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网上聚会亦相宜 </p><p class="ql-block"> 公元1962年9月我们考入山西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全班20人,清一色男生,是外语系多年来少见的和尚班。</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基本来自本省各地,农家子弟居多,骨子里的淳朴、简单、率真,在校六年(学制5年,特殊时期晚分配一年),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性格特点,大家相处得还是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毕业分配以后,各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工作,为生活,为家庭奋斗着。但是大家始终互相惦记着,在信息不是那么发达的年代靠书信,后来用电话联系着,现在有微信,正是几载同学缘,终身相惦念。</p><p class="ql-block"> 在太原市生活工作的同学们还有机会见面,外地的几乎没有可能,于是有人提议我们向所有同学发出邀请,到太原聚聚,虽然总共20位,可是通知起来也很不容易,有几个始终没有联系上,最后有11人相聚,那是1995年。</p><p class="ql-block"> 2017年是我们大学毕业50周年,也就是我们最初相识55年啦,大家再次相聚在太原,整个组织工作由刘洪扛着,联系通知同学,安排活动全过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很是忙活了一阵子。这一次相聚也是11人,但是上次相聚时还参加的已经有2人不幸离世。聚会期间相互问候,畅叙别后情,还回山西大学老校区转了一圈,学校变化不大,当时的教学楼、宿舍楼都还在,回忆往事,即使不说什么,也感慨良多,一言难尽啊,50年过去了,世事沧桑,从风华正茂到年逾古稀,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别时有约,5年后再聚首,然而世事难料,疫情肆虐,……</p><p class="ql-block"> 2024年底,有人倡议,年龄大了,我们都是80岁以上的人了,组织一次聚会不容易,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来一个线上聚会,可发照片,也可以视频,方便灵活,不必劳师动众,经济实惠,效果不差。又是刘洪,主动承担了所有事务,联系人员,征集照片,制作相册,老同学群里很是热闹了一阵子,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一群八旬老者偕老伴组成的特殊相册亮相,虽然耄耋之年,但一个个喜气洋洋,意气风发,显摆,臭美,仿佛不知老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相册没有能够满足大家的愿望,于是有人提议继续征集一些老照片,再做一集,从恰同学少年到夕阳无限好。正是:少年人活在幻想中;青年人活在理想中;中年人活在现实中;老年人活在回忆中;所有的人都活在希望和友爱中。于是有了这一集。</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7日星期二</p> <p class="ql-block">1995.04</p> <p class="ql-block">2018</p> <p class="ql-block">2011.10</p> <p class="ql-block">以下16年2月</p> <p class="ql-block">以下17年2月</p> <p class="ql-block">2002.02</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