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

勇敢的阿莉埃蒂

<p class="ql-block">大家好!这里是宿迁市巾帼读书会,今天由朱妍玫继续为您分享余秋雨老师的著作《中国文化课》第三单元 大道·儒家佛家道家 第71讲 佛教传入中国</p> <p class="ql-block">精华摘录:</p><p class="ql-block">——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集体人格是指一批人在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上的共同默契,这种共同默契不必订立,而是深入到潜意识之中,成为一种本能。</p> <p class="ql-block">——艺术和美学并不是扭转乾坤的枢纽,却可以在兴衰过程中滋润人心,使人们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都有权利与美相伴。</p> <p class="ql-block">——风在动,幡在动,引起了心动。但是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心动。因为只有心动,才会与人相关。如果没有心动,外界所有的动静都无足轻重。</p> <p class="ql-block">——“无己”。不仅不要期待外界,也不要期待自己。</p> <p class="ql-block">——“水滴石穿”,水从来没有把石头当作斗争的对象。穿石,不是预设的计划,而是自然的安排,自然的安排,就是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余秋雨老师说:“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国历史上所经历的各个阶段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的封建礼仪、儒家思想、佛教文化等,都成为了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历史的了解,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如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余秋雨老师在书里不仅为我们理清文化发展脉络,解读他们的思想,还为我们搭起了读书框架。所列的经典作品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读来。</span></p><p class="ql-block"> 丰富自己的阅读视野,听一听别人的感悟,这是我参加读书会的初衷。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 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拥有。”这真的很棒!</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要感谢我的三只小猫咪,这次在我读书的时候它们很乖,在可爱的“喵喵”陪伴下,愉快的读完我的篇章。没有扒拉我的书,也没有“嗖……嗖……”地从我的书上飞来飞去。是值得表扬的好宝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