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期待已久的英国自由行于2025年5月12号愉快启程。同行的除了官森,还有定居美国的表姐释超、表姐夫泽深,这种旅行方式让我心驰神往。我们可以自由地穿梭于珍藏历史瑰宝的博物馆,能在古老的城堡中探寻尘封千百年的往事、漫步田园牧歌般的英伦乡村,沉浸在美术馆与画廊的艺术光影里、更能走进歌剧院与音乐厅,聆听经典歌剧与古典乐章,近距离触摸英国人骨子里优雅浪漫的生活格调。<br>5月12号上午7:45分,我们在龙洞堡机场T3航站楼,乘坐机型为73N的CZ3661航班,于9:20分抵达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13:20分在广州白云机场T2 航站楼转乘机型为78C的CZ303航班飞往伦敦的希思罗机场。<br><br></h3> <h3>乘坐飞抵伦敦希思罗机场的CZ303次航班</h3> <h3>经11小时50分钟的长途飞行,我们于5月12日伦敦时间19:28分降落在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h3> <h3>拖着行李箱的我走出希思罗机场4号航站楼接机口,一眼就看见等候在那里的哥哥嫂嫂,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感动与兴奋交织着,我迫不及待加快脚步,千言万语化作了紧紧地握手与拥抱。</h3> <h3>官森与来接机的驾驶员</h3> <h3>一个多小时候后,我们抵达位于Leyland Road,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麟孫哥冬暖夏凉的家。推开门,温馨舒适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的布置风格我很喜欢。他们家英文书籍占据了相当大的空间,墙上挂有书画、瓷盘、蜡染,桌子、柜子、楼道上摆放着不少漂亮的小饰物。嫂嫂说每一件都有故事。钢琴、小提琴为她颇有成就的医生女儿拿各种大奖立下过汗马功劳,吉他是嫂嫂父亲送给她的礼物……,之前听说英国人特懂生活,怀旧情结极浓,在英国居住了三十多年的哥嫂家,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h3> <h3>进入位于二楼带洗手间温馨、舒适、生活用品齐全的客房时,我的眼眶不禁湿润,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哥嫂的用心和浓浓的亲情。<br>安顿好我们,哥哥又开车去送住格林威治公园旁Clarendon酒店的昭姐和姐夫。</h3> <h3>敲定英国行程后,我第一时间下载了英国行政区划图,扎进伦敦历史文化资料里“补课”,还特意购买了《英伦历史漫步》《伦敦文学地标》等书籍,并配上《伦敦旅游地图》《伦敦旅行手帐》等实用宝典。把行前准备和旅途注意事项也梳理明白,自认为旅行前该准备都准备好了。没想到表哥表嫂早已把方方面面的事都安排妥当,从行程细节到意外预案,我们考虑到和没有考虑到的哥姐都提前规划好了,有这样贴心的哥哥嫂嫂,真的太幸福啦!</h3> <h3>早上发现,哥嫂家的小花园太养眼了,忍不住要官森帮忙拍几张。</h3> <h3>四个人的早餐</h3> <h3>官森虽持有国际认证驾照,但英国车方向盘在右边,只能比下姿势。</h3> <h3>13号嫂嫂带我们和昭姐夫妇去格林威治公园</h3> <h3>昭姐姐夫住的酒店对面有个漂亮的小教堂</h3> <h3>姐姐住的酒店包早餐</h3> <h3>格林威治公园位于伦敦东南部,靠近泰晤士河的南岸。公园占地74公顷,是伦敦最古老的皇家公园之一,始建于15世纪初,最初是王室要塞和御苑。</h3> <h3>1675年,格林威治公园内建起了皇家天文台。1884年,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被确定为本初子午线,成为全球时间的参考基准,这使得格林威治公园闻名于世。<br>格林威治公园最初是15世纪初的王室要塞和御苑,1675年建立了皇家天文台。1884年,通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被确定本初子午线,这一决定使得格林威治成为全球时间的参考点。公园在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园内的主要景点包括皇家天文台、航海博物馆和格林威治码头。旧皇家天文台由著名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屋顶下设有英国最大的天文望远镜。航海博物馆展示了航海历史和文化遗产,而格林威治码头则是泰晤士河观光渡轮的主要停靠码头之一。公园内有许多历史建筑和雕塑,展示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h3> <h3>詹姆斯· 沃尔夫将军雕像</h3> <h3>格林威治天文台军装男子塑像前合影</h3> <h3>哥哥还带我们参观了前身为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格林威治大学和海军军官学院的教堂。该大学创建于1635年,学员都是现役海军军官中优秀而有培养前途的初级和中级军官。</h3> <h3>海军军官学院的教堂</h3> <h3>官森在外表亮丽如昔,1869年首度下水启航的卡提沙克号(cutty sark)运茶船前留影。哥哥说当时许多载有茶叶的船舶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卡提沙克号是其中速度最快、装饰最漂亮的仅存者,被称做“顺风威士忌”。1885至1895年期间它往来于澳大利亚和英国运送羊毛,也曾到过美洲,以其高效率的航行速度代表着帆船建造技术的顶峰。我们看到不少在那里听讲解的学生,船舱里展示了许多当年英勇的航海史料。卡提沙克号旁另有一艘小船“gypsy moth iv”,那是francis chichester爵士在1966年单人航行世界266天所乘坐的小艇,据说航行了将近3万英,但不对外开放。</h3> <h3>哥哥带我们来这家最具英伦风格的酒吧餐馆用餐</h3> <h3>接着又参观位于伦敦格林尼治的国家海事博物馆,该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海事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由海事陈列馆、皇家天文台和建于17世纪的皇后之屋三座相连的馆址组成。海事陈列馆建于1807年,最初作为海员孩子的学校使用,1934年正式成为国家海事博物馆,并于1937年对公众开放。