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自主游戏——《造车记》

🌈启明幼儿园

游戏背景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同时《指南》也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获取经验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他们喜欢通过亲手操作来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不断发展,能够构思和创造出更加复杂和多样的建筑作品。</p> 游戏实录(一) <p class="ql-block">  在下午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偶然发现到班级的女孩子们坐在万能工匠上,当我凑近瞧的时候听见子沐和怡婧小朋友在说着:“小汽车开呀开”但是没过2分钟子沐从小车上掉下来。大家一起开心的笑了,这也成功吸引了周边的小朋友们注意力。于是车子变形计就此产生了。</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车子造型</p> <p class="ql-block">  但是在开车的时候,子沐说:“这有木板,放上去我们就可以一起坐。”这个想法得到了怡婧的支持,在这时一旁的铭涵小朋友主动来帮忙帮木板,果果也加入到这次游戏中。</p> <p class="ql-block">问题1:木板放置问题。</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案:将竖在中间的滚轮取下。</p> <p class="ql-block">  三位小朋友坐上去首次尝试,铭涵在她们行驶时和我说:“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木板会到一定程度滑落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和铭涵说:“你可以把这个建议告诉她们。”</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旁的铭涵提出建议后并拿来一个滚轮想要加进去,但是果果及女孩子没有理解意思还是按照自己想法玩。</span></p><p class="ql-block">发现问题2:木板滑落,人太多了太重了?</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案:只能上去一个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时子沐想起铭涵的建议,从边上拿到滚轮并加到木板下面,现在出现了新问题</p><p class="ql-block">问题3:木板长度不够。</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案:并进行更换。</p> <p class="ql-block">  更换木板后,果果提出新建议:在前面放置一个滚轮,挡住木板的滑落。</p><p class="ql-block"> 问题4:如何让木板不滑落。</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向前木板不滑落,但是到一定位置不能向前行驶。换方向时,新加入的滚轮不能跟着往前滚动。</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这个方案行不通。随着游戏时间的结束🔚,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如何让木板不滑落,能向前开”有了很强的探索欲望,于是我也开始梳理幼儿现有经验及能拓展方面。</p> <p class="ql-block">  通过游戏观察时,小朋友对于自己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大胆表述。并说一说关于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下面的观众们也纷纷提出想法。</p><p class="ql-block"> </p> 游戏实录(二)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场地进行更换时,孩子们的兴趣依旧不减。通过上次讨论如何不让木板滑落提出的建议💡马上开始一一落实。</p><p class="ql-block">1.加长木板的长度。</p><p class="ql-block">2.增添多个滚轮。</p><p class="ql-block">3.人数不能太多。</p><p class="ql-block">但是探索发现木板还是到达一定程度会滑落。</p> <p class="ql-block">  正当大家沮丧时,这时沐沐说到:“我们攀爬组合木板那里不是有卡扣吗?”“那我们去搬过来试试看”梓萱说。</p><p class="ql-block"> 两人的举动也成功吸引到了丫丫、怡婧、梓萱一起加入搬木板行列中。</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车子”初步成型后,吸引了更多小朋友对车子游戏产生兴趣,都想亲自体验一下 在接下来的自主游戏中,越来越多的幼儿加入其中。</p><p class="ql-block"> 当组装后底座后,梓萱说:“我们后面用轮胎当座位”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同意,在增添后开始行驶一段距离,发现车子轮胎倒了。但是在这次失败后小朋友们并没有气馁,研究原因。</p><p class="ql-block"> 问题1:座位太硬了。</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加垫子和轮胎。</p> <p class="ql-block">  发现问题:丫丫说:“因为我俩个轮胎太重了”再次重新组装时,我犹豫要不要上前搭把手时,发现他们已经开始动工了,并且还吸取前期经验,进行检查卡扣是否固定,人踩上去试一下是否牢固。</p><p class="ql-block"> 问题2:轮胎太重了。</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检查卡扣及承重力测试。</p> <p class="ql-block">  当有人将轮胎放上去时,子沐马上从上面拿下来。</p> <p class="ql-block">  用手推的小朋友,也进行姿势调整,让车子开动的同时自己也能自己也坐上去。</p><p class="ql-block"> 问题3:手推太累了。</p><p class="ql-block"> 解决问题:坐在上,用脚发力。</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子终于成功变形。由于当日下午离园时间紧迫,因此在第二日区域观察空间中与小朋友进行分享经验。</p> 番外篇 游戏的分析与评价 <p class="ql-block">  1.当幼儿控制材料时,材料的功能会随着幼儿的需要而变化。</p><p class="ql-block"> 2.从科学领域来看,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或逻辑推理,进行探究、创造、想象、合作、规则等多种价值。</p><p class="ql-block"> 3.对于游戏中不断失败,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时,小朋友们能敢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4.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幼儿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面对问题,幼儿每次都完整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行动验证——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不仅解决了问题,更是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p> 支持与策略 <p class="ql-block">  1.追随幼儿,互动共生。</p><p class="ql-block"> 2.捕捉教育契机,思考游戏衍生的教学。(承重力)</p><p class="ql-block"> 3.教师选择适宜的介入时机和方式,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4.注重反思,总结提升游戏经验。</p><p class="ql-block"> 5.聚焦问题和创新点展开讨论,深化幼儿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