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 一一参加内江铁二局子弟校60周年校庆随笔之二《母校春秋》

九林

<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歌,时光有痕。</p><p class="ql-block"> 铁二局内江子弟校始建于1964年,从最初创办幼儿园到开办小学、发展到办初中直至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p> <p class="ql-block">  据子弟校元老之一王广莉老师回忆:当初由王世华来组织筹建子弟校。由成都调来老师黄X华教算术,到内江教育局要来邓维玉老师教语文。王广莉老师经内江东站铁小张主任推荐,来教幼儿班兼音乐课。因为当时只设有小学一年级一个班,编制小,只设一个教导处,王世华任教导处主任,这实际就是子弟校的首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不论时光多么久远,大家在记忆中都习惯尊称她为“王主任”。她那形象儒雅,举止端庄,为人和蔼的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她为创办子弟校所付出的辛劳、在默默奉献教育事业而退休隐居生活直至何时离世都不得而知,令我们唏嘘和深深缅怀。</p> <p class="ql-block">  建校六十年,征程漫漫,风雨兼程,岁月悠悠,现在迎来了母校的甲子华章。我们作为学校的一段经历和见证,感受和看到学校的发展变化。尽管往事如烟,但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应梳理出重要节点的那些人和事,以从中有所感悟铭记。</p><p class="ql-block"> 1964年:创建时为为两个小学班级,以后逐年增加,最多时达到10个小学班级。</p><p class="ql-block"> 1969年:开始创办初中,初建为两个班级,以后逐年增加。最多时达到7个初中班级。</p><p class="ql-block"> 1971年:开始修建第一栋教学楼,次年建成投入使用。随即在当年开始新建第二栋教学楼,历经4年时间,在1976年建成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1973年:开始创办高中,学制为两年,初建为两个班级。至此,学校成为从小学到高中完全建制学校。</p><p class="ql-block"> 1975年:学校首个高中班毕业,以后每年都有高中班相继毕业,走出校园,接受社会的挑选。</p><p class="ql-block"> 1988年:随着生源结构趋向学龄前儿童的形势,开始创办幼儿园,并随着1998年铁二局的改制,把办学重心从小学到高中的子弟校办学格局转型为以办幼儿园为主的办学模式,教育全面向社会招生,由2个班级、68人的幼儿教育办园规模不断发展壮大。</p><p class="ql-block"> 2003年成功创办市级示范性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2014更名为内江市实验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2016年成功创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发展是一任又一任学校领导带领教职员工共同的接力奋进。</p><p class="ql-block"> 根据所收集到的文字资料和咨询学校老领导的信息,現梳理出从铁二局子弟学校创办到发展转为内江实验幼儿园这60年历任的主要领导的大致脉络。</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任:王世华,1964年至1971年时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二任:刘代贵,1971年至1976年时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内,白长林时任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三任:任福安,1976年至1985年时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内,孟世洪时任书记,陈全义时任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四任:潘泽远,1985年至1987年时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内,邱道海时任书记,张伏瑞时任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五任,廖安琪,1987年至1988年时任校长。邱道海续任书记,张伏瑞续任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六任:何宗武,1988年7月至1990年12月时任校长。邱道海续任书记,张伏瑞续任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七任:张伏瑞,1990年12月至1997年7月时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内,刘光渔时任书记、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第八仼:何宗武,1997年7月至2003年时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这个时期内,廖宣萍时任书记。</p> <p class="ql-block">  第九任:廖宣萍,2003年至2010年8月时任校长、园长。周炯时任书记。</p> <p class="ql-block">  第十任:黎晓玲,2010年8月至今,任书记、园长。</p> <p class="ql-block">  六<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年初心不变,薪火相传,铸就了学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铸就了实验幼儿园享负盛名,幼儿茁壮成长。图为1984年三八妇女节学校女老师的一张合影。照片中,老师们身着朴素的衣裳,脸上洋溢着自然的笑容。</span>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心心念念的学校是她们的背景和寄托。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情,用爱心浇灌着花朵,在她们属于自己的节日里,留下了这份珍贵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所收集的学校初中、高中毕业合影照,悉数罗列以后,从中看到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可以构起对那个时代美好的回忆,值得珍惜和收藏。</p> <p class="ql-block">  初中七三级一班毕业合影。是子弟校最早办的小学第一个班。听学长们说,那时学校处在建设期,他们都要参加搬砖等义务劳动。</p> <p class="ql-block">  初中七五级一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初中七五级二班毕业合影。我就是二班的,那天我由学校派去参加内江市故事会交流,错过了照毕业照的时机,成为不可弥补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  初中七五级三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高中七五级一班毕业合影,是子弟校最早毕业的高中班,最早走向社会。</p> <p class="ql-block">  高中七七级一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高中八零级一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学八一级一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学八一级二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高中八二级一班毕业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  高中八三级二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初中九二级二班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小学九六级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初中九六级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学九九级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学2000级毕业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张合影时间不祥,预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粗略一算有60余人教职员工员,反映了子弟校最火红的时期。</p> <p class="ql-block">  直至1999年,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学校把办学重心转向幼儿教育,由2个幼儿班级,68人的办园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小学到高中子弟校办学格局,转型为以幼儿园为主的办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2006年1月12日,铁二局内江子弟校正式移交地方,成为一所由内江市市中区教育局管理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一一内江市英语实验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2014年,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幼儿园正式更名为内江市实验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内江实幼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随着名声鹃起,内江市实验幼儿园办园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有的一所本部圆,到现在一园三址,即本部园、城南园和碧桂园;办班从原有的14个教学班增至32个教学班,在院幼儿1300余人;教职工160余人。</p><p class="ql-block"> 2021年,内江市实验幼儿园被评选为四川省五所之一、内江市唯一一所“四川云教”主播幼儿园。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国培计划”教师挂牌实践基地。</p> <p class="ql-block">  60年筚路蓝缕,一路走来,逐梦绽放。不论是从子弟学校发展变革为实验幼儿园,也不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实验幼儿园“乐教育,共成长”,都如实验幼儿园黎晓玲园长所说的“我们都是做的中国教育!”我们见证了母校的成长,见证了母校的奋斗,见证了母校的辉煌。让我们以母校的创建和发展为荣光,铭记母校,祝福实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