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滦平两本书”恳谈会(之二)

东方神韵

<p class="ql-block">  一元复始,新岁序开。2025年1月3日,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举办了品读“滦平两本书”恳谈会。主要就阅读曾任县文联主席的高兴库、黃宝铭、邓秀军、段凤国四位同志的著作谈认识,说感想。 本次活动邀请滦平籍且曾在滦平县委工作过的原承德市政协副主席马致君同志亲临指导。</p><p class="ql-block"> 原县人大主任、读书研究会发起人李宗义同志,县文联主席张淑玲同志,原县工商联主席、承德佳威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玉成先生,原县文联主席高兴库同志,原县文联主席、县网信办主任邓秀军同志,原县文联主席段凤国同志出席活动。</p><p class="ql-block"> 本期专题刊发读书会名誉主席李宗义对原四位县文联主席的著作谈自己的认识,作综合全面评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阅读县文联原主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滦平两本书”交流会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 李宗义</p><p class="ql-block"> 由我们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倡导的阅读“滦平两本书”活动开展以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已经寻找到“滦平两本书”150 本,集中交流“滦平两本书”读后感6次;《滦平两本书概览》一书正在编辑中;边阅读边寻找的工作还在有序进行。我们的活动从一开始就得了县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有关部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县文联主席张淑玲、原主席高兴库、黄宝铭、邓秀军、段风国更是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交流读书感的“两本书”都是四位原文联主席的作品,他们是我们滦平响当当的大文人。他们文学功底深厚,著书立说能力强;在位时工作有魄力,弘扬滦平文化有功劳,为全县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我就四位原主席的作品发言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高兴库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高兴库出版过3本书。一是长篇小说《黑山响马》,荣获承德市第三届文艺繁荣奖;二是诗词集《紫塞金歌》;三是《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承德滦平卷》。另外还有一本没有书号的书画集,是代为滦平县人大常委会主编的《法制春秋书画集》。除此之外还有《热西泪》和《大潮儿女》两部长篇小说期待出版。《黑山响马》是一部长篇小说,全书55章,44万字。小说从第1章“大青马之死”到第54章“联手城下”,一个故事连着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入情入理,是一部惩恶扬善、匡扶正义的好书。既然是小说,就不是真事,也不是历史的真实再现,而是用文学的手法虚构出来的。作者在序言中说“吾孩提时常听家父说起,日伪时期本地有一莽汉,家贫遇急上山为匪,同一伙强人烧杀抢掠,报仇行凶,确有扰民的一面。然,这伙强盗又性情好爽,讲义气,不畏权贵,杀贪官、除恶霸、打鬼子,做一些惩恶扬善之事。”序言虽短,要义已彰。查滦平历史,西沟确实有一个叫田永芳的土匪头子,因恶贯满盈,解放后被政府正法。这段历史早已成为过去,小说中的“不畏权贵、杀贪官、除恶霸、打鬼子”的田虎并不是指田永芳,而是书中的田虎。为了抒发我对这部小说的感慨,我用一首七言诗来替代读后感。读《黑山响马》有感:“莽莽深林藏虎豹,黑山响马逞英豪。皂白不分祸端酿,醒悟幡然私念抛。劫富安良行好事,杀敌御侮报投桃。大河汹涌终为驯,浪子回头效尔曹。”</p><p class="ql-block"> 《紫燕金歌》是高兴库的一部诗词集,诗的篇幅占全书的五分之三,词的篇幅占五分之二。诗分为“紫燕金歌”、“物华天宝”、“情溪花潮”、“镜中鉴影”、“野鹤闲云”五章;词分为“红旗飘飘”和“心海波涛”两章。诗的章节属于格律诗,多数是绝句。《紫塞金歌》内容是作者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所以语言朴素,没有无病呻吟之感,这些感知、情感和思绪被浓缩、升华为美丽的诗篇。