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临床针灸领域,有这样一种备受瞩目的疗法,其选穴精妙、疗效显著,凭借诸多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如今,人们频繁穿梭于空调房内外,在寒热交替的环境影响下,鼻炎进入了高发期。而针灸科常用的“鼻三针”疗法,在应对鼻炎时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神奇效果。该疗法不仅能够快速起效,及时减轻患者痛苦,且副作用极小,因而在患者群体中收获了极高的认可度与欢迎度。</p> <p class="ql-block">鼻炎的分类及特点</p><p class="ql-block">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依据其病理特征与临床表现,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p><p class="ql-block">1. 急性鼻炎:这是鼻腔粘膜突发的急性感染性炎症。从中医角度来讲,它归属于“伤风”“感冒”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致使肺气无法正常宣发,或者是风热之邪向上进犯,令肺脏失去清肃之性,使得邪毒在鼻窍部位大量聚集而发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急性鼻炎多数由病毒感染引发,患病期间,患者常常还会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性症状。</p><p class="ql-block">2. 慢性鼻炎:涵盖了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以及萎缩性鼻炎,本质上是鼻粘膜和粘膜下组织出现的慢性炎性病变。在中医理论中,慢性鼻炎被归为“鼻槁”“鼻窒”的范畴。其发病机制多因肺脾气虚,导致邪气滞留于鼻窍;又或者是邪毒长时间留存体内,造成气滞血瘀,进而阻塞鼻窍。慢性鼻炎病程漫长,症状容易反复出现,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3. 过敏性鼻炎:又被称为“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多种特异性致敏原所引发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将其称作“鼻鼽”,主要是由于肺气虚弱,或者脾虚、肾亏致使肺气受损,此时风寒之邪趁虚而入,侵犯鼻窍,使得津液在局部停聚,最终导致鼻窍阻塞。从现代医学层面来看,过敏性鼻炎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密切相关,患者除鼻部症状外,常常还伴有眼痒、流泪等不适表现。</p><p class="ql-block">虽然不同类型的鼻炎在症状表现与治疗方式上各有独特之处,但令人惊喜的是,“鼻三针”疗法对各类鼻炎均能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p> <p class="ql-block">鼻炎的病因病机</p><p class="ql-block">1. 急性鼻炎:中医认为,外感邪气是急性鼻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或风热之邪容易侵袭体表,首先犯肺。肺开窍于鼻,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就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邪常兼夹寒邪或热邪侵犯人体,导致肺气不宣或肺失清肃,邪毒循经上犯鼻窍而发病。现代医学明确指出,病毒感染是急性鼻炎的主要病因,常见的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这些病毒入侵鼻腔黏膜后,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同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进而产生全身症状。</p><p class="ql-block">2. 慢性鼻炎:慢性鼻炎的发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若肺气虚弱,卫表不固,易受外邪侵袭,且无力祛邪外出,致使邪气滞留鼻窍,日久则引发慢性炎症。此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鼻,且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停聚,凝聚为痰,痰湿阻滞鼻窍,也是导致慢性鼻炎的重要因素。从气血角度来看,邪毒久留鼻窍,会阻碍局部气血运行,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进一步加重鼻窍的阻塞。正如《灵枢·经脉》所言:“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气血不畅,鼻窍失养,疾病缠绵难愈。</p><p class="ql-block">3. 过敏性鼻炎: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内在基础。肺气虚则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易乘虚而入;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聚湿生痰,上犯鼻窍;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肾虚则精气不足,肺失温煦,卫表不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风寒之邪侵袭鼻窍,导致津液停聚,出现鼻痒、喷嚏、流涕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当机体接触到特异性致敏原后,免疫系统会产生过度反应,释放如组胺等多种炎性介质,从而引发鼻黏膜的一系列过敏症状。</p><p class="ql-block">“鼻三针”的组方与主治</p><p class="ql-block">“鼻三针”这一精妙的组方,由迎香、上迎香、印堂三个穴位共同构成。这是靳老依据病灶局部取穴的原则,经过精心配伍而成。靳三针疗法的独特之处,不仅体现在精准的穴位选取上,还包括独特的针刺手法以及针刺方向,而这些特色在“鼻三针”治疗鼻炎的过程中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该疗法主要通过调节局部的气血运行,有效改善鼻腔的微循环,使鼻窍得到充足的气血滋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穴位详细解析</p><p class="ql-block">1. 印堂穴</p><p class="ql-block">• 定位:位于人体的额部,处于两眉头的中间位置。</p><p class="ql-block">• 主治:可治疗多种局部病症,如头痛、眩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以及鼻塞、急慢性鼻炎等鼻部疾病。</p><p class="ql-block">• 刺灸法:操作时,需向鼻柱方向平刺 0.5寸。此穴位在人体经络系统中具有安神定志、通窍醒脑的重要作用,在治疗鼻炎时,能够有效调节鼻部气血,改善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是治疗鼻炎不可或缺的重要穴位之一。</p><p class="ql-block">2. 上迎香(鼻通)</p><p class="ql-block">• 定位:处于面部,具体位置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靠近鼻唇沟的上端。</p><p class="ql-block">•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各类局部鼻疾,如鼻塞、鼻衄等。</p><p class="ql-block">• 刺灸法:针刺时,需向鼻根部方向斜刺 0.5 - 0.8寸。此穴位与鼻腔直接相连,针刺该穴位能够直接作用于鼻腔内部,快速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减轻鼻塞症状,为患者缓解痛苦。</p><p class="ql-block">3. 迎香</p><p class="ql-block">•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恰好位于鼻唇沟之中。</p><p class="ql-block">• 主治:同样以治疗鼻塞、鼻衄等鼻部病症为主。</p><p class="ql-block">• 刺灸法:针刺方向可选择向鼻翼或向鼻根部斜刺 0.5 - 0.8寸。迎香穴是治疗鼻部疾病的首选穴位,在经络理论中,它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开窍于鼻,因此刺激迎香穴具有疏通鼻窍、宣肺通气的显著功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上三个穴位,均为治疗鼻疾的关键要穴。它们相互配合,协同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地宣通肺气、通鼻开窍,对于慢性鼻炎、鼻窦炎、上颌窦炎、蝶窦炎等多种鼻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鼻三针”疗法在治疗鼻炎方面,不仅能够迅速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从根本上预防鼻炎的复发。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格外注意手法的轻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等具体情况,灵活调整针刺的深度和刺激强度,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p><p class="ql-block">“鼻三针”疗法作为针灸治疗鼻炎的有效手段,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深入研究和推广这一疗法,对于提高鼻炎的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