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当你感到焦虑、恐惧或生气时,你就无法很好地应对当前的情况。因此,你要处理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自己对外部事物的反应。你将无法解决任何外部问题,除非你能够把握住当前局面对你内心的影响。问题通常不是它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当你的认识变得足够清晰时,你就会认识到,真正的问题在于,你内心中的某个部分几乎可以对任何事物产生不满。你要解决这个问题,而这需要完成从‘外部方案意识’到‘内部方案意识’的转变。你必须打破一种思维习惯,即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重新安排外部事物。要永久性地解决你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你的内心,让似乎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那一部分的你得到解脱。”</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总是向外寻求,总觉得只有解决了那些问题,我们的生活才会好。其实这是你那个“疯狂室友”,也就是头脑中的思想所做的决定,它老想帮忙、老想分析、老想解决问题。但是事实上,向外寻求的办法是走不通的,因为永远都会有新的烦恼诞生。</p> <p class="ql-block"> 知道自己痛苦的不痛苦,知道自己伤心的不伤心,知道自己焦虑的不焦虑。人最怕的是什么呢?是只会觉得焦虑,却找不到“知道自己焦虑”的那个自我。这时候,你发现你的自我消失了,你被你的头脑绑架了,没有自我导致你完全跟着情绪走。所以要想清醒地活,首先你得找到真正的自我。我这两天在电梯里边,经常会突然在脑海当中叫一声“你好”,然后有个声音回答说:“我在。”这个回答“我在”的就是真正的我,它与外在事物无关。</p> <p class="ql-block"> 作者讲了一句话说:“从来就没有任何事物值得你为之关闭自己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会背:“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但是怎么才能够做到无挂碍?这本书告诉你,那些外在的事物都是能量,我们让它们通过。有人欺负过你,让他们通过;有人伤害过你,让他们通过;有人不理解你,让他们通过。不用过多地计较外部事物,让它们从你的心灵中通过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一个明智的人会让意识保持足够居中,每当能量转入防御模式时就放手。一旦能量开始流动,你感觉到意识开始被它吸引,你就要放松和释放。放手意味着不跟随能量流。你只需有意识地做出一点努力,下定决心不去那里。你只管放手,虽然这有些冒险,但赌放手比跟随能量而去对你更有好处。当你摆脱了能量对你的控制,你就可以自由体验你内心的喜悦和广阔了。”</p> <p class="ql-block"> “随着你在精神上逐渐成长,你会认识到,试图保护自己不受问题的困扰其实会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如果你试图支配人物、地点和事件,以免它们干扰到你,你就会觉得生活在与你作对。你会觉得生活是一场斗争,每一天都很沉重,因为你必须控制每一件事情,与它们做斗争。这会带来竞争、嫉妒和恐惧,你会觉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引起你的不安。他们只要开口说话,或是做一件事,你的内心就会立刻感到不安。这就使得生活成为一种威胁。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如此忧心忡忡,为什么你的脑海里会出现那些令你困扰的对话。大多数时候,你不是在试图阻止事情发生,就是在因为事情确实已经发生了而拼命思考对策。你在与天地万物做斗争,这就使得天地万物成为你生命中最可怕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一生中最好的老师之一竟是死亡,这真是一个 极大的宇宙悖论。没有一个人或一个情境能像死亡那样给你那么多的教诲。有人会告诉你,你不是你的身体,而死亡可以表现给你看。有人会对你说,你抓住不放的事物都无足轻重,而死亡可以瞬间把它们全都夺走。有人会教育你,所有种族的男女都是平等的,富人和穷人没有什么不同,而死亡可以立刻使我们毫无差别。”死亡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想想死亡,你就能够重新看待这本书,然后做出自己的决定。</p> <p class="ql-block"> 想想死亡在背后看着你,你将怎么对待你面前的人和事,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身边的朋友,甚至是敌人,这就是死亡能够教会我们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大家带来喜乐,希望大家从此以后不再生气,开开心心地读书、生活、精进。</p> <p class="ql-block"> 这世间,感恩与爱同行,一直都是。 </p><p class="ql-block">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