我就诗集第1章说说我的感想。这一章有21首诗,其中11首是描写改革开放后家乡巨变的内容。看见家乡夜晚月光如水,垂柳行行,树影婆娑,稻田里传来阵阵蛙声,信口拈来《小村夜晚》:“绿柳垂丝小路边,银光月色泻窗前。田间水暖蛙儿叫,稻谷飘香小江南。”改革开放使农民发挥了山区独特优势,家家发展种养业,使小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看到家乡巨大变化,作者浮想联翩,一首《赞专业户》跃然纸上:“肥猪满圈羊满坡,庭院池塘养鸭鹅。河套杨柳一片绿,山坡大枣红如火。”这是一首赞颂养殖户的七言绝句,还有专门写给种植户的一首五言律诗同样精彩。那就是《改革迎来丰收年》:“大豆瞪圆眼,高粱涨红脸。谷儿低下头,玉米笑开颜。改革施新策,农民愿种田。风调雨又顺,喜庆大丰年。”这些诗句,与其说是出自原文联主席的笔下珠玑,倒不如说是农民子弟的肺腑之言。</p> <p class="ql-block">  二、黄宝铭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黄宝铭出版过4本书,第一本是长篇小说《牡丹梦》,取材于咱们县的兴州;第二|、三、四本书是《铭人名言》系列的《铭言诗选》、《铭言短句》和《读人心得》。另外还有一本没有书号的宣传册,是他代为县委、县政府主编的《美丽滦平邀您来》。最为可喜的是,他的力作新书《农门内外》已经付梓出版,为我们这次交流活动增添了光彩。</p><p class="ql-block">《牡丹梦》是作者从兴州行宫一株白牡丹说起、演绎出来的一部长篇小说,篇幅比较长,情节比较多,“有古有今、有虚有实、有远有近、有哭有笑,”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2022年夏天,我被疫情困在了滦平家中,有时间系统地阅读了这本书,获益匪浅。从书中,我看到了清朝的兴衰,民间的冷暖,皇家的无常,平民的纯真,这是值得一读的一部好小说。看了这本书,我习作了一首七律,《读长篇小说牡丹梦致作者》:“牡丹一梦君鸿著,我配诗评试浅尝。情史浩繁涵塞外,白茸富贵蕴山乡。帝王演绎风流戏,旧址犹存烈女坊。御道行宫非罕见,兴州绝妙有文章。”这次阅读“滦平两本书”交流会之前,我又翻看了原著,觉得还需要再说几句,那就还用诗的形式来表达我的心情吧:“《牡丹梦之启迪》,一株牡丹一枕梦,亦真亦假在其中。清朝早已成历史,逾越千年是白茸。”</p><p class="ql-block">说完了《牡丹梦》,我再说说他的另一本书《铭言诗选》。我觉得这本《诗选》有四个特点:一是篇幅不长,短小精悍。全书共13万字,55首诗。二是情景交融,语言生动。《诗选》的作品大部分都来自旅游后的感悟,见景生情,诗自情生。对此,序言作者马致君有很好的概括:“东西南北,身影翩翩,难得有心,随记景观,诗吟大略,小註详全。”三是重情重义,可见一斑。在这本《诗选》里面不但有诗为证,而且有影相随。55首诗配发了50幅摄影作品,诗影并茂。最为使读者感动的是,第一幅照片是作者娓娓而谈地向母亲讲述鸟巢的彩色镜头,照片下面配了一首《其乐融融》的六言诗:“慈母七十大寿,长子陪逛鸟巢。享受天伦之乐,怡然自在逍遥。铭言诗选出版,难忘亲友辛劳。人间此情此景,父魂在天自豪。”四是熟人作序,亲切自然。黄宝铭邀请两位滦平名人为《铭言诗选》作序,一位是原滦平县委副书记马致君,另一位是原县文联主席高兴库。两位序言作者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喜欢文学,能写会道,出口成章;都曾是《诗选》作者的同事,相互了解。熟人自然有话直说,所以作序也不愿赘述。马致君用四言诗作的序只有400个字,高兴库作的序字数更少,只有310个字。字数虽少,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字字千钧。</p><p class="ql-block">下面我再把《诗选》中的一首《清华培训感言》感想说几句。这首七言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说的是在清华培训的感想,第二层说的是参观鸟巢的感悟。“恰似一梦笑酣然,求知十日清华园。青春不用难追悔,壮志未酬写新篇”。作者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机会上清华大学就读过,忽然有一天来到清华培训,心情自然非常喜悦,犹如酣然梦醒一般。既然来过清华的教室陶醉过了,那么就没必要再有没来的遗憾了。把遗憾当成动力,更加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出新的贡献。“百年奥运歌豪迈,万民欢乐舞蹁跹,阑珊灯火鸟巢映,海市蜃楼显无颜。”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这是全国人民的大喜事。在奥运即将开幕之际,能够同妻偕女一起参观国家体育场更是高兴的事。