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镌刻在我生命里的爱

may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生于 1928 年,若她仍在,已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岁月本该在她脸上镌刻下独属的安然与慈祥。但时光无情,她离开我们,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妈妈出身于大户人家,作为家中的独女,本应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尽显大家闺秀的风范。可命运波折,家道中落,年幼的她父母双亡,无奈之下,只能在母亲的娘家,于娘舅的照拂下成长。娘舅姓明,所以在出嫁前,妈妈一直随明姓。然而,在妈妈灵魂深处,始终认定自己是张家的孩子。待她出嫁后,便果断地将姓氏由 “明” 改回了 “张”。这一抉择,饱含着她对家族血脉的坚守与认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 岁时,妈妈嫁给了比她小两岁的父亲。自那以后,她便全心全意地帮衬奶奶操持家务,无微不至地照顾年幼的弟妹。爷爷早逝,奶奶作为一个柔弱女子,独自拉扯着几个孩子,同时还要打理几十亩田地,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正因如此,在土改时期,我们家因这份不易,赢得了些许同情分。农忙时节,家中会雇短工帮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庭成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贫农” 身份令人骄傲,而我们家 “富裕中农” 的成分,让我们在人前总是有所顾虑,不敢轻易提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妈妈的爱情,内敛而深沉,如同深埋于岁月长河中的璞玉,虽不耀眼夺目,却散发着温润的光芒。爸爸第一次入党的机会,因妈妈的家庭成分受到影响。当时,组织与爸爸谈话,要求他与妈妈离婚。在政治前途和爱情之间,爸爸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选择了妈妈。每当我想到这,心中便满是感激。正是爸爸当年这一深情的抉择,才有了如今的我,也让我有幸能向世人讲述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小时候的我,格外顽皮好动,爬高上房,活脱脱一个假小子。因为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对我宠爱有加。爸爸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小时候,我常常沉浸在爸爸写的故事里,无法自拔。爸爸脾气急躁,可在我的记忆中,他从未对妈妈发过一次脾气。他平日里总是一副严肃的模样,不苟言笑,哥哥姐姐们都对他敬畏有加,不敢亲近。而我,作为家中的老幺,自然而然地独占了爸爸的宠爱。尽管有时我调皮捣蛋,闯出不少祸端,少不了挨爸爸的打,但我性格倔强,从不躲避。每次打完之后,爸爸总会懊悔不已,然后心疼地为我整理弄乱的头发。那一刻,我反而能感受到爸爸深深的爱,心里满是温暖与享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悠悠流转,岁月在父母的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皱纹,他们渐渐老去。妈妈生病期间,爸爸和姐姐在病床前悉心照料,日夜陪伴。在妈妈生命的最后时光,爸爸更是寸步不离,竭尽全力满足妈妈的所有需求。有爸爸在身边,妈妈的脸上总会洋溢出小女人般幸福的笑容。我想,这便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历经岁月洗礼,依然真挚如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母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相濡以沫的爱情、舐犊情深的亲情。如今父母已相继离去,他们的爱已化作我生命的基石,灵魂的养分。陪伴我每一个清晨日暮,带着这份爱在我生命里延续,在我子女的血脉中流淌,在岁月里绽放永恒光芒,永不落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