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魅力名镇之和顺古镇

素琼

<p class="ql-block">提起和顺古镇,其名气是响当当的,不仅是五A景区,还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迷人的自然风光‌,被联合国授予了“中国第一魅力名镇”之称。因而凡到腾冲旅游的,没有不到和顺古镇的,我们也是慕名而来。原计划在此小住两天,没想到不知不觉住了六天,因而对和顺古镇有了更多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走进和顺古镇,最为震撼的是“世界腾冲,天下和顺”这八个字,去了那么多古镇,唯此最“牛”!这“牛气”应来自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来自其获得的诸多殊荣和游客的口碑。和顺古镇因小河绕村而得名,后又将其引申为“士和民顺”、“和顺和谐”、“内和外顺”之意,是对其600多年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最好解读。</p> <p class="ql-block">百年菜街是和顺古镇的主街,约1.5公里长,地面由青石板铺就,两边分布着多家百年商铺和特色手工艺店铺。街面虽狭窄,却很热闹,尤其是清晨,本地人和游客都会在这里购买食材和品尝早点,感受边陲古镇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有八大宗祠,分别是寸、刘、李、尹、贾、张、杨、钏八姓祠堂,其中寸氏祠堂,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寸氏家族曾出过多位秀才、举人和进士,还有著名的抗日名将(九个儿子中有三人牺牲在抗日战场)和教育名家、翡翠大王等,展现了寸氏家族的商业成就和家国情怀。现在八大宗族的子孙们,遍布于世界各地,每到清明时都会归根祭祖‌,这些宗祠不仅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更是和顺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1924年,由当时崇尚读书开智的和顺华侨集资兴办,书籍报刊从上海采购,经海运至缅甸仰光,再转运至中缅边境,最终由马帮驮到和顺,行程近万里。在艰难中逐步发展壮大的和顺图书馆,现藏书万余册,尤以古籍最为珍贵。1980年纳入国家公共图书馆建制。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现今,其不仅是当地人饱览群书,寻求知识的地方,更是外地游客参观游览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魁阁:始建于明代,曾是民国总理李根源的居所</p> <p class="ql-block">中天寺始建于明崇祯八年</p> <p class="ql-block">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p> <p class="ql-block">弯楼子民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昌宫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最早是供奉文昌帝君的地方,因文昌帝君掌管文运和功名,1909年和1940年,先后在这里开办了两等小学堂和益群中学,成了和顺教育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和顺主街的南侧,矗立着文治光昌、冰清玉洁、和顺顺和、仁里、百岁坊等牌坊,每一座牌坊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寓意。‌和顺顺和牌坊‌:寓意着古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治光昌文化坊‌:用火山石雕砌而成,寓意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冰清玉洁节孝坊‌:象征着贞节和孝道。虽然部分牌坊在上个世纪被毁,但2001年后逐步恢复重建,成了和顺古镇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艾思奇出生、成长、成熟的地方,一件件珍贵的展品、一段段真实的文字记载,讲述着艾思奇成长为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传奇的一生。是和顺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他也成了和顺人民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和顺小巷是和顺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河而建,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迹和古建筑,是腾越和顺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小巷内打造的大马帮博物馆、走夷方馆、和茶坊、皮影馆、木雕馆、古戏台、宣纸坊、翡翠赌石馆等,还原了西南丝绸之路上、马帮的生活场景以及和顺人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在这长达 500 米的家风长廊里,我看到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在这里代代相传,也见证了和顺人对文化的执着追求。都说这里的人包容平和,诚信自律,我想这都源于他们骨子里的教养和世代相传的家风。也才使这个看似普通的小镇,竟然走出了一百多位海外华侨、 300 多位举人秀才及众多商业大亨,这就是家风和教育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位于古镇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由七棵高大挺拔、已有百年树龄的古樟树组成。这七棵树中有五棵排列成一条直线,近观犹如一片绿色的华盖,撑起了一把巨大的天伞;远望则好似千只手臂向四周展开,千手观音古树群由此得名。古树群下,一条历经数百年沧桑的火山石古驿道蜿蜒西去,开始了和顺人“走夷方”的旅程。千手观音古树群是和顺古镇的一道亮丽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沿小河边矗立的一座座洗衣亭,是和顺古镇独有的风景。这些在风雨中屹立了上百年的洗衣亭,见证了无数人背井离乡走夷方的故事,是和顺老一辈人真实生活的缩影。其表达的是在外闯荡事业的丈夫,对留守妻子最朴实的爱,而折射出的却是和顺温馨暖心之家风。</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和顺的历史、和顺的文化、和顺的建筑,本已够华丽的了,而其山水之美,又为其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河边湿地小径和野鸭湖畔,人文建筑和湖光山色相融,如诗如画,怎一个美字了得?</p> <p class="ql-block">在和顺的最大惊喜,是邂逅了原单位20多年未见的老领导秦书记等深圳同事(图1-图2);同时还巧遇来自北京的,同样20多年未见的原单位领导古经理等4同事,并结伴同游了半个月(图3-图5)。无论邂逅还是巧遇,都得感谢和顺带给我们的邂逅之机和巧遇之缘!</p> <p class="ql-block">  稀豆粉就油条或粑粑,是和顺特色的早餐,也成了我的最爱,每早必吃;还有…,其实就是饵块也很实惠可口;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傣族手抓饭和正宗傣餐;让我映像最深的是许多小餐馆,即便吃一份只有几元钱的稀豆粉,也免费提供n多种调料,各取所需,这在很多城市餐馆都是难以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我们闲逛于牌坊门亭阁宇之间,灯光亮起时,白日里热闹喧嚣的景区变得如此静谧安宁,而小桥流水人家又多了几分婉约柔情。</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和顺小巷,白天感受着她的繁华,夜晚欣赏着她的宁静,你会发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不知往返和顺小巷多少次了,而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心境和不同的感受。或许是夜晚的凉意,冲淡了人们闲逛的热情,除了酒吧艺人的孤芳自赏外,偌大的小巷,仿佛就是我俩的二人世界,任由我们静静地欣赏…</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和顺主街,少了游人,只有那柔和的灯光,伴着路旁的商铺、建筑,延续着和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