灯火阑珊,鸟巢巍峨,万民欢乐,海市无颜,连同清华培训后的激情,此时此刻心情有多么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  三、邓秀军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邓秀军出版过2本书,一本是滦潮听涛系列的《感受阳光》,另一本是和汪贵一起主编的《古道雄关十八盘》。下面就说说我读《古道雄关十八盘》的三点感受吧。</p><p class="ql-block"> 其一,将军作序(后记),相得益彰。这本书是由臧文清作序,王志国撰写后记,叶连松题写书名,周为民、周其凤题字的一本重量型的文学作品。其中,叶连松曾任河北省省长、省委书记;臧文清、周为民均为中将军衔;周其凤是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国是少将军衔、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参与此书编辑的人员中,有五位名人,三位将军,此书何等显耀!显耀不等于炫耀,这本书之所以显耀,是和书名相匹配的。自古以来,雄关都是需要武将亲身出马守护的,所以《古道雄关十八盘》这本书也应由将军作序。</p><p class="ql-block"> 其二,家乡情结,催生鸿篇。如果说将军作序顺理成章,那么还有一条理由就是三位将军都是承德人,而且他们三人中,还有两位是地地道道的滦平人,这就是家乡情结。臧文清将军在序言中深情地袒露了他的这种情结:“离开家乡很久了,我的乡亲们还生活在这条古道边,用自己的探索、思考和情感来记录这条古道的古往今来,这是他们的坚守,也是他们无数人的梦想。今天,我十分欣喜地看到了这部书稿的诞生和这个梦想的实现。”王志国将军从小生活在十八盘岭下,对家乡的古道文化有着深厚的情结和“世居此地,责任使然”的责任感,退休后的第三天就效“不当将军当农民”的甘祖昌将军,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三道沟,与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发展家乡;与有识之士共同探索、研究古驿道的兴衰与赓续。他牵头多方筹措资金,修建了张家沟门至拉海沟的乡村路,为乡亲们出行提供了方便;建起了宋辽古驿道博物馆,为宋辽古驿道研究提供了载体;在大东沟村修建了宋辽文化广场,重新修建了村东头宋辽使臣走过的小桥。在他撰写的后记《十八盘——我们的梦萦与骄傲》一文中,他饱含深情地提出了“为什么要研究十八盘古驿道”,“怎样研究十八盘古驿道”两道命题。第一问,他从历史情结、家乡情结、孝道情结、嘱托情结、劳动情结五个方面给与了明确的回答。第二问,他提出了纵向上理清脉络,横向上刨根问底,厚度上重点扩展和未来任重道远的综合治理方案。一生戎马倥偬的将军,能够提出如此深奥的学术问题而且自问自答,实属罕见。千年古驿道已经成为历史,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继续奔跑的滦平有识之士更是不甘落后。就是因为有像邓秀军、汪贵、袁舒森、刘国春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才使得《古道雄关十八盘》这本更加书夺目耀眼。</p><p class="ql-block"> 其三,雄关古道,文化悠长。由北京燕山出版社于2021年4月出版的《古道雄关十八盘》,全书15、3万字,包括序言和后记在内共有22人参与编写,生成了各有特色的30篇文章。这些文章内容多样,有追溯古驿道历史的,有点评使辽诗并介绍其作者的,有描写大臣千辛万苦来往于古驿道的,有剖析澶渊之盟历史功绩的,当然也有介绍如今古驿道变迁和发展的文章。这些文章字字珠玑,篇篇生动,对此,序言作者也有很好的描述:“翻开《古道雄关十八盘》,厚厚的文字,记录了十八盘古道两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也记录了古道边纯朴的人们对历史变迁朴实的理解,记录了滦平人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美好向往。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丛质朴的花朵,汲取着流淌千年的文化滋养,在悠长的古道边欣然绽放。”</p><p class="ql-block"> 《古道雄关十八盘》是一本好书,它既是历史,也是文学。同时,这本书封面的题记也很新颖:“凡是滦平的人,都知道有个十八盘;凡是滦平走出去的人,都深深眷恋着十八盘;凡是想来滦平的人,都强烈憧憬十八盘;凡是一睹古驿道风采的人,都会终生铭记十八盘。”十八盘,滦平人为你骄傲!</p> <p class="ql-block">  四、段凤国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段凤国出版过4本书,一是《滦平因你而美丽》,二是《大美滦平》,三是《滦平诗韵》,四是《诗兴滦平》。