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时代|一起走近“中国最牛老爸”

墨涵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南昌 晴 0-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蕾老师讲的《梁启超家书》,看看这位中国最牛爸爸是如何培养自己的九个子女的?</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先生有九个孩子,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这位最牛老爸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呢?答案就在这本《梁启超家书》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梁启超眼里,学历高、成绩好都不是首要的教育目标。他希望孩子有美好的品格;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又对社会有益的事业;充分享受人生,一辈子都过得有趣有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本书不仅是写给家长的。无论有没有成家,你一定希望人生道路更广阔,一直朝上。那么如何找到真正的兴趣和目标,怎样规划未来,怎么把日子过得充实又有趣,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1895-1898年与康有为发动维新变法运动,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的思想转变产生了很大影响。晚年退出政坛,专心学术,一生写下一千四百余万字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历史等多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曾说过: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p><p class="ql-block">还说过:一个人若是在舒服的环境中会消磨志气,那么在困苦懊丧的环境中也一定会消磨志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重点来讲讲他的另一个身份:“中国近代史上最牛老爸”。</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先生的长女叫梁思顺,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自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对古诗词有着独特的见解,后来成为一位诗词研究专家。</p> <p class="ql-block">次女叫梁思庄,是图书馆专家,北大图书馆的副馆长。</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女儿梁思懿,曾经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国际联络部的副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p> <p class="ql-block">四女儿梁思宁是一名新四军战士,陈毅元帅称她是自己手下特殊的兵。</p> <p class="ql-block">梁启超先生有五个儿子,这五个孩子中长子梁思成,也就是林徽因的丈夫,他是我们熟知的著名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国徽是由这夫妻俩共同参与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次子叫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中国野外考古的奠基人。他和哥哥梁思成在1948年同时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儿子梁思忠,曾经在西点军校留学,1932年他在淞沪抗战中抵抗日军的侵略,最后病死前线。</p> <p class="ql-block">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者,《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编者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儿子梁思礼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带头人,长征二号的副总设计师。就是这位先生,他在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梁家子女中的第三位院士。</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家庭教育成果在当时,直到今天都是极为罕见的。这位最牛老爸,到底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呢?他的那些做对的方法有没有我们能够学习的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就来打开这本《梁启超家书》,一一对应学习……</p><p class="ql-block">这本书是一部书信集,它包括了梁启超从清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1898年,到民国十七年,就是1928年,这个时期写给自己妻子和儿女的书信,大概有数百封,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会说这么忙的一个人,怎么会有时间写信呢?因为他认为这件事重要,所以时间就是排序。所以这本书中收录了他跟孩子们互动的细节,相信能够带给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和很多家庭启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梁启超对待孩子的态度,应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待自己人生的态度。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家长的,即便你是一个还没有成家,还在成长中的人,你也会希望自己人生道路更广阔,一直朝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何找到人生真正的兴趣和目标,怎么能够规划未来,怎么把日子过得充实又有趣,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梁启超一生中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多的转变,但他爱国之心未变,新民之道未变,这就是不变的东西。</p><p class="ql-block">那梁启超根本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一个理想的中国。所以1917年之后,他就退出了政坛,专心学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回到学术领域后,写下了一千四百余万字的著述,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哲学、历史等各个方面。所以他成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p><p class="ql-block">他的文章、他的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我们教科书上那个《少年中国说》,大家都会记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慷慨激昂,力量万钧,你就会感觉到这作者应该是一位严肃的大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你翻开家信,你就会发现,这个大先生特别能够理解少年人,他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非常地热情,而且很风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先生认为,人生在幼年青年时期,趣味是最浓的,若不引他到高等趣味的路上,他们便非入下等趣味不可。所以赌博、喝酒这些成瘾的东西都叫下等趣味,因为你只有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才觉得瞬间被满足。如果人一旦沉沦在瞬间满足中,生命力就会被吸干,剩下的人生就只剩下一片荒漠。</p><p class="ql-block">所以一个孩子或者是年轻人,应该朝高尚的趣味走,否则一旦落下来,那可能会给一生带来灾难。那么你说高等趣味为什么有深度、值得热爱呢?它是一个人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人只有不断地努力突破和成长,才是丰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梁启超的心中,带领孩子们找到可以受用终身的高等趣味,让他们一生都能过得充实、津津有味,这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事。梁启超儿女们的兴趣很多都是他培养的。</p><p class="ql-block">首先叫美学教育。诗词教育一直都是梁家子女从小到大的基本功。那种把好奇心,把诗意,把热情,种在孩子心中的氛围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请注意,梁启超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是建立在陪伴之上的。我们要向梁启超学习,在人文与美学的培养上,最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家庭氛围,由家庭成员共同来完成,而不是说你只管找到你的兴趣,而我就可以自甘随波逐流,这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样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经常鼓励孩子:说那些很遥远的事,你想它干吗呢?人要活在当下,不骄傲、不气馁是最重要的,然后要尽力去行动,不要只想不做,只说不做。</p><p class="ql-block">除了要在自己的专业上竭尽全力之外,梁启超还鼓励孩子们要给生活找点趣味,就是给那种专业的、重要的、严肃的生活加一点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让孩子们知道,家里面没有谁是绝对的权威,即便是这么一个很牛的父亲,也不能为你作主。那么孩子自己说了算,孩子就不会因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遭到父母的批评和贬低,也不需要在父母面前扮演一个被家长喜欢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有这样,他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的时候,才会愿意跟父母商量,才会把你当作朋友,你才能在重要的关头给他一些合理的建议,帮助他走出正确的那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虽然很忙碌,四处奔波,常常不能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但是他是非常重视写信的。他认为心里有话一定要及时说出来,而且要随时参与到孩子们的生命当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家长常常说,我特别忙,我没有时间,其实就意味着你的这个时间没有把孩子、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怎么会没有时间呢?有哪几个人能比梁启超还忙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家的教育总结起来就是春风化雨,事无不可谈。爱情、婚姻、生死,这些我们有时候觉得很难跟孩子去聊的重大话题,在梁家都是在书信往来和日常聊天中完成的。没有什么不能讲,没有什么不可以接触,没有什么需要过度保护,要相信一个人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曾经说过,他希望一个人在品格未定,可善可恶的时候,早一点下点涵养的功夫,把根基打好,将来到社会里才能不屈不挠,立得住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叫作涵养的功夫呢?他总结为:“有精到的技能,有高傲的志气,有真挚的信仰,有浓厚的兴趣”,就这四点,他的每个子女都做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句话也跟大家共勉,希望每个书友都能够拥有一本《梁启超家书》,理解其中的智慧,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行动,活出理想中的人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梁思礼与杨利伟等五名中国宇航员在返回舱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是日记星球4290号星宝宝墨涵,正在参加日记星球第100期自媒体写作变现营,这是我的第381篇原创日记。</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