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站在在四月最后的时光里,回望来路,一切都不能重来,光阴流逝,岁月不居,悄悄地我们的长途也接近尾声。</p> <p class="ql-block">2023/4/30,当地天气预报:大部多云,26-12度,早上5:45大家都已准备好了,于是就出发了。今天上午的骑行真是让人终身难忘,从合江到赤水60公里左右的路,不但上下坡路陡,而且路面极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出发时飞轮除第2片13牙有点打滑,其余都好,以为没事,没想到一路骑来飞轮损伤严重,2-6片飞轮基本没用,在恩施的捷安达店要求换飞和链条,老板测量一下链条后说要换牙盘、链条和飞轮一起换,由于没有牙盘,建议我用7.8.9.10片飞轮,所以我平路用1片飞轮,上坡用7.8.9.10飞轮,慢慢的磨损,今天一上坡就打滑,一用力就打滑,上坡只能推着走。</p> <p class="ql-block">10:30左右骑行60公里到赤水,为了寻找最美绿道的终点(起点)我和老丁来来回回找了好久,老丁很执着,大有不找到起点不罢休的劲头,也问了几个当地人,都说不明白,真打算回去找饭店吃饭时,却找到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对于赤水我们并不陌生,四渡赤水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里。而我们这次来是为了骑中国最美绿道。天下河流千千万,最是灵秀赤水河,赤水河以生恋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著称,两侧金色的田野、五彩的山林、大片的绿地,像移动的画卷徐徐展开,美不胜收,慢行其间,感叹创意,可谓是“车在景中走,人在画中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赤水河边的绿道开始骑最美绿道。赤水的绿道觉得并不怎样,紫色已退去,路面也不怎么样,第一个驿站关门。</p> <p class="ql-block">沿途都是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今天这里人山人海,休闲的人真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丙安古镇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沿着绿道继续骑行,在葫市镇住下。葫市镇挂门面的宾馆没几间,大的是“四渡酒店”,最便宜的标准间380,其它的住不下了我们9人,而不挂牌的很多,只要开饭店都可住宿,价格参差不齐,我们入住的一家只要30元,房间空着,有客人了马上套被子铺床单,还算干净。</p> <p class="ql-block">2023/5/1,当地天气预报:局部多云,30-17。今天“五一”长假,沿途的游人一定很多了。5:50开骑,出门我就对老丁说:今天别管我,你们只管骑,当时发个位置给我就行,我知道今天肯定跟不上大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一人骑行约15公里左右到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按照主席本人的说法, “四渡赤水”是他整个军事指挥生涯中的得意之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从贵州的土城混溪口一渡赤水河后,毛泽东跟随中央纵队进入古蔺县境,并于1月30日从孙家坝凤龙堂渡口过古蔺河进入永乐镇,所以该渡口是四渡赤水期间毛泽东及中央直属纵队入川的第一个渡口</p> <p class="ql-block">沿着阶梯上去就是土城的老街,土城是古代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各种古盐号、古船帮等旧宅在土城老街中被相对完好的保存下来。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过老街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才8:05,一看要9点开门,只好在广场绕了一圈。土城也成了旅游镇,宾馆饭店林立,游人如织。为追赶大部队,我匆匆离开土城。</p> <p class="ql-block">最美绿道相对封闭,成紫色,我太大意没有导航只认紫色路,在一个桥面就沿着紫色路骑去,越骑越感觉不行,拿出行者一看,与队员相差甚远了,原来方向错了,这条紫色骑道是一个农庄为吸引客人而建造的,赶紧导航,却来到了“青杠坡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杠坡战斗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1935年1月28日凌晨5时,红三、红五军团在青杠坡首先向郭勋祺一部发起攻击,经过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将郭勋祺的阵地突破,夺得了青杠坡上银盘顶、寒棚坳等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二渡赤水渡口、二郎滩。 四渡赤水战役 ,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 歼灭敌人。一群小年青骑着单车正在拍照,一看我拍照都躲到景观石后,留下这张可爱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郎滩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歌谣:赤水河清又清,我打草鞋送红军。穿上草鞋翻山岭,北上抗日打敌人。赤水河清又清,一双草鞋一片心,长征路上播火种,工农联合闹翻身。赤水河清又清,我送草鞋谢红军,军民情深似赤水,千秋万代流不尽……</p> <p class="ql-block">三渡赤水渡口,淋滩渡口。</p> <p class="ql-block"> 太平渡渡口纪念碑整体呈三角形结构,基角高1.9米,分3节,每节50公分,碑高12米,碑顶旗长2.6米。这些数字连在一起,就是1935/12/26,寓意是取得 四渡赤水 胜利的1935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5年2月15日,红军离开威信县扎西,回师东进,军委发出《关于二渡赤水的行动计划》,决定由淋滩渡过赤水河,具体计划是红一军团为右纵队,往白沙、石夹口到悦来场、淋滩渡河,并相机占领土城以后,取东皇殿、温水新站迂回桐梓。