该馆的藏品分海洋历史与航海文化,这里展示了从古代航海到现代海洋探索的各个方面,重点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观众可以了解从哥伦布到库克船长的探险史,以及大航海时代的壮丽船只和海上战争的历史。海军与战争博物馆详细记录了英国海军的历史,包括海战、海上英雄和英国皇家海军的辉煌成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纳尔逊海战和胜利号战舰相关的展览,展示了海战历史及其对世界局势的影响。科技发展博物馆展示了人类在探索海洋深处和航海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19世纪的蒸汽船、潜水艇和航海地图等。</h3> <h3>下午懿德嫂带我们看望筑孙哥,哥哥气色甚佳,谈笑自若,家中宅院宽敞,花园景致宜人,别具风致,我和昭姐在筑孫哥家拍了不少的照片。</h3> <h3>14号哥哥带我们乘坐火车、双层公交和轮船,让我们感受伦敦的交通状况。</h3> <h3>伦敦某大学的毕业典礼</h3> <h3>乘船看大本钟</h3> <h3>哥哥还带我们去了位于特拉法加广场英国最大的连锁书店。水石书店由蒂姆·水姆于1982年创立,现拥有290门面,覆盖英国、爱尔兰及欧洲其他地区。</h3> <h3>参观英国国家画廊(英国国家美术馆),画廊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北侧,是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也是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它成立于1824年,最初由乔治四世说服政府购买了林布兰、拉尔等人的38幅作品,逐渐发展成为以绘画收藏为主的国家级美术馆。国家画廊最初设在帕玛街100号安格斯坦的住宅中,直到1831年才移址到专为国家画廊设立的建筑中。此后,通过捐赠、遗赠及收购,馆藏画作迅速增加。1870年进行了扩建工程,1887年在门廊北边添加了许多展览室,1911年向西扩建。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又进行了多次扩建,现在的国家画廊结构比19世纪时的前身复杂得多,但仍坚守其创立目标。国家画廊的馆藏包括从13世纪到20世纪的欧洲各画派作品,涵盖了文艺复兴、印象派等各个时期的绘画杰作。馆内分为四个展馆:圣像收藏翼展出1260年至1510年的画作,西翼展出1510年至1600年的画作,北翼展出1600年至1700年的画作,东翼展出1700年至1920年的画作。每个展馆都有简介,介绍代表性画家和主要展出画作类别。英国国家画廊的藏品丰富的艺术宝库,其中的八幅杰作绝对值得一睹为快。1.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Room 63) - 1434年 - 扬·凡·艾克。这幅画捕捉了夫妻俩的日常生活瞬间,细节丰富,栩栩如生。2. 《被拖去解体的战舰无畏号》 - 1839年 - 透纳。这幅画捕捉了战舰的壮观场面,透纳的技巧让人惊叹。3. 《出访英国宫廷的法国大使》 (Room 2) - 1533年 - 小汉斯·霍尔拜因。这幅肖像画捕捉了大使的威严与优雅,细节丰富。4. 《阿尼埃尔浴场》 (Room 43) - 1884年 - 乔治·秀拉。这幅画捕捉了浴场的宁静与美丽,秀拉的点彩技法令人叹为观止。5. 《向日葵》 - 1888年 - 梵高。这幅画以其鲜艳的色彩和动感的线条而闻名,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6. 《圣安妮》 (Room 66) - 1499-1500年 - 李奥纳多·达芬奇。这幅画捕捉了圣安妮的慈祥与智慧,达芬奇的细腻描绘令人叹服。7. 《圣乌苏拉港》 - 1641年 - 克洛德。这幅画捕捉了港口的繁忙景象,克洛德的现实主义风格令人印象深刻。8.《麦田里的丝柏树》 (Room 43) - 1889年-梵高。这幅画以其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色彩而闻名,是梵高的另一幅经典之作。这些画作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h3> <h3>梵高的向日葵</h3> <h3>扬·凡·艾克 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h3> <h3>克洛德的《圣乌苏拉港》 </h3> <h3>达芬奇的《圣安妮》 </h3> <h3>梵高的《麦田里的丝柏树》 </h3> <h3>乔治·秀拉的《阿尼埃尔浴场》 </h3> <h3>参观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伊丽莎白塔(大本钟),此塔是联合王国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也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威斯敏斯特宫的报时钟是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按照维多利亚哥特式风格设计,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时钟的表盘镶嵌在直径23英尺(7米)的铁框里,支撑着312块猫眼石,看起来像彩色窗户。表盘的周边以镀金装饰。该塔由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每到国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1小时报时一次。</h3> <h3>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该教堂在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教堂。<br>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威斯敏斯特教堂(也译作西敏寺)与威斯敏斯特宫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教堂内部最独特的就是其阴暗的中殿,据称这个中殿是全英国的教堂中最宽敞的。教堂内部的气氛庄严、神秘,与英国一般比较光亮的教堂内景截然不同。</h3> <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