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2024年数字美育工作总结</p> 总第51 期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作为首批石家庄市数字美育示范校,学校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依托地域“非遗”——武强木版年画资源,结合少儿版画课程,积极开展以数字“非遗”美育为特色的美育课程建设。学校始终坚持探索与科研为先导、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将版画美育课程和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和学科内容相结合,建构起少儿版画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数字赋能 非遗焕新 燕赵大地,千年武强,孕育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武强木板年画,当范西版画与武强木版年画不期而遇从此开启了一段美好的历程。学校充分依托地域“非遗”资源——武强木版年画,巧妙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紧密结合版画美育课程,秉持守正创新、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探索出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美育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路径,加强数字非遗课程建设,深化落实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助力数字美育特色发展。 创新传播方式,2024上半年,学校谋划制作数字“非遗”美育家校共建——致家长一封信和调查问卷,充分挖掘学生家长的力量 依托河北省艺术学校技术资源 ,设计完成范西路小学数字“非遗”美育数字资源平台,内容共分为八大版块:“非遗”名片、“非遗” 课堂、“非遗”动画、“非遗”展馆、“非遗”图书、“非遗”游戏、“非遗”文创、“非遗”分享。学校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充满创意、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美育新环境。 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 数字“非遗”美育资源平台,内容共分为八大版块 1.“非遗”名片 2.“非遗”课堂 3.“非遗”动画 4.“非遗”展馆 5.“非遗”图书 6.“非遗”游戏 7.“非遗”文创 8.“非遗”分享 二、成果展示 艺启臻美 (一)迎接现场考察 2024年月2日上午,石家庄市教育局、石家庄市信息管理中心领导,对学校数字美育以及长安区线上美术馆工作进行了现场考察指导。考察组在版画教室,参观了学生使用手绘画板进行版画初稿的绘制,浏览了云展馆师生的版画作品,观看了长安区定格动画宣传片。 (二)参加省装备展 2024年4月6日-8日,由河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的第35届(2024)河北省教育装备展示会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非遗美育版画课程,参加了“悦读阅美,长安区装备会教育成果展”。 学校的非遗美育课程以“武强木版年画”为根本,以少儿版画美育课程建设,推动了学校美术教育改革、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展会期间,教育部、省、市领导参观体验了传统文化·木版年画的印制过程,对学校的非遗版画课程,推进数字美育创新等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讲好校园故事 2024年11月14日,长安区中小学生第一届微电影节展示交流活动隆重举行。石家庄市范西路小学荣获“长安区首届微电影十佳优秀作品奖”“原创数字图画书十佳作品奖”。 微电影《成长》、定格动画《盘古开天地》两个作品在活动中进行了展示。 五四中队的莫凡同学代表学校在长安区微电影节成果展示活动中讲述荣获一等奖的原创图画书作品《小路历险记》。 在长安区校园微电影比赛活动中,范西路小学有6名学生荣获一等奖,1位教师荣获指导一等奖。<br> 五4中队的石沐可同学创作的《盘古开天地》荣获定格动画一等奖。<br> 在原创图画书比赛中,有14名学生分别荣获一、二等奖,8名教师荣获辅导教师奖。<br> 一名教师荣获教师专题论文一等奖。<br> 数字信息化时代给予学校特色课程更多的思考,遵循教育规律,让新课程标准在课堂落地。坚持沉浸式学习、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原则,及时推进项目式活动,微课程讲述校园发生的故事,是学校未来特色课程继续努力的方向。 凭借数字赋能,凝聚力量, 今后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将美育教育数字化工作走深走实,让美育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让我们携手共进、家校共育,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数字美育教育条件,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未来栋梁。 撰稿:何凌、冯丹<div>制作:何凌</div><div>初审:邸英宣</div><div>审核:张永红</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