走马观花看斋宫!</p> <p class="ql-block"> 天坛斋宫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袭南京旧制,建造了天坛斋宫。</p><p class="ql-block"> 斋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前,在天坛内举行斋戒仪式的宫殿。</p><p class="ql-block"> 2008 年 3 月 6 日 北京奥运会前 ,斋宫得以修复,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斋宫正门外护城御河</p> <p class="ql-block"> 斋宫正门坐西朝东,占地约 4万平方米,布局严谨,环境典雅,风格独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斋宫</span>。所有建筑均为红墙、绿琉璃瓦,饰以旋子彩画。正殿内部无樑无柱,装饰华丽。斋宫内外两道宫墙和御河环绕,戒备森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斋宫南侧的回廊外面也是护城御河环绕,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临时住房。</p> <p class="ql-block"> 正殿无樑殿在明清两代的使用情况也有所不同。明代及清前期,无樑殿是皇帝斋戒时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九年(1731年),紫禁城内又修建内斋,皇帝在此斋戒两日;而天坛斋宫则称为外斋,皇帝在祭祀前一日至此斋戒。</p><p class="ql-block"> 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天坛斋宫后,无樑殿成为皇帝会见王公贵戚及文武大臣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敬天的横匾是乾隆题写。 </p><p class="ql-block"> 北京有三大著名的无樑殿,分别是天坛斋宫、皇史宬和香山旭华之阁。</p> <p class="ql-block"> 无樑殿外铜人亭为石制,方宽 2.56米,高3米余,四角攒尖顶,亭内有石座,祭祀前设铜人于座上,铜人手持笏板以警示皇帝诚心斋戒,故也称为斋戒铜人亭。</p> <p class="ql-block"> 小铜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刻有“斋戒”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小铜人</p> <p class="ql-block">侧面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内宫墙外东北角有钟楼1座,坐北朝南,上覆绿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四面设拱券门,钟楼内悬明永乐年制素面太和钟。太和钟为祭祀郊庙礼器之一,明洪武六年(1373)仿宋景阳钟铸造。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京后,一切沿用洪武之制,建天地坛的同时,也在斋宫建钟楼并铸太和钟。</p><p class="ql-block"> 清初弃太和钟不用,钟楼渐渐残破;清乾隆八年(1743)重建钟楼,再悬太和钟,用于接驾时鸣奏之用。</p> <p class="ql-block">三月玉兰花开,红墙衬托耀眼。</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本篇结尾善意提醒,游览天坛公园时,别只看老三样!一定去看看过去皇上敬天斋戒的小宫殿~斋宫,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方。斋宫无樑殿内有展览,本篇没有展示,紧邻神乐殿可捆绑式参观,六十五岁以上免票 ,周一休息。 </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喜欢摄影的朋友,斋宫的冬雪或是春花出片率很高,千万别错过。</p><p class="ql-block"> 甲辰龙年腊月十九完稿于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