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平山下来,我们直奔木渎古镇。 江南的秋天极美,而天平山和木渎古镇就是江南秋天一对极佳的组合,秋色如诗,古镇风情浓郁,在赏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p class="ql-block"><br></p> 太湖之滨的木渎古镇背倚“秀绝冠江南”的灵岩山,这是一座有着 25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镇,是江南唯一的园林古镇,乾隆六下江南的秘密之地,素有“吴中第一镇”的美誉。 相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命人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要求“三年聚材,五年乃成”,谁想木材源源而至,竟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塞渎”,木渎便由此得名。 关于这条小河因何叫香溪,小镇中流传着一段浪漫的传说:居于此地的美女西施,经常在侍女们的陪伴下到溪边梳洗妆容,洗落的香粉胭脂点点滴滴流进小溪里,久而久之,溪水便散发出淡淡幽香,于是这条原本无名的小河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香溪”。 在木渎古镇山塘街中段、紧邻严家花园之东,有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就是建于后唐清泰2年(935年)、由僧人明智所创的明月古寺。古寺屡有兴废,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僧人道根重修,在“文革”中遭拆毁。“明月古寺”四字出自贯澈长老手。 木渎古镇的“御码头”是乾隆皇帝当年停泊御舟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时,每次都选择在木渎登岸,御码头因此成为他下江南的重要登岸点。当地官员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将乾隆第一次到木渎时所作的一首七律镌刻于碑,置于亭内,并留下了“御码头”墨宝。 老街上商铺、饭店林立,一家挨着一家,大多以经营苏绣制品和江南特色小吃为主。每家商铺中琳琅满目的苏绣制品,虽然题材不同,规格不一,花色各异,但件件透着浓郁的姑苏之风,制品中不乏出自苏绣名家之手的精品。 木渎最美的地方莫过于位于香溪畔的严家花园了,它是木渎造园艺术最高的园林。在数百年的变迁中,园名园主更迭不断,最初是清乾隆“太子太师”沈德潜的故居,名为“灵岩山居”。道光八年,易手给诗人钱端溪,遂更名为“端园”。光绪八年,木渎首富严国馨购下此园,因仰慕前辈,又将“端园”换名为“羡园”,即今之“严家花园”。乾隆六次下江南都住在严家花园。可惜这次因为在天平山看红叶看晚了,下午4点多才来到严家花园,已经准备闭门,遗憾错过。 摄于2024年12月,零风摄影视界。