后来的几次电令也证实,军委把淋滩作为一个主要渡口,配合太平、九溪口的渡河,以实现二渡赤水的任务。2月19日,红一军团侧翼部队从淋滩渡河攻占土城。仅仅过了一个月,3月20日至21日,当红军三渡赤水调动迷惑敌军后,其中一部约数千人又再一次从淋滩渡河,这次淋滩渡河与主力部队从太平渡、二郎滩渡河一同称为四渡赤水。</p> <p class="ql-block">酒香味越来越重了,先是“青花瓷”,后是“郎酒”,不愧是美酒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边赏美景,平的骑,陡的推,中午时分与大部队相差20多公里了。大部队还是等着我,会合后我匆匆地吃了一碗光面,继续与大部队一起出发。</p> <p class="ql-block">下午二点半左右,链条也经不往我的折腾,断了,这下真的罢工了,赶紧叫来5公里开外的老张和老丁,带来截链器把链条载去二节,没想到爬坡好了许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多,大家为照顾我在距茅台20公里不到点的小河口村住下。</p> <p class="ql-block">2023/5/2,当地天气预报:多云,26-16,5:45开骑,我们继续骑行沿着绿道向终点冲刺。花随风飘,骑行心情如花般美丽,踩起来格外的轻松。我的车子拆了二节链条后,能跟上大部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点不到一点骑到终点,赶紧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骑行最美绿道是我们大多数骑友的多年愿望,今天终于实现,激动的心情不能言表,大家在这个终点广场绕了一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美绿道,沿途自然风景超美,有酒香味,有古村落,有红色元素,也是国内最早的长距离绿道,吸引了多少骑行爱好者前来一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缺乏管理维修已破旧不堪,最美绿道正在慢慢地老去。</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作为黔北名镇,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从古时便有“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茅台酒厂大门口,有几个乘门卫不注意骑进工厂𠒇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茅台镇和山城重庆一样,坡陡,我的车自然不能骑,推了几公里出了茅台镇,原以为出了茅台镇就可骑行了吧,没想到后拨的弹簧已不像原来有弹力,又开始打滑,无奈电话大部队等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换上了老陆带的九速链条,没想到居然能装上,还能骑,换挡也顺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条主义害死人,早在三天前老陆就说换九速链,而我教条得很,始终认为九速链是不能装在十速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恩施捷安特店老板有一套理论,与大家共享:新车配三根链条,骑行800公里后轮换,这样能保证牙盘、链条和飞轮最佳啮合状态,等到链条打滑全部换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此我不作评论。</p> <p class="ql-block">从仁怀到遵义的路不但陡而且路况不好,但上坡下坡我已经不怕,能跟上大部队,午饭后路好了,我的最大速度只有18-20码,所以又被拉下一大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遵义后立马找捷安特店,捷安特店没飞轮,找隔壁的喜德盛也没有,但说总店有,要了地址马不停蹄找去,老板很客气马上给换好,还给保养了一下,10速飞加链条130大洋,真便宜。</p> <p class="ql-block">2023/5/3,当地天气预报:有风,32-16度,今天7:30开骑,参观遵义会议会址,从宾馆到会址有10多公里,我们骑行穿过遵义最热闹的大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址的街二头已封闭为人行街,整个大街被鲜花簇拥,庄严肃穆。一群志愿者正在为行人游客提供帮助服务,我们拍集体照刚拉开队旗就被美女警察拦下,不让拉队旗拍照,我们就来个集体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门还有一小时,排队的人已人山人海,足以说明会址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会址原为国民党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据说建好还没来得及住进,红军就到了遵义成为红军的司令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期间,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总参谋长刘伯承住二楼,彭德怀、杨尚昆、刘少奇、李卓然等住一楼。遵义会议确定了毛主席在党内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接着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是为了生动地展现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重点展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及红军转战贵州等重大史实,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及遵义会议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洋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号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这样说:達义会汉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 “国斯” 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工脆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号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号。