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梦未休,月落星沉忆犹在。</p><p class="ql-block"> 回家乡参加校庆60周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仍沉浸在对校庆的回味之中,也勾起对母校、老师、同学、校友以及生活在家属基地度过童年、学生时代的回忆,于是在对校庆和往事的几多回眸及其随感中成篇于后,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末,回到家乡内江一一巴蜀腹心,大千故里,甜食之都。这是我熟悉的地方,从小偎依在母亲怀抱长大成人,度过学生时代。</p> <p class="ql-block">时值初夏,绿意盎然,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是聚会好时节。</p> <p class="ql-block"> 走进熟悉而已有变化的母校,就沉浸在参加铁二局内江子弟校60周年校庆欢乐的氛围里。</p> <p class="ql-block"> 在专为校庆铺设的欢迎校友的红地毯上,高75级学生吴黔玲与两位老师携手,边走边向老师感恩告白。</p> <p class="ql-block"> 校庆活动签到后,老师、同学、校友相逢在一起,人声鼎沸,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时光似乎已经穿越回到几十年前的学校教室里,见到了同窗、同校的同学和校友。尽管经历的岁月年轮让每个同学的容颜都有所变化,但仍然能熟悉或依稀记得同学的样子,或稍加提醒就能脱口叫出名字,那种久别重逢的热情和喜悦,仿佛要将整个校园点燃。</p> <p class="ql-block"> 高76级二班钟书(左1)、高75级吴默玲(左2)和高76级二班的我(右1)与老师、后成为校长的张伏瑞(右2)久别重逢。在张老师面前,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那份对老师的敬仰与感恩依旧不减。我们深知,无论走得多久多远回来,都不能忘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教诲指引的老师。当年老师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今天我们当应陪护老师守望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 高84级孟怀珍与吴禄惠老师亲密相拥。学生时代的乖乖女,如今已是有乖孙孙的姥姥,共同的母爱让这份师生缘更加惺惺相惜,心有灵犀。</p> <p class="ql-block"> 学校最早的老师之一邓维玉与学生的合影。邓老师今年已87岁,大半辈子致力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芬芳永存。</p> <p class="ql-block"> 学姐们与余正碧老师合影。学长们是学校最早的班级,从读书上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最早毕业,从最早加入少先队直到共青团,以及在家兄妹中大都排行在前,都具有率先和担当意识,是学弟学妹们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学妹们与聂培珊老师合影。参加校庆中,学弟学妹占了大部分,可见学弟学妹们还是更富有激情与精力的年龄优势。</p> <p class="ql-block"> 同学、校友在一起相聚。久别重逢,即使当年不在一个班、一个年级,也能从一直在子弟校读书、从在一个家属基地生活找到共鸣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一般说来,还是在一个班的同学更为熟悉,更有话题。尽管时光蹉跎,依然还有当年“同桌的你”所保持的那纷亲切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在参加校庆中,对一些学弟学妹开初并不认识,一旦说上与自己同学的名字,才对上他们是同学的弟弟或妹妹,更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在校园“Z”形人梯上的留影,好象是人生之路总是蜿蜒曲折的写照,我们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又相聚在母校。</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冉,斗转星移。铁二局內江子弟校在变革发展中已成为现在内江实验幼儿园,但这并不影响对子弟校厚重的情感。六十年的云和路总会有变革,在变革中浴火重生,在继承中继往开来。初心不变,薪火相传,还是一脉相承。在这校庆、也是园庆的60华诞,追昔抚今,感慨万千,相聚共情在此时。</p> <p class="ql-block"> 参加校庆活动的大合影。这张大合影,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校友、原铁二局内江子弟校的老师、现内江实验幼儿园的教职工,群贤毕至,桃李满园。