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四九第一天,也是工作室第一次读书会分享日。1月17日晚7点,大家如约相聚于屏幕前,共话读书之美。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工作室推荐阅读书目是《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是由美国教育家威廉·斯蒂克斯洛德博士和奈德·约翰逊(Ned Johnson)所著。本书共分14章,提供了脑科学的前沿知识、行为疗法的最新发现、来自数千名儿童和青少年的案例研究,以及读者立刻可以采取行动的具体建议,教父母如何让孩子走上自律自控自主的成功道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周共读的是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天底下最让人紧张的事;“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顾问型父母;“这事听你的”:能自己做主的孩子;非焦虑临在:如何帮助你的孩子找到自己的控制感。针对共读内容,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心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丽老师从“为作业而战”没有意义的原因和让孩子做主的六大理由谈了自己的感悟,并结合“陶行知喂鸡”强调了“你不能强迫一个孩子去做他完全抵触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韦鹃老师结合压力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控制感、顾问型父母和内驱力进行了阐述,她结合儿子的教育感慨“在正合适的时间读到了正需要的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华老师联系已上大学的儿子谈了压力和控制感带给孩子的影响,回首孩子的教育,有缺憾有庆幸。</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选老师和海芹老师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随时书写自己的感悟,一页页,一行行,提纲挈领,简洁高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倩玉老师结合让两个女儿用自己的儿童手表去买早餐和徐晴老师自己买菜的生活案例,分别分享了自己对自主与控制的理解,让亲子成长与读书同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巩蕾老师针对序言、前言等的阅读与《认知驱动》横向联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如果早点知道在讲脑的功能的时候我就会讲给我的高三学生们,帮助他们更科学地面对压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分享中工作室的老师们一次次感慨“读此书,正当时!”相信,持续深入阅读,将成为大家永不枯竭的“源头”,永远“深”且“清”。</p> <p class="ql-block"> 整理:车美丽</p><p class="ql-block"> 编辑:衣倩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