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急救先锋:勇敢的救心使者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下午3:00左右,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在庞村卫生院悄然上演。48岁的高某,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倒地,心脏骤停,生命悬于一线。幸运的是,他倒在了庞村卫生院附近,接到求救信号后,庞村镇卫生院的韩俊峰院长和李晓蒙副院长迅速反应,带领医护人员火速赶到现场。他们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立即对高某实施了心肺复苏。与此同时,东直门洛阳医院驻庞村急救站的急诊团队也迅速响应,他们接力完成了气管插管,进一步稳固了患者的生命体征。15分钟后救护车转运病人到了东直门洛阳医院(伊滨)急诊ICU病房。</p> <p class="ql-block">(二)生死时速,急性心肌梗死成功救治</p><p class="ql-block">接到急诊ICU病房刘利娟主任会诊电话后,刚结束介入手术的张守彦主任带领叶飞飞医师迅速赶往ICU查看患者,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实施急诊支架手术。术中患者心脏再次停跳,临时起搏器保驾护航完成手术,成功于急性闭塞的右冠状动脉置入支架一枚,用时仅25分钟。术后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术后30分钟成功拔除气管插管。</p> <p class="ql-block">(三)胸痛中心 无缝衔接</p><p class="ql-block">这例心脏骤停的心梗病人能快速救治成功,实属不易,其背后离不开三大关键因素:一是基层卫生院高效的急救技能,为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二是120急救中心庞村急救站的迅速介入与专业转运,确保了生命的持续支持;三是急救中心、ICU与心脏中心的无缝对接,以及心脏介入团队的迅速反应,共同编织了一张生命守护网。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彰显了现代急救体系的强大力量。</p><p class="ql-block">据悉,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无任何后遗症!</p> <p class="ql-block">(四)市—乡镇—村”三级联动胸痛急救新模式</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区卫健委与医保局携手,高度重视公众健康,针对心肌梗死等高致死率疾病,精心绘制诊治流程图。在120急救中心的支持和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在庞村设立急救点,开创伊滨“市—乡镇—村”三级联动胸痛急救新模式,成功打通急救“最后一公里”。这一创新举措确保了胸痛急救的迅速直达,为急性胸痛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显著降低了急性心梗患者的死亡率,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这一模式的推广,将为更多生命带来希望之光。 </p> <p class="ql-block">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洛阳医院携手庞村卫生院,急救共建,守护生命!</p><p class="ql-block">呼救电话:120</p><p class="ql-block">或633591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