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里的温馨与传承》

草坪

<p class="ql-block">  年味,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归属感,每当春节来临,这份独特的味道便会在心头轻轻萦绕,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亲人的思念,对儿孙团圆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 蛇年的春节悄然而至,在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那是一种混合了喜庆、团圆、希望与传承的独特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p><p class="ql-block"> 园区里家家户户门前贴着对联,字里行间不仅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尊重。很多文化场所,带来阵阵墨香,书法爱好者们现场挥毫泼墨,为居民免费书写春联,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对年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市场里,更是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从鲜红的苹果到金黄的柑橘,从香脆的花生到多彩的糖果,它们意味深长是为除夕夜的团圆增添几分滋味。人们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仿佛在购买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份份对家人的爱与关怀。</p><p class="ql-block"> 而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又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比如:放烟花,写福字、剪窗花,这些简单的手工活动,让年味更加浓厚,也让传统文化在指尖得以延续。而在这众多的习俗中,剪窗花作为一项古老而精美的手工艺活动,总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节日增添几分喜庆与温馨。</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悠久,浩瀚纷繁,‌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并在西汉至晋代逐渐形成‌。剪纸艺术的起源极为古老,原始人利用兽牙、贝壳等进行雕磨钻孔来制作装饰品,后来在陶器、青铜器等器物上运用镂空技术,这为剪纸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剪纸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成熟的团花剪纸实物出土‌,如北朝对马团花剪纸,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随着纸张的出现,剪纸技艺从其他材料转移到纸上,并在唐代得到快速发展和大范围传播。杜甫在《彭衙行》中提到“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可见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在唐朝民间流传开来。</p><p class="ql-block">‌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的类型多种多样,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行业艺人,剪纸逐渐发展为礼品的“礼花”,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用于茶盏、灯彩的装饰,窗花以及陶瓷器的花样等。明清时期,剪纸进入鼎盛阶段,用于装饰门栈、窗花、柜花、喜花等。</p><p class="ql-block"> 发展到至今,剪纸仍是我国各地各民族以至世界人民最喜欢的传统艺术。</p> <p class="ql-block">  关中西府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周秦故都的熏陶和久久不绝的文化脉络,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凤翔剪纸源于隋唐时期,形式多样、主题广泛,具有严谨、清秀、朴实、富于生活气息的风格,在我国剪纸艺术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其独有的魅力和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植根于古雍州大地的农村不断的延续和发展。这种古老而又传统的美术式样,千百年来结合中国各地的习俗和民众愿望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及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 凤翔剪纸就是通过剪刀、刻刀一剪一刀剪刻而成的平面镂花艺术品的优秀代表。花鸟鱼虫人物造型千姿百态,巧夺天工。在家乡的大街上的角落里,随着你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你会瞥见一个别致的造型,里边图案明丽,镂空灵动。这就是关中西府农村的优秀历史传承,古雍州的凤翔剪纸。</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小时候的记忆里流传着凤翔三绝:“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从字面的意思得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的千年西凤酒。苏公建东湖、林公左公种柳千百年的佳话。而姑娘手,指的是凤翔姑娘心灵手巧,擅长剪纸手艺。凤翔剪纸造型虚实相生,纯真动人,这种美丽的民间艺术之花,象飘落在乡野的的花朵一样,清香弥久,芳香四溢,逐渐为世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  说完了凤翔剪纸,再说说凤翔姑娘我了,初识剪纸画,是在我5、6岁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艺人正低头专注于手中的作品,一把锋利的刻刀在他指尖灵活跳跃,如同舞者轻盈的步伐,在宣纸上勾勒出细腻的线条。那一刻,我仿佛被时间凝固,被这份静谧而深邃的艺术深深吸引。