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从反左到反右

郭争鸣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总结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纠正“左”倾错误。但会议后期,因为彭德怀的一封信,会议方向发生了转变,从反“左”转向了反右,错误地批判了彭德怀等人,使“左”的错误进一步延续和发展。这一转变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消极影响。</p>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牯岭东谷长冲河畔、掷笔峰麓的火莲院。这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见证了庐山会议这一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如今,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念场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1958 年对于毛主席和新中国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毛主席领导和推动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运动,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同时,他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庐山住所书房阅读的具体细节和情景表明伟人坚持学习,不断充电提高的进取精神,真正的话到老学到老的好榜样。</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全文为:</p><p class="ql-block">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p><p class="ql-block">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p><p class="ql-block">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p><p class="ql-block">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p><p class="ql-block">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雄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会议期间,朱德对彭德怀的一些观点和做法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种支持也面临了较大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提交了一封意见书。彭德怀的意见书针对当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着重指出了“左”倾错误的一些表现和危害。然而,这封意见书后来成为了他被批判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会议期间,柯庆施、康生和陈伯达等人对彭德怀进行了责难。这种行为加剧了会议方向的逆转,使得批判彭德怀的形势更加严峻,对会议的走向产生了不良影响。</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的《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全诗为“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诗描绘了庐山仙人洞这一天然景观,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在艰难险阻中蕴含着无限美好和希望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在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忙中偷闲登上仙人洞观光,并留下了诗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这一经历也反映出即使在紧张的会议期间,毛主席仍能从自然景观中汲取灵感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  1958年庐山会议期间毛主席在庐山含鄱口留下了一些足迹和身影。含鄱口是庐山著名的景点之一,视野开阔,风景壮丽。李进即江青,“李进”是江青在拍摄庐山仙人洞照片时使用的化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