在这60年华诞校庆、园庆之际,一起为共同走过的岁月而追忆铭记,一起为学校的发展变化而见证辉煌,一起为实验幼儿园明天、为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祝福共勉。</p> <p class="ql-block"> 得知校庆正逢王广莉老师八十岁生日,学生送上一束鲜花,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福和敬意。</p> <p class="ql-block"> 原铁二局内江子弟校老师与现内江实验幼儿园教职工的合影。二排左1的王建刚老师和三排右一的办公室主任钟华,当年都是子弟学校的学生,后王建刚贵州大学毕业,再后来成为母校的老师,钟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从求知若渴的学生,到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老师,且回到母校工作,身份的悄然转变身,更能感受到教育本身的力量和温度以及教育所延续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原铁二局内江子弟校部分老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各年级校友分别与老师的合影。看似这么多照片是一个堆砌,而实质上都是一幅幅值得珍藏的绝版,因为随着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就不可能再有重复,留下的只是过去那个时刻的痕迹,过去得再远点,就是那个时代的记忆,那段历史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老师、校友在校园里游览观赏。看到幼儿园老师带着小宝宝们种出的庄稼,自然联想到老师就如辛勤的圆丁,哺育我们茁壮成长。</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小宝宝与已是爷爷奶奶辈的我们互动。尽管走出校园已历尽千帆,饱经风霜,我们仍要带着一颗不老的童心归来。</p> <p class="ql-block"> 在庆典上,学校领导代表、时任校长张伏端讲话,深情回忆了在学校工作28年,与教职员工象圆丁辛勤劳作的峥嵘岁月,赞美了从铁二局内江子弟校到内江实验幼儿园变革发展60年的花繁叶茂、桃李满园,祝愿内江实验幼儿园越办越好!</p> <p class="ql-block"> 铁二局内江子弟校教师代表聂培珊讲话,有对子弟校教书育人为国家培育了各类人才的热情赞美,也有对实验幼儿园发展的由衷祝愿。</p> <p class="ql-block"> 优秀学生代表孟怀旺讲话,感谢实验幼儿园提供了校友相聚的机会,从回忆一家四兄妹都在子弟校读书毕业的经历中感恩老师的教书育人,道出了校友们共同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 内江实验幼儿园园长黎晓玲讲话,回顾从铁二局子弟校到现在的内江实验园的变革发展,一句“都是做的中国教育事业”充满共同的荣光,一番“不管什么时候,所有的校友回到实验幼儿园就是回到了你们的母校,都欢迎你们!”的肺腑之言令校友们倍感暖心。</p> <p class="ql-block"> 珍惜难得的相聚机会,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合影,定格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女生校友簇拥着老师在一起歌唱。她们的热情和着装,为校庆增添了别样的色彩,成为校庆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话语诉心扉,歌舞表衷情。庆典上,能歌善舞的老师和校友自发的在舞台上展示才艺,以共同享受并融入在校庆欢聚的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 音乐老师王广莉为校庆一早赶来组织节目表演。在庆典上还表演了两个精彩的节目,赢得大家的掌声。看她热情似火的组织张罗,舞台上神采奕奕的表演,谁能相信王老师已步入耄耋之年,都由衷的敬佩老师所充满的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 校友们表演的《洗衣歌》、《花又落》等节目,多是即兴喜好的自然发挥,却也难掩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高84级孟怀珍在校友群晒出了当年跳《洗衣歌》舞蹈与王广莉老师的老照片,今天她们在庆典上再跳这个舞蹈,既是致青春的怀念,更是永葆青春的激励。</p> <p class="ql-block"> 高78级陈泉一首凄美的《花又落》独唱,在带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缘来有因果,缘对无对错”的人生释然和</span>“不管花开花落,我们的马鞍山情结永远不落”的祈愿中,饱含对人生情感和执着信念的特有笃定。</p> <p class="ql-block"> 六十华诞同庆贺,铁校实幼共荣光。传承融合创新高,祝福安康再相会!铁二局内江子弟校60周年校庆在台上台下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曲声中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