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夏日游(二)——游老君山

举予

<p class="ql-block">老君山,这座享有“天下第一仙山”美誉的神秘山峰,宛如一部活着的历史书,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向每一位到访者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是中华大地唯一一座不对外国人开放的山峰,不仅是道教的起源地,更是老子修炼成道的圣地,无数动人的传说在这里流传,吸引着无数信徒与游客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23日清晨7时,我们从南召县城出发,沿着二广高速转郑栾高速前行。两个小时后,抵达河南栾县老君山游客中心。得知60岁以上的长者可免票进入,我们便将车直接驶向了云景索道停车场,准备开启一段难忘的老君山之旅。</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登上索道,郭老师坦诚自己是首次乘坐索道,内心充满恐惧,因为他有恐高症。我安慰他说,我初次在香港乘坐跨海索道时,也曾因害怕而全程闭眼,由朋友牵着前行。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我逐渐克服了恐高,如今无论是索道还是玻璃栈道,都不再让我感到恐惧。郭老师听了我的话,也渐渐放松下来。</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峰林索道全长1070米,虽距离不长,但沿途景色令人叹为观止。从索道上俯瞰,连绵起伏的青山尽收眼底,仿佛一幅天然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转眼间,我们便抵达了中天门。</p> <p class="ql-block">下了索道,可选择继续乘坐索道直达程牛桩,那里距离老君庙已经很近。然而,为了体验更丰富的登山乐趣,我们决定选择更具挑战性的步行路线,从中天门到救苦殿,需要攀登数百级台阶,这对体力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我一鼓作气登顶,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体能依旧不错,也为接下来的行程增添了信心。</p> <p class="ql-block">救苦殿始建于唐代,虽在清末遭遇火灾,但甲申年得以重建。殿内供奉太乙救苦天尊,庄严肃穆。这座古建筑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承载着无数信徒的心愿与祈福。</p> <p class="ql-block">离开救苦殿后,我们沿着蜿蜒的盘山林荫栈道前行,栈道依山而建,四周绿树成荫,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趁着游客尚未到来,我为同行的朋友们拍摄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也为这段旅程留下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歇气亭,不少游客因长途跋涉而在此稍作停留。一对年轻夫妇在这里甜蜜互动,为宁静的山林增添了一抹温馨的色彩。这处歇息亭不仅是游客恢复体力的地方,也是情感交流的角落,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温馨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过了歇气亭,走几分钟就到了观音殿。观音殿不大,坐落在一个岩石窝里,屋背后紧靠石壁。老伴邀我进去给观音菩萨作个揖,我向来没有这个习惯,但还是进殿内看了一下观音菩萨。这尊观音菩萨是汉白玉雕琢的,我走遍全国很多寺庙,只有这老君山的观音菩萨是汉白玉雕琢的,这说明老君山香火旺盛,寺庙富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道祈福墙,层层叠叠的祈福锁构成了一道美丽的红色风景线。游客们到此,不惜钱财,花钱买平安,买健康,买福气,都期盼得到太上老君的庇佑。我的老伴也非常迷信这个,每次旅游遇到类似的祈福锁,免不了都要去丢些钱才心安理得。我虽知这是景区敛财的一种方式,但人们美好的祈福愿望无可非议。我站在这祈福墙边上,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连绵起伏,山峦叠嶂,绿意盎然,中原大地,山河壮丽,让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道祈福墙,就进入仙境隧道。</p> <p class="ql-block">走出隧道,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栈道弯弯曲曲,盘旋在丛林怪石之间,宛若一幅长长的画卷。这里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栈道尽头,一棵被誉为“老君山枫王”的千年古枫巍然屹立。它春夏绿荫如盖,秋冬之际红叶似火,是老君山红叶景观瑰宝。这棵古枫历经千年风雨,吸纳天地灵气,被游客视为神树,受到游客膜拜,纷纷挂上红丝带祈求庇佑。</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在老君山的“天路”上,这一带集奇峰、怪石、云海、峡谷为一体。有一线天、独出一峰、伴仙界、天王观海、巨龙寻山、观音赏曲等,构成了绮丽神奇的惊世画卷。走在这天路上,一步一景,移步景换,依栏俯视脚下,绝壁万丈,给人以腾空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这些景观浑然大气,又不失秀丽多姿,无不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近观远赏,体验感受颇深,余味无穷。这里的每一处景色都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君山的一片松林,粗糙的枝杆镌刻着岁月的痕迹。春来它给老君山增添蓬勃生机,夏日它为游客遮阴纳凉,寒冬它银装素裹结成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让游客领略到老君山独特的冰雪之美。</p> <p class="ql-block">穿过松林,一片高山杜鹃映入眼帘,尽管已是五月,这里的杜鹃花依然盛开,比南方的花期晚了一个月。