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末的一次体验

静之

<p class="ql-block">成都,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是因为它是我出生成长了十多年的地方。陌生是因为若干年都没去过了,城市的格局面貌、风情美食等,一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p><p class="ql-block">成都自古繁华,风韵绵延,现代化高大上的气息加上悠远历史文化的浸润,让这座城市有一种沉淀力和滋润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年底来到成都,开会、参观、走亲访友,心生感慨,泛起涟漪。</p> <p class="ql-block">人民南路广场,一座毛主席挥手的塑像,让记忆清晰起来。文革时期,塑像广场东侧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在停课闹革命、没有书本、没有老师的年代里,小学有四年时光是在广场及周边四处晃晃悠悠,傻玩中虚度的。至今清楚记得,在党的“九大”召开之时,成都市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庆祝大会和游行,我被选为游行学生方队的小学生队员。“九大”召开前夜,在广场以北的成都实验小学(我就读的小学)集合预练。那晚,我带着四姨给的几片硬饼干,在学校待了一宿没睡。第二天雄赳赳气昂昂地、踏正步从巨大塑像前走过,那兴奋自豪的劲头前所未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如今,塑像仍是旧时模样,花坛摆放的格调也变化不大。除此之外的景象就不言而喻啦。</p> <p class="ql-block">郫都区的宾馆住了几天,天气都是阴有小雨。如果天空晴朗,在高层房窗户向西望去,可见西岭雪山,能体会一下古诗中关涉到的地理方位。遗憾的是,冬季,弥漫成都平原灰蒙蒙的雾气长期阻断视线,难见“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同款诗景。</p> <p class="ql-block">又见三星堆。不久前,刚走过河西走廊,对那一带石窟壁砖上的壁画浮雕等还有深刻印象。然而,来到三星堆青铜“重器”面前,这些“筋骨”般的物体所展现的力量、挟带的神秘,给人以异样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西北的壁画石雕透露出的是游牧民族和中原人们,在野山荒漠间文化生活交融的信息。劲厉的寒风与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与征战的沙场、西域的文化与边塞的诗篇等,是激动人心的。</p> <p class="ql-block">而与座座“三星堆”青铜器相遇,就是与震惊和不可思议相遇。有一种被远古的神秘庄重笼罩的感觉,仿佛是另个星球神坛王权的一种再现。</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成都平原上一个了不起的古代水利工程。过去多次看过,那时只有河流、堤坝、二王庙等景点。这回就大不一样了,景区很大很宽,每处景点介绍详细,是个露天的博物馆。表面看上去,水利工程并不宏大。冬季,水流缓缓,遇到江心的分水堤,河水一分为二,顺势改向,延伸距离也不长,没有感受到水的强烈喧嚣。站在水坝上,在想,公元前251年,蜀郡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把都江堰送给了成都。有了它,成都平原从旱涝无常成了天府之国,风调雨顺一直延续至今,成都真是有幸!</p> <p class="ql-block">茶铺,是成都的一张名片,是成都人的一种公共生活。其中蕴含的某种文化习俗魅力,在岁月更迭中越发浓郁。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来成都少不了去茶铺喝茶,体会这悠哉风俗。</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喝茶应该在安静的茶馆里,成都的茶馆可就不一样了,茶馆叫茶铺,喝茶叫吃茶。大街小巷或是坝子空地,或是小区楼下,几把竹椅,几个小圆桌支起来,就是茶铺。说不清是因为热闹之地有茶铺,还是茶铺成就了市井的闹热。</p> <p class="ql-block">竹椅、盖碗、小坝子是茶铺的标配。如今又添了一景,围炉煮茶,品种繁多的小食,与热气腾腾的“三花”茶水一起品味,是当下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时尚。老人们还是习惯边“吃茶”,边摆摆“龙门阵”,就满足了。</p><p class="ql-block">茶客有老有少,无论贫穷贵贱,一碗清茶面前,人人平等。</p> <p class="ql-block">舅舅是个老茶客,每天必去茶铺“吃茶”,这已是他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了。</p> <p class="ql-block">成都双流的彭镇,像许多南方小镇一样,小河水静静地从镇旁流过,小桥有两座,小巷的屋舍很密,没有多少古香古色,装饰很现代的茶铺、小吃店、书斋一个挨着一个,游客不少。</p> <p class="ql-block">小镇茶铺历史有100多年了,“观音阁老茶馆”,就有张恨水笔下成都老茶铺的样子,矮矮的屋檐,旧呼呼的竹椅,不太粗的木柱子矗立在屋子中间。冬季,太阳一出,是茶客们最幸福不过的事了,城里的人们纷纷走出门,来到小镇上。小街巷摆满了桌椅,整个镇子被人填满了。河边小巷里的几个安适书斋,被拥挤的人群罩着,完全没有闲达滋润。</p> <p class="ql-block">喝茶的人都很健谈,话题很多。有的人一边喝茶,一边抽烟、吐痰、大声喧嚷。烟瘴里凑热闹去喝茶,也算是一种体验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彭镇时,遇上阴雾天,天气湿冷,体感不太舒服。但茶铺和街巷就有了静,找个环境好点的茶铺,围炉煮茶。炉膛里干柴噼啪作响,炉火正旺;茶壶水咕咕开着,茶香四溢;炉台上的小土豆、小红薯、花生、板栗等小食,烤熟后散发的香气十分诱人。这一刻,沉静体验着浓浓的风土人情,温暖、幸福、安逸都有了,很巴适。</p> <p class="ql-block">成都“夜经济”很火,随处可见的楼宇之间,流光溢彩‌,人们川流不息; SKP 高档商圈,光影交错‌,是年轻人带娃闲逛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成都高新区的高楼大夏间,圈出一方叫"铁像寺水街"的公园,现在是网红打卡地。傍晚,这里很美。竹影溪畔,烟波桥上,没有大声喧闹,只有从街旁铺子里传来的笑语声、音乐声。声音不大,轻柔飘飘,与夜色融合得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夜来香” 的时光,是人们烦劳工作后消遣放松的一种偏爱。夜幕降临,三五成群的人们,惬意地在色彩斑斓的灯光下走着、聊着、笑着。街边的“苍蝇馆子”一个挨着一个,散发着成都美食的醇香。</p><p class="ql-block">如今,不仅北京、上海或是成都等大城市的街景很酷,中小城镇也有着同样的景致。一样的霓虹闪烁,一样的熙熙攘攘,一样的繁华似锦,分不出太多的异样来。生活在这样的国度里,真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个茶铺的对联:“余生很长,何事慌张”,有意思,算是这次到成都的点点印象和心得吧,记住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