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特点的战略和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检票?为什么人要安捡?包要安捡?为什么门口停着警车?</p> <p class="ql-block">2023/5/4,当地天气预报:大部晴朗,30-20度,7点出门,骑了不到5公里到息烽集中营,开门8:30,我们在门口的湿地公园傻等,息烽集中营地形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山里有湖,有洞,地形隐蔽险要。</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对外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设监狱八栋四十三间。称重庆望龙门看守所为“小学”、称重庆白公馆监狱为“中学”、息烽集中营所关押的则是从全国各地押来的“要犯”,称之为“大学”,而留学则是处死的黑话。监房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义斋”为女监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该集中营自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进步人士1220余人,其中包括许多著名人物,如: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车耀先(成都“努力餐”创始人)、杨虎城、宋振中(“小萝卜头”)、黄显声、张露萍、马寅初等,而600多名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先后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张露萍七烈士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猫洞,天然岩溶洞,系军统对革命志土残酷刑讯,秘密杀害之处,又是关重禁闭之处,洞中施用的毒刑达12种之多,杀害的人就地掩埋,在洞中严刑逼供,受刑者即使发出撕心裂肺的叫声,洞外一点听不见,凡有“违反监规”者就被投入阴森、黑暗,潮湿的洄底关押,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军统特务从外地运来粘性极强的泥士将洞填塞,在解放后的一次发掘中,挖出一堆白骨,有的骨架上还套着脚镣或手铐。</p> <p class="ql-block">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厅系统地介绍息烽集中营的历史和设施,重点向观众介绍了杨虎城、黄显声、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张露萍等七烈、宋绮云、“小萝卜头”以及其他烈士的生平和斗争业绩。展厅内的展柜里还展出有80多件珍贵的历史文物、车耀先自传手迹、杨虎城遗物和其他烈士遗物等,还有已是海内外孤本的《复活月刊》三期。这些都是息烽集中营这个军统魔窟的见证。礼堂修复,展厅即还至礼堂内。</p> <p class="ql-block">继续骑行在修文县中餐,下午温度一下上去了,码表显示的温度37度,一共骑行90多公里到甲秀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以培补贵阳文明风气。后历经多次重修,现为面阔三间,高20余米的三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甲秀楼历来为文人墨客雅集之处,留下碑记、丹青、诗联甚多,其中以清代田雯《重修甲秀楼碑记》、画家邬一佳仙水观我图册一涵碧潭》、楹联大家刘韫良206字长联等最具代表;民国时期,贵州印纸券、铸银币皆以甲秀楼为案谱,并将其收入地理课本;流行于市的商标、舍铺冠名以甲秀的更是数不胜举。甲秀楼已成为贵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p> <p class="ql-block">我们留下合影。</p> <p class="ql-block">找了一个比较好的商务宾馆,晚上欢聚一堂,庆祝2023年春季长途骑游圆满结束,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总结长途骑游经验,更期待下次长途骑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天开始跟团旅游。</p> <p class="ql-block">本次长途经过:宁波、衢州、景德镇、九江、武汉、荆州、宜昌、(A队从武汉搭车到武当山,骑神农架景区到宜昌)巫山、恩施、重庆、赤水、茅台、遵义、贵阳,历时33天(A队35天),全程3500余公里,出发11人,其中二人分别在巫山和兴隆镇因不可修复的自行车故障离开骑行队伍,相差一天,其余9人骑到终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的甜酸苦辣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p> <p class="ql-block">2023/5/5,七人跟团浏览黄果树瀑布景区,我和老张因去过在旅馆休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5/6,七人跟团浏览小七孔景区。</p> <p class="ql-block">2023/5/7,兵分二路,三人游织金洞,四人游梵净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号是浙江骑友大会报到日,联系后原来8号直接旅游,会议要到15号晚上6点开始,目前召开的宾馆尚没定下,我们也失去拍照留念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在8号托运自行车,喝打散酒,准备回家。</p> <p class="ql-block">2023/5/9,乘飞机返回宁波,结束春季长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