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伴随着孩子们寒假前夕的欢声笑语,我们也将开心的与农历的2024年说再见,与2025年说你好。 </p><p class="ql-block"> 寒假假期来临,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将假期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如下。</p> <p class="ql-block">寒假放假时间安排:</p><p class="ql-block"> 放假时间:2025年1月16日</p><p class="ql-block"> (农历腊月十七)</p><p class="ql-block"> 开学时间:2025年2月14日</p><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十七)</p> <p class="ql-block"> 春节的由来及习俗</p><p class="ql-block"> 春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春节的源头很难考究,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的祭祀活动。明代起,春节的欢庆活动一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才结束。新中国成立后,公历和农历并行,春节也得以传承。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民间,春节的来历有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年”是古代的一种猛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伤人性命。有一年,一个外乡来的老人晚上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闯进村后,浑身一抖。老人点燃鞭炮,“年”便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从此,每年除夕,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放爆竹,贴门联,一起守岁。等到天亮,彼此走亲访友,相互问候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 春节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吃团圆饭</p><p class="ql-block"> 吃团圆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桌上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二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 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人家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p> <p class="ql-block"> 贴春联</p><p class="ql-block">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明代开始盛行。</p> <p class="ql-block"> 贴窗花</p><p class="ql-block">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p> <p class="ql-block"> 挂灯笼</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除夕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燃着熊熊的红火,点着蜡烛或油灯,一家人围桌而谈。</p> <p class="ql-block"> 安全提醒</p><p class="ql-block">一、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防止意外发生。为了渡过一个祥和、环保的春节,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防止因燃放爆竹引起火灾、意外损害等人为灾难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二、合理饮食,注意身体健康。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购置三无产品,不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不到无证摊贩处购置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少吃油炸、油煎食品。</p> <p class="ql-block">三、不要到结冰的河边游玩,防止滑冰溺水事故发生。冬季是滑冰溺水伤亡事故多发季节,家长要随时提醒教育孩子不要单独或与朋友结伴私自到结冰的河、沟、塘、渠、水库的边玩耍,防止滑冰溺水事故的发生,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一会”,孩子外出做到“四知”。</p> <p class="ql-block">四、注意消防安全。教育孩子不接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私接乱拉电线,不燃放烟花爆竹,严禁野外用火、燃烧纸屑。使用电器要注意用电安全,人离开时须切断电源。</p> <p class="ql-block">五、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家长要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自觉抵抗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培养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同时,要教育学生主动拒绝无安全保障的交通方式,严禁乘坐“三无车辆、农用车、超员超载车辆和其他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严禁未满 12 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和未满 16 岁的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路。</p> <p class="ql-block">六、敬请家长做好孩子假期的监护、教育工作,加强外出活动期间的安全防范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在节假日外出郊游活动时,要注意游玩安全,不要随便与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到无安全保障的危险区域、地点游玩。家长对孩子外出要做到知去向、知活动内容、知同伴知归时,如发觉有异常,应马上采取相应措施。</p> <p class="ql-block">七、注意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事故。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单独使用燃气,以免引起火灾或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不准玩火、玩电,防止触电和烧烫伤事件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八、注意防范不法分子的入室侵害事件。家长要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让不认识的人进门,要严防不法分子通过诱骗、欺诈等手段进入家里实施抢劫或绑架。</p> <p class="ql-block">九、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寒假期间减少带孩子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在家教导孩子勤洗手,正确使用“七步洗手法“,减少细菌的传播。室内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式。</p> <p class="ql-block">十、合理安排学生节假日生活,及时了解青少年的上网情况,清楚其“数字轨迹”,引导青少年合理安排上网时段时长,不将网络当作精神寄托。家长要以身作则,清醒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合理利用互联网,适度使用网络产品,不做“低头族”“手机党”,不做家中游戏“推广者”“代言人”。</p> <p class="ql-block"> 居家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类</p><p class="ql-block">1. 早睡早起,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不睡懒觉。</p><p class="ql-block">2. 锻炼身体,每天运动1小时;讲究卫生,预防流行病;身体不适或生病要及时告知家长。</p> <p class="ql-block">3. 倡导文明风尚,积极乐观,尊老爱幼,多与父母、亲朋好友沟通交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及其他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p><p class="ql-block">4. 科学安排自学计划,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5. 不盲目参加社会培训机构。</p><p class="ql-block">6. 崇尚科学,杜绝邪教,远离黑恶势力。</p><p class="ql-block">7. 引导学生在居家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劳动自立、劳动自强的意识,组织学生开展居家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开展包括居家整理劳动、美食烹饪劳动、手工作业劳动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p> <p class="ql-block"> 综合类 </p><p class="ql-block"> 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做好春节期间传统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科学设计传统文化、劳动实践、厉行节约、环境保护等系列主题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实践类</p><p class="ql-block"> 小手拉大手,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主题实践活动。如:与家人一同走进市内的各类博物馆、非遗教育基地,增广见闻;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争做社区小主人;抵制燃放烟花爆竹,践行垃圾分类减量,助力移风易俗等。</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再次提出以下倡议:家长们,孩子的假期生活离不开您的指导、教育和督促。请您在寒假期间,多花一点时间去关注您孩子的学习、生活,与他们多交流。相信在您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关怀下,孩子一定会在浓浓的亲情滋润里度过一个充实、快乐且有意义的寒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