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家裡有兩輛⾃行車,⼀台26⼨的永久,是媽媽騎的,一台28⼨的鳳凰,爸爸騎的。</p> <p class="ql-block"> 我已經忘記26寸是不是雙槓,但28是單槓,我小時後上學去,都是側身坐在這輛鳳凰的單槓上。做媽媽的車是坐在後面!小時候的印象裡,⼤人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給⾃行⾞好好保養⼀番,每次看⼤人們擦擦弄弄,豪不誇張,就像保養什麼貴重物品,擦得鋥亮不說,還有眼神裡滿眼的愛! 後來才知道,這兩輛⾃行車,買來可是花了⼤周折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有自行車票,然後還得有錢才能買。票,是那個年代特有的購物憑證,好像買什麼都要票,買布要布票,買⾁要肉票,買電視機要電視機票。。。票是有限的,很難搞到⼿,爸爸說當時買傢俱也要票,所以結婚都是⾃己打傢俱,⼀個三⾨櫥,一張床,⼀張八仙桌,四條長凳,或者方凳,還有⼀個樟木箱,要買這些傢俱的票太難了,所以大家都是⾃己家兄弟幾個一起幫忙打傢俱的,這個⾃行車自己可不會在造,但又是那時重要的交通工具,和現在的汽車一樣,可是大件,所以都是很珍貴的家庭資產!</p> <p class="ql-block"> 其次是要有錢。⼀輛⾃行車的價格是要一年多的工資,所以我還記得一開始只有那台28寸自行車,我坐在單槓上,媽媽坐在⾃行車後⾯,⼀家三⼝就是這樣去走親訪友的,好簡單,好開心的回憶。</p> <p class="ql-block"> 我也還記得小學6年級,爸爸騎⾃行車送我去上學,我的左腳不小心伸進前輪軋傷了,真的我就覺得是伸進去的,不知不覺中,而且是側坐在單槓上的左腳,而不是右腳,⾄今我都不能理解這種反向的操作,但因此少做了一次衛⽣大掃除的擦窗勞動,倒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 媽媽的⾃行⾞是後來再買的,我記得我坐在媽媽的⾃行⾞後⾯,穿過農田菜地,推過獨龍橋(寬度就夠⼀車⼀人推過去,騎過去是要非常高超的技術的),還要過一座很⾼很⾼的橋,每次上橋都是我們推上去再滑⾏下去的,就這樣⼀個多⼩時的路程,屁股也被巔的疼的要命,卻一直是我覺得最開⼼最美的兒時旅行記憶,⼀來是去看外公外婆,外公每次都會買好吃的給我,還有就是一路上的花花草草,稻田裡金色的光芒,對於我當時在農村長大的孩⼦來說,都是不多的體驗。因為那時候⼤家都不怎麼出鎮,更別說出去旅遊,逢年過節的走親訪友就是去長途旅⾏的感覺了。騎⾃行車半小時左右的路程是非常近的地⽅了,後來爸爸去農機站⼯作,就開拖拉機頭去外婆家,那個必須開大⾺路,所以也要1個小時,所以我和媽媽當時穿越農⽥菜地是抄的是近路,有點彎彎曲曲,但是特別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直到大學畢業都沒有一輛自己真正喜歡的⾃行車,初中的時候也都是爸爸送我去學校,後來想⾃己騎⾃行車,就騎了媽媽的那輛,再後來,中考後,我就開始住宿生活了,也就沒有機會經常騎⾃行⾞了。</p> <p class="ql-block"> 但我記得,在幼專三年級那會,小學同學在同濟大學有⼀輛自行車,問我要嗎?當然要啦,找了一個週末我就去同濟大學找⼩學同學去了,研究了一下地圖,規劃好路線,就出發了,那會兒1998年,哪兒來的⼿機導航。公交⾞到同濟大學後門,同學帶我去吃了平⽣第⼀次刀削麵,那會都說吃在同濟,真的是名不虛傳,吃飽喝⾜,和同學還一起去了家樂福逛⼀圈,只記得那天的天氣特別好,回學校的一路心情好的不能再好,這可是我第⼀回在市區騎呀,真的特別的幸福,騎在四川北路上,看著兩邊的百貨公司和⾼樓⼤廈,感覺很自豪。之後我就經常騎著⾃行車轉悠,后來這輛車還跟著我去了華東師範大學,只是大學的治安不好,⾞子被偷了了,但因為需要後來又買了輛二手車,但這些車都是隨便買的,談不上款式性能,只要能騎就好!</p> <p class="ql-block"> 真正認真去買⼀輛我喜歡的,還是在上海,烏魯⽊齊南路開店之後,我選了輛我們國產的⿊⾊鳳凰28⼨,雙槓那種,前面配了一個車籃,可以放點東西包包買的菜!就這樣,每天中午就會穿著長裙騎上這輛28寸,馳騁在永嘉路上,去上班!每每都有人問,穿這麼長的裙子方便嗎?方便啊,當然方便!好看啊!</p> <p class="ql-block"> 那會在上海市區通勤,自行車真的是最便捷有效的交通工具,完全不受交通影響,哪里都能過,穿個巷子也是游刃有餘!停車也是方便!逛街的時候,看到哪家店有興趣,隨時可以停下來,進去逛一圈,完全不用擔心停車問題啊!</p> <p class="ql-block"> 後來生完兒子住在烏魯木齊南路,我都是讓兒子坐在自行車後面帶他去買菜,逛馬路的,每次回到家時,都已經在後面睡著了!</p> <p class="ql-block">搬到台南後,先生也把他那輛法國標緻寄到台南,這輛車我一看就很喜歡,所以他回美國整理,特地把這輛自行車也帶了過來!不過有些年紀,變速不怎麼靈敏,但就家附近轉轉足足有餘,不過台南的生活模式以摩托車居多,自行車騎也就是天氣舒適的時候轉轉!</p> <p class="ql-block">來看看你小時後有這輛小三輪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