</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7岁那年,腊月的一个午后,阳光透玻璃窗,洒在温暖的小屋里,妈妈拿出一叠鲜红的彩纸,笑眯眯地对我说:“孩子,来学剪窗花吧,用我们的巧手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一听,兴奋得跳了起来,剪窗花,这可是我一直向往的传统技艺呢!</p><p class="ql-block"> 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遍,只见她手中的剪刀仿佛有了生命,灵活地在红纸上飞舞,妈妈还为我唱着儿歌:</p><p class="ql-block"> 小剪刀,咔嚓嚓,</p><p class="ql-block"> 妈妈在家剪窗花。</p><p class="ql-block"> 剪个福字头朝下,</p><p class="ql-block"> 抱着鲤鱼笑哈哈。</p><p class="ql-block"> 我也跟着妈妈学唱着:</p><p class="ql-block"> 小剪刀,手中拿,</p><p class="ql-block"> 我学妈妈剪窗花。</p><p class="ql-block"> 剪梅花,剪雪花,</p><p class="ql-block"> 剪对喜鹊叫喳喳。</p><p class="ql-block"> 跟着母亲学会了的剪窗花、又自己琢磨学会了刀刻画,从此就欲罢不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从简单的图案到复杂的场景,我的技艺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成为了家属区大家夸赞的“民间小艺人”,过年过节、谁家娶亲嫁女我就是个大忙人。</p><p class="ql-block"> 清晨,寒风凛冽,看见邻居家的窗户上,玻璃上四周积满了晶莹的冰碴,只有我剪的窗花在结冰的轮廓中熠熠生辉,我心生快意。</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家小屋炉火正旺,窗户上的窗花随着炉上热水的蒸汽,若隐若现好似披上神秘的面纱,这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舒适的满足感。</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很宠爱我这个家里独女,当然时常也会为小女一点点的学有所长而骄傲,记得小时候春节前父母带我回老家,一到老祖家,父亲就给村里的街坊四邻送刀刻画,我开始忙着给乡亲们剪窗花,随着剪刀的移动,一幅简单的山水轮廓渐渐显现。山川、云雾、小桥、流水,在刀尖下缓缓铺展开来,虽然线条略显笨拙,但那份亲手创作的喜悦却是难以言喻的。老人们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赞不绝口,而我的父亲更是沾沾自喜,喜不自禁。</p><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成家后也常常为大院的亲朋好友剪“囍”刻“福”,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种心情是怡然自得。</p><p class="ql-block"> 1993年我在厂技改处工作,当时德国专家在我厂指导引进设备安装,三个月的工作相处,技改处所有工作人员和马丁专家结下深厚友谊,在马丁将要回国时,我们互送礼品,我荣幸收到马丁专家送我的手电钻,按外交政策规定接送礼品不等超过二百元,这下难为了我,同事们有的送集邮、有的送字画,我斟酌后决定送剪刻画吧。拾起多年刀刻技术,好在童子功没有陌生,拿起剪刀、刻刀,为德国专家完成了我的心愿。当作品送到专家手里,马丁兴奋地抱起我,来了个360度空中移位。嘴里不停的说“I love this gift so much, you surprised me!”,此时刀刻剪纸画,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流露,每一幅作品都是我心境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步入老年,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用刀尖讲述自己的故事。有时,是晨曦中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的温柔;有时,是雨后山林间清新的空气和泥土的芬芳。每一幅作品,都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诠释和时光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刀刻、剪纸画,让我体会到了慢生活的美好,也让我学会了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一片宁静,让我懂得了艺术创作的真谛——不在于作品的完美无瑕,而在于那份用心去感受、去创造的过程。就像古诗里“密叶因裁吐,新花逐剪舒”;“开冰池内鱼新跃,剪彩花间燕始飞”;“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这些千古佳话,说明了剪纸的内容以人物、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并与时代、时令和场景相宜,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形象记录。</p><p class="ql-block"> 当剪纸用于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既有宴饮时的“剪縠缀巾上,反披紫袍,为髙丽舞”;也有居家装饰的“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还有嫁娶时的“何处春深好,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黄帖鬓边花”;也免不了白事时的“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p><p class="ql-block">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唐诗的浪漫,把应物象形、随类赋彩、气韵生动的剪纸描述的春秋美景,写得可爱活泼、喜不自禁。</p><p class="ql-block"> “花寒未聚蝶,色艳已惊人。悬知陌上柳,应妒手中春”。这里的“春”并不是真的春天,而是手剪出来的欢喜。</p><p class="ql-block"> 巧手鵉刀舞,剪花迎春来,今年春节前,我拿起剪刀、刻刀,在纸上继续我的艺术之旅。刀刻剪纸画,已不仅仅是一种技艺,它是我心灵的避风港,是我与世界沟通的另一种语言。</p><p class="ql-block"> 我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阳光透过窗花洒进屋内,映出斑驳的光影,整个房间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我想,这就是年的味道吧,这就是年味传承的意义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