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宝过了春节,就十四周岁了。回想自己的十三四岁,总觉得大宝已经长大了。就像我母亲口中的俗语:“你问俺今年有多大?俺今年已十三,烙馍擀汤俺都湛。”又何况大宝是十四岁的男孩子呢?!</p><p class="ql-block">那天中午,我从单位赶回家,浑身筋疲力竭。再加上每个月的特殊时期,肚子胀痛得像面鼓。</p><p class="ql-block">“你不是不回来吗?!”母亲一眼望到我,很是惊讶。她似乎忘记了中午还要返回的我。在冰冷的天气中,食物早已冰凉。</p><p class="ql-block">“咋不回来呢?得回来煮药呀!”我说着就开始换鞋,准备做饭。</p><p class="ql-block">可是,翻动了两下锅,浑身却无力想动。刚好大宝跑了过来。望着大宝,有了想法,何不让大宝帮我做饭呢?</p><p class="ql-block">“大宝,帮妈妈做点饭!”我把锅放下,转身出了厨房。</p><p class="ql-block">“我,不会!”大宝在我后面,顿了一下,转身就去了另外一个方向。打开我的包包,拿出了手机,随后在小板凳上坐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怎么不会呢?你做啥,妈妈就吃啥呀!”</p><p class="ql-block">“我,不做!不会做!”说完,头也不抬地玩起了手机。</p><p class="ql-block">“手机就玩15分钟。饭,你什么时候做,我就什么时候吃!不做,我就不吃!”望着大宝倾近于手机,居然拒绝为我做饭,心理很火,但我还是硬压着向上冒冲的大火。就端起了餐桌上一杯水,带着失望与期待转身去了卧室。</p><p class="ql-block">“是手机重要,还是你妈吃饭重要?去,给你妈做饭去。等会再玩吧。”我在卧室里听到了母亲对大宝的絮叨,但却没有听到大宝的回应,更没有感受到厨房的动静。</p><p class="ql-block">“怨不得,你姥爷说,疼你也是瞎疼。不懂一个理。”母亲的话刚落音,我就听到母亲下床的动静。我赶紧出了卧室,阻止了母亲的前行。自我宁上了劲,非要吃大宝做的饭不可。</p><p class="ql-block">大宝没有理睬我和母亲,依然我行我素地玩着手机。</p><p class="ql-block">15分钟后,我很愤怒地指责大宝,并将手机夺了回来。</p><p class="ql-block">大宝给了我手机,转身回了自己房间,并随手关了门。望着大宝消失在门内的身影,万分失落。</p><p class="ql-block">“怎么碰到这样的孩子?!一个不争气爹,一个没有孝心的儿子!”我心理暗想,但嘴上还是忍不住地还击上去:“记住!我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着,我也随手关了门,躺进被窝,泪水却哗啦一下涌出。</p><p class="ql-block">迷迷糊糊睡了一小会,手机闹铃响了,我也醒了。翻着手机,看到了大宝的朋友圈,就在刚刚的那个15分钟内。</p><p class="ql-block">“大宝的情感受挫了!”大宝啥都没有遗传我,唯一遗传我的就是情感一条,延续了我的秉性。</p><p class="ql-block">曾经,一个大胆的小女孩,牵动了他的情思。但随后,女孩觉得不好玩,又猎袭其他男孩。我以为小朋友家所谓的感情,也就是“你好,我好,他好”的游戏。没想到,大宝却为此牵肠挂肚。作为家长,也得小心地陪着大宝成长。</p><p class="ql-block">感情走了,那就回归自我吧!当自我成长起来了,变得更加卓越时,可能很多看法就改变了。这是我的想法。为此,我更加鼓励大宝多看书,多开阔眼界。</p><p class="ql-block">记得有次,大宝跟我说,妈妈,我以为她啥都懂呢。可是,我说到“三国”时的人物,她居然都不知。”</p><p class="ql-block">“书,她读得太少了,感知自然就少了。志同道合,语言上就得存在互通。”我跟大宝说,“以后,你还得多读书,你会了解到更多的内容。”</p><p class="ql-block">可是今天,他似乎遇到与那女孩有关的事,倍感失落。</p><p class="ql-block">“怨不得大宝无心理睬我呢。”我对自己说。突然间,心中又充满了对大宝的怜悯之心。</p><p class="ql-block">“大宝,睡了吗?”我起身去了大宝的房间,没有听到他如雷的鼾声。我知道大宝没有睡着。</p><p class="ql-block">“再躺一会吧!三点钟,妈妈过来喊你!”</p><p class="ql-block">三点钟,我坐在大宝的床沿上,俯视着大宝嘴角四周略显黝黑小胡须,但仍然无失少年存有的稚嫩。大宝看着人高马大的,但还是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大宝,起床了!”我轻声地喊着大宝,并用手在他的脸颊上拍了拍,“三点了,该起床了!”</p><p class="ql-block">大宝侧过身,面对着我,但没有睁开眼睛。</p><p class="ql-block">“大宝,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我停了停,然后说,“不然,你怎么会不给妈妈做饭呢?”我依然轻声询问大宝。</p><p class="ql-block">“没有!”大宝说着,微微把眼睛睁开。</p><p class="ql-block">“那你说,为何不给妈妈做饭呢?!”</p><p class="ql-block">“懒呗!”大宝拖着音说。</p><p class="ql-block">“你不是一个懒孩子,妈妈知道!”我望着大宝的眼睛,摇了摇头,很坚定地对他说,“你更不会不问妈妈。还记得你给妈妈做过西红柿炒鸡蛋面吗?还记得你在惠州照顾妹妹,做好饭去喊妈妈吗?”</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妈妈为何让你帮忙做饭吗?”我继续对大宝说,“妈妈昨天陪妹妹玩一天,很累。今早三节课,一直都在讲练习。再加上妈妈赶在特殊期,腰酸背痛。而且肚子胀得像面鼓,走路都摇摇晃晃的。所以,中午回来,啥都不想动。”我停了片刻,又说,“大宝,你不愿给你妈做饭,一定有原因的。不过,咱现在起来看书,等会再帮妈妈做饭,行吗?”我的话刚落音,大宝就一下子起了床。置身书桌前,翻开了书本。</p><p class="ql-block">忽然想到鲍叔牙和管仲。鲍叔牙对管仲,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鲍叔牙,管仲尽管一身是能,但也难以得到施展。</p><p class="ql-block">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哪个孩子不是积极向上的管仲?可惜的是,父母又有多少是鲍叔牙呢?很多时候,我们就在知其然的层面上为孩子下了结论。殊不知在“知其所以然”的结果中,我们才深感懊悔,但孩子却在我们的定论中成为定论。</p><p class="ql-block">我退出大宝的房间,转身回到客厅。回头望了望附身于书桌的大宝,特别庆幸:偶然间,我看到了大宝“拒绝”背后的心绪,默杀了自我内在的冲动。没有定论,没有将我认为的定论,在我的“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事件中延续定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