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亮心中那盏灯 遇见更好的自己 ——徐州市边鼓边舞教育工作室十期研修班第二次培训活动报道

丹丹

<p class="ql-block">  阅读是最好的学习,研修是最美的相遇。2025年1月16日下午,徐州市边鼓边舞教育工作室十期研修班第二次培训,在铜山区教师发展中心进行。这次培训活动由工作室首席导师王勇老师主讲。天气虽冷,但到场的教师无一不满怀热情,对当天的培训充满期待。在当天的培训活动中,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点亮心灯,不忘初心,二是好书推荐。</p> <p class="ql-block">  《遇见更好的自己》讲座</p><p class="ql-block"> 上午,王勇老师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开场。王老师通过设置情境活动“99.9%怎么样……”,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立人、做事、治学,一定要志存高远,并为之努力奋斗,才可能有登峰体验。否则,就像工厂中的生产线,虽然一百个岗位的质量合格率均为99%,可是最后整条生产线的合格率却仅有36%。《礼记·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作为老师,想要修身,我们首先要修德,其次要修智。“修”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思所得,发扬长处;思所失,弥补不足;思所疑,解惑释疑;思所难,化难为易;思创新,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推荐</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的马兰侠老师向大家推荐了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马老师给出了自己推荐本书的理由是:可以感受作者的教育情怀;利于学习作者的教育理念;适用于家庭教育。雷夫老师对教育的坚持、父爱般的亲切以及哲人般的敏锐深深地打动了马老师。马老师认为,我们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管理是最有力量且最有效果的。我们要做一名重身教的老师,言出必行、言传身教才是教师感染学生最直接的途径。我们还要做一名勇于创新的老师,用智慧巧妙地解决问题,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帮助学生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刺猬法则》推荐</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的房莉老师向我们推荐了刘磊主编的《刺猬法则》一书。所谓刺猬法则,就是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冬天的寒冷而拥抱在了一起,可是彼此身上的刺却戳痛了对方,他们折腾了好几次才找到比较合适的距离,让自己既能拥抱取暖,又不被对方刺伤。阅读这本书,有助于认识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现象,借助案例理解刺猬法则的原理通俗易懂,可以助力提升人际关系收获成功人生。房老师感叹:“人际交往中,什么事情都要有‘度’,只有保持好交往的频率、距离和尺度等,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p> <p class="ql-block">  《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推荐</p><p class="ql-block"> 王勇老师向我们推荐了玛丽·凯·里琪的著作《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王老师认为,阅读本书,可以认识不同思维模式对人生的影响,学生的改变首先需要我们为其心理赋能,这本书是改善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操作手册。王老师在推荐中围绕“改变,从心开始”这个主题,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和影响,还鼓励我们成为“成长型思维”的人。正如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所说的“永远做你害怕做的事”那样,我们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舒适区,挖掘自己的潜能。做到敢于挑战、善于学习、勤于自省,相信我们都会从“心”开始,遇见新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拨亮心中的那盏灯》讲座</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培训,在王老师《拨亮心中的那盏灯》讲座中继续。首先,王老师设置了“人为什么会空虚”这一的话题,进而引出“目标”一词,让学员们在一个个事例中深刻认识并理解了目标的重要性。紧接着,在填写《价值观测验量表》及学员测评数据的分析中,王老师引领大家分析自己目前的价值观所在,在成就感、友谊与爱情观、金钱观、娱乐观中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需求与欲望,做一个有追求有目标的人。</p> <p class="ql-block">  随后,通过“谁走得更远”这一活动和哈佛大学“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数据,引导学员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有目标、有理想的人才能走的最远,“目标”一词在我们心中根植。在“目标检索”(人生五样)活动中,学员认真写下了自己在10年内所要完成的5件大事。比如学业、事业、经济收入、名誉、地位、房产、汽车、交友、旅游、恋爱婚姻、赡养父母……王老师针对学员进行了目标排序、目标管理的指导。并将诗人流沙河的诗歌《理想》和李希贵先生的忠告“一个人努力的目标越高,前进的步伐就越大;目标确定得越早,达到理想的途程就越短”分享给大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撰稿: 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詹湖小学 宋丹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小学 卢春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摄影: 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詹湖小学 宋丹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