远处,巍峨的三角金殿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这里成为游客争相拍照的热门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登上了伏牛山主峰,这里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秦岭——伏牛山——大别山是贯穿我国中东部呈近东西走向的山脉,也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老君山拔地而起,位于秦岭余脉伏牛山脉主脊线上。成为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分界,河流水系也在此南北分野,南坡西陕县境内的水系通过老灌河汇入丹江(长江支流),属长江流域;北坡栾川县境内的水系通过伊河汇入黄河,属于黄河流域,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伏牛山”碑前,游客排起长队拍照留影。我们选择在旁边亭子里稍作休息,欣赏周围的美景。亭中的一幅对联“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寓意深远,发人深省。我借此机会看了一下长江黄河分水岭的介绍,当复习了中国地理知识,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分水岭上,放眼望去,滔滔长江水东逝去,让我无限遐想,久瞬梦间,思绪萦绕,不经意间我发现自己真的老了……</p> <p class="ql-block">老君山的峰林奇观举世无双,在近千亩范围内有大小石峰千余座,千峰竞秀,姿态万千,每当山雾乍起,奇峰怪松隐现雾中,宛若海上仙山,被称为“缩小了的仙境,扩大了的盆景”,即峰林烟岚。</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了宏伟的建筑群附近,这些建在悬崖峭壁峰尖上的金色塔殿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前行探索更多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途中,我遇见了一位92岁的老奶奶,陪同她的女儿也70多岁了。老奶奶依然能够攀登老君山,让人羡慕钦佩。我不禁思考,当自己到了这个年纪时,是否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从南天门进入,穿过钟楼和鼓楼,我们来到了老君庙。庙前摆放着一个长条形的大香炉,今日香火并不旺盛,只有几缕青烟袅袅升起。这或许意味着游客们更多地是来欣赏美景,而非祈福。</p><p class="ql-block"> 老君庙代表“福”,是道教信徒心中的圣地,供奉着太上老君,药王孙思邈以及云霄娘娘、碧霄娘娘、琼霄娘娘。这里是祈求道祖灵佑全家福寿康宁和为长辈祈求健康长寿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老君庙左前方有一尊卧铜牛,名为“秦岭伏牛”,象征着力量与坚韧。它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圣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从老君庙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道德府,这里原为老子楼,后因明万历皇帝颁旨存放《道藏大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道德府代表“寿”,供奉着鴻钧老祖、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鴻钧老祖被誉为天下第一仙,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朝拜道德府的诸神,可灵佑全家富贵安康。</p> <p class="ql-block"> 这是道德府前的仙鹤,被称为《守护仙鹤》,象征着长寿与吉祥。</p> <p class="ql-block">道德府背后是金殿,即五母金殿,代表着“喜”。这里是祈求姻缘美满、子孙满堂的圣地,供奉着五位天母,即泰天王母、地王母、人王母、无极母、西王母。虽然我没有入内参拜,但依然感受到这里的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我从金殿下来遇见了同学候哥,我给他拍了这一张。</p> <p class="ql-block">我两相遇后,他还要上金殿去。我折回到老君庙排队准备上亮宝台。上亮宝台的人太多太挤,我从护栏外面登上了亮宝台。</p> <p class="ql-block">亮宝台,代表“财”,海拔2197.7米,这里全铜装饰,为重檐歇式建筑,殿内供奉着财神爷赵公明和利市仙宫,以及太山老君的三件宝物——阴阳扇、太极图、炼丹炉。传说是太山老君展示宝物的地方,因此成为祈求财运亨通的最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从亮宝台下来,我又登上了玉皇顶。玉皇顶代表“禄”,是老君山的最高峰,海拔2197.9米。这里供奉着玉皇大帝、托塔天王李靖、太白金星,这里是祈求官运和学业有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玉皇顶,俯瞰下面,山峦叠嶂,云雾弥漫,群山若隐若现,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游完老君山,让我比较清楚了老子,原来真有其人,他姓李名耳,字聃,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教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存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家发展具有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原来出自老子之言。</p> <p class="ql-block"> 举予</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22日于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