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疙瘩(饺子)</p> <p class="ql-block">五豆饭</p> <p class="ql-block">腊八面</p> <p class="ql-block">暖锅烩菜</p> <p class="ql-block">蒸碗</p> <p class="ql-block"> 年关渐近话春节</p><p class="ql-block"> 过年是春节的代名词。过去穷人把过年叫“年关”,过年就像过关口一样的艰难。富人过年是过钱哩,穷人过年是过难哩。现在和过去比,是天天过年哩!</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每年的冬至,就是年关的起始。过年吃饺子,过冬至也吃饺子,这不就是年气来了吗!</p><p class="ql-block"> 冬至和春节一样,都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这天是一年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昼在一天天延长,黑夜在一天天缩短。俗话说“过一冬至,长一耙齿,过一五豆,长一斧头,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过一年,长一椽,过一十五,长的没腜”就是这个意思。冬至又是寒冷天的开始,俗话又说“冬至不吃饺,冻掉两个耳”,是说天冷的可怕。可怕是可怕,但没有那么可怕,当然也要引起重视,否则会冻坏双耳,也叫生“冻疮”,我受过这样的罪,小时侯不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没有取暖设施,加上穿戴的条件也差,我的手、脚、耳都冻伤了,晚上往热炕上一睡,冻疮遇热,奇痒难忍!冻疮会留根,年年犯,多年都好不了。后来有了冻疮膏,强多了。</p><p class="ql-block"> 过了冬至不久,就进入农历的“腊月”,离年关越来越近了,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腊月初五是“五豆”,要吃“麦仁饭”,也叫“五豆饭”,是用脱皮的大麦仁、(没有大麦仁的用小麦仁代替)黄豆,绿豆、小豆、黑老鸹豆或玉米豆,有的还用扁豆、小米等熬成的稠粥,再调上葱花,吃起来特别的香。如果是再加上花生米、杏仁、葡萄干等,那就是“八宝粥”了。</p><p class="ql-block"> 乡俗是前一天晚上就备好料,第二天天不亮就要起来熬,天麻麻亮就熬好了,家家先给左邻右舍送上一碗,谁家送得早,就说明谁家人勤快,然后自家人才吃。学生还要给老师送给,我端了一碗走了一里半路送给老师。送的人多了,老师吃不完,又分给学生吃,这就是朴素的师生情!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过“五豆”吃五豆饭呢?我的理解是,古人为提醒人们,人是靠吃五谷杂粮生存的,要时常记在心里。另一层意思就是盼望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好! </p><p class="ql-block"> 腊月初八,又是过“腊八”,谐音是喇叭,吹响了向年关冲锋的喇叭。这一天,南方人一般是喝“腊八粥”,北方人一般吃“腊八面”。和五豆饭一样早准备,早做早送早吃,大都是炝好的汤,稀稀捞上下熟的柳叶面,调上葱花,条件好的再浇上肉丁豆腐丁臊子,热腾腾香喷喷的,特别好吃,一人能吃两三碗。现在很难吃到那时候的味道! </p><p class="ql-block">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也称“祭灶节”。祭灶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间非常重视。这一天要给灶火爷或叫灶王爷献上贡品如灶糖、印花的砣砣馍,帖上灶火爷的年画相等。灶火爷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专司人间烟火的神仙。相传腊月二十四灶火爷要去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一年来的实情,要“上天言好事”,不能乱说话,否则灶糖就会粘住嘴,让你说不成话。这样说来,小年就是给灶王爷送行。</p><p class="ql-block"> 小年也是出行在外的人回家过年的时候。在旧社会,给地主老财拉长工的人也要回家过年,地主老财就要给算帐,结果是“算盘一响,烂鞋提上,空手回家,眼泪流淌”。在外辛苦一年,不知礳破了多少双鞋,结果是两手空空回家过年,能不伤心落泪吗!现在在外打工的人,一般也是小年前回家,许多农民工回家时,也是囊中羞涩!无颜面对一家老小!</p><p class="ql-block"> 春节又叫“大年”,除夕就是大年三十。夕,本是一种伤害人的怪兽,因而三十晚上就要响炮,以吓跑夕,安然过大年。这一天家里再打扫一遍,收实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帖上对联和窗花,准备好新衣服。三十的晚饭就是疙瘩里带面条的饭,这叫“拽魂疙拉魂面”,魂不能丢了。接下来就是“守岁”,三十都睡的比较晚,一边守岁一边包大年初一的疙瘩,还要给孩子发“压岁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人的压岁钱就一二分钱,城里人也就一两毛钱,孩子们也高兴得不得了。孩子们最盼的就是过年,吃顿好饭,穿件新衣,再就是那一二分钱的压岁钱!现在家家都有彩电,“春晚”陪着大家守岁,压岁钱城里人都是几百上千的发,过了零点就是大年初一了,早早把迎接春节的鞭炮烟花放了,耀州城能响多半个小时,整个天空如电闪雷鸣,响声震天,就像打丈一样壮观,震撼人心!</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天刚麻麻亮,疙瘩就熟了,第一碗要给先人献上,而后家人才能吃,疙瘩里有一个包着一分硬币,谁吃到了谁今年就有钱,谁就是家里的掌柜的。懂的人都知道,钱就在最后捞的那个碗里,聪明的媳妇自然要将这碗递到丈夫的手里,丈夫果然吃出来了,丈夫本来就是掌柜的吗,你看,这是天意,灵验的很!</p><p class="ql-block"> 吃了疙瘩,就是拜新年,到“自家人”屋里去坐坐,说说话唠唠嗑。有新媳妇的,进门就磕头,自家人赶紧取出早己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新媳妇。赶中午饭都得回家,讲究是过年不在人家家里吃饭。</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的午饭,是一年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最团圆的一顿饭,家里人都到齐了,大热炕中间放上小低桌,弄四五个凉菜,温上两壶烧酒一喝,再上主打菜——“暖锅”。</p><p class="ql-block"> 暖锅类似于现在的火锅,就是在火盆上架上砂锅,锅里是早己煎好的烩菜,烩菜又分细菜和底埚子菜。细菜有粉条、豆腐、白菜、海带丝、土豆等;底埚子菜主要是红白罗卜,都是提前烩好的,分别放在两个“斗盆”里,吃时舀到砂锅里,下面是底埚子菜,上面是细菜,再往上扣上一个“蒸碗”加热后,热腾腾的白蒸馍夹上“条子肉”,就上香喷喷的暖锅菜,那味道,那感觉,嫑提有多享受了。在农村,能吃上这样的年饭,那日子一定是过得很不错的人家。</p><p class="ql-block"> 吃了暖锅,就该文化生活登场了,有的去看戏看电影,有的在家看电视,有的下棋打朴克,孩子们就更自由了,想玩啥就玩啥。</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倡移风易俗,过“革命化”的春节。我们队趁过年公社的拖拉机闲着,初一就请到我们队帮忙拉粪,司机就是我村的。大伙早上吃完饺子,扛上铣去装车。有时候初一还有篮球比赛,演文艺节目等。</p><p class="ql-block"> 初二就开始拜新年,也叫送节、走亲戚。带的“礼当”一般都是白蒸馍、油塔馍(花卷馍)、豆腐粉条包子、油包子、糖包子、豆包子或手工挂面等,家庭条件好的就是一包点心配馍或挂面,要先走老舅家、舅家、小舅家,再走姑家姨家,户面大的要走好几天,带孩子的,主人就要给发压岁钱。"重服”在身的人家,三年不拜年,过了“破五”,也就是正月初五,轻服的人家可以拜年。正月初七叫“人七”,在娘家的媳妇都要回家,不能在娘家过夜。到了初八九,又该准备过十五了,上街买灯笼送灯笼。</p><p class="ql-block"> 送灯笼也有很多讲究。给新生孩子第一年要送不带腿子的,如“火罐灯”、“富贵灯”,第二年要送花灯如"石榴灯”,“莲花灯”,第三年就要送带腿子的灯如“马灯”、“猴灯”等,以后各年就随意了,但每年都要配火罐灯。孩子的老舅家要送三年,舅家要送十二年,第十二年叫“全灯”,除送灯外,还送比平时重点的礼物,如衣服等。新媳妇娘家也要送三年灯,这是规矩。</p><p class="ql-block"> 小初一,大十五。是说十五比大年初一还热闹。十五又叫“元宵节”,过十五叫“闹元宵”,十二三就开始点灯笼赏灯笼、放烟花,唱大戏,耍社火,耀州城里还有猜灯谜,大型烟火等活动,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 一般是过了十五年就算年过完了,但耀州很特别,不过“二月二”不算年过完。二月二要“咬蝎子”,就是早已蒸好的蝎子花馍钉在墙上,这一天取下来全家人分食,吃了的人一年都不会被蝎子咬。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耀县几乎年年二月二举办开幕式、物资交流会、耍社火等活动,药王山、耀县城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自从药王山收到市上管理后,市上也年年在药王山举办为期十天的“二月二药王山古庙会”,南来的,北往的和尚道士客商也非常多,上山的、照相的、买货的、演艺的、玩杂耍的比比皆是,给庙会增添了几份热闹。</p><p class="ql-block"> 二月二药王故里也没闲着,也在举办同样的庙会,举行药王祭祀活动。孙塬乡十几个村的,以及其它乡镇一些村的锣鼓队、秧歌队、社火队等齐聚药王故里表演,唱几天秦腔,过个热热闹闹的二月二。</p><p class="ql-block"> 2025.1.16</p> <p class="ql-block">买灯笼</p> <p class="ql-block">灯笼市场</p> <p class="ql-block">火罐、富贵灯</p> <p class="ql-block">火罐灯笼</p> <p class="ql-block">石榴灯</p> <p class="ql-block">莲花灯笼</p> <p class="ql-block">工艺灯笼</p> <p class="ql-block">唱秦腔</p> <p class="ql-block">社火表演</p> <p class="ql-block">社火表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