下面我就把《诗兴滦平》这本书介绍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诗兴滦平》是一本诗集,分为“古风”、“今韵”“新歌”三部分,由原文联主席段凤国担任主编,作者涉及到150多位。主编在序言中情意深长地道出了编辑这本书的初衷:“在滦平这方热土上,弥散着浓郁的诗词气息,穿越千年,生生不息。我们寻古揽今、去粗取精,选编而成这部诗集。”所谓寻古揽今,就是说“古风”的这部分都属于清代以前的作品,而“今韵”和“新歌”两部分都属于现代的,而且时间较短,相对“古风”跨度较大。</p><p class="ql-block"> “古风”部分共有44首诗,其中有1首是唐代李白的,9首是北宋的,1首是金代的,6首是元代的,2首是明代的,其它25首都是清代的。这些诗的共同特点是描写异国他乡的地理山川、风土人情和思乡之绪。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应该是康乾盛世,而康熙和乾隆祖孙二人往返于京承之间的御道次数最多,所以他们留下的诗词也最多。今天我想说说康熙317年(康熙四十六年)前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常山峪》:“南北连山色,东西接路程。有轩真可憩,无庸不含清。近听禽鸣树,遥看鹿食苹。偶因吟旧句,仍复发新情。”清朝皇帝描写常山峪景色的诗不少,康熙应是第一人。这首诗简洁易懂,通过对简朴农舍、鹿鸣人静、鸟语花香的乡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而展现出了一种恬然、雅趣的和祥氛围。</p><p class="ql-block"> 《诗兴滦平》的“今韵”和“新歌”两部分加起来共有诗词249首,是由114位诗人创作的。这些作品博采众长,各有特色,既有浓郁的田园气息,又有村庄的炊烟缭绕;既有悠久的历史长河,又有厚重的地域乡愁;既有当家做主的巨变,又有改革开放的洪流;既有深厚甜蜜的记忆,又有执着美好的向往。值得高兴的是,在这本《诗集》里,我看到了我们老干部读书研究会12名会员的30篇作品并列其中。那么,我就选两位作者的两篇作品与大家见面吧。</p><p class="ql-block"> 其一,鲍宏权的七言诗《老有所乐》:“岁过花甲学少年,舞文弄墨不偷闲。重振青春凌云志,复耕紫塞文明田。翰墨传承古文明,丹青彩绘新江山。莫道夕阳黄昏近,老有所乐党恩宽。”鲍宏权擅书法,长绘画,他把自身的经历写进了诗里,把自己的志向寄托在书画里,这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可圈可点,值得效仿。</p><p class="ql-block"> 其二,程飞的散文诗《老家》:“那是我一辈子都想念的老家,老屋里有我太多的牵挂。爷爷奶奶深情的疼爱,小手抓着的烧饼麻花。屋里屋外能寻到脚丫的印记,炕上地下能听到咿呀的学话。多少情深多少爱,老屋里装也装不下。 那是我一辈子都怀念的老家,时不时就想回去看望一下。爸爸妈妈似海的深情 ,想起来总把热泪抛洒。摸摸炕沿推推门插情景依旧,聚到老屋兄弟姐妹仍是一家。多少春秋多少夏,走到哪都忘不了老家。”一首诗上下两阙16行字,把对老家的感情描写的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多么真挚的感情,多么深厚的牵挂,字里行间都装进了这首诗——《老家》。</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下一步,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要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做好阅读“滦平两本书”后续工作,分批次做好品读研学相关事宜。不断创新和充实读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深读、深研、深悟上下功夫。聚集热爱读书的仁人志士,坚守热爱读书的初心,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以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的思想为指针。让书香沁润丰盈我们的内心,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为弘扬宣传滦平文化,构建书香滦平做出读书会应有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编辑整理</p><p class="ql-block">编委会主任:李宗义</p><p class="ql-block">编 审:武永平</p><p class="ql-block">